设计院坚持不了多久啦!
这个冬天异常寒冷,能够挺过来的设计院无疑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要么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要么就是专业精细化到极致。然而,更多的设计院在这场严峻的寒冬中,将不得不结束它们的使命。近期,住建部在某个经济大省进行了一次行业摸底调查,结果显示竟有三分之一的甲级设计院已无力维持其资质,我所在的省也有近80家设计院主动放弃资质,形势的严峻可见一斑。设计院的体制本质上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连苏联解体后都未能继续维系这种模式。放眼全球,唯有我们依然在坚守着这一体制。
展望未来,除了少数专业设计院、省部级设计院和高校设计院外,绝大多数民建类设计院很可能会转型为类似事务所的性质。表面上看,它们仍然是设计院,但内部的运作和结算早已团队化,多个团队共同维持资质。只有足够精简的小规模运作,才能实现高效与团结,才能精准落实每个人的职权,才有可能熬过这个寒冬。正如冰河时期,大型群居类动物纷纷灭绝,唯有小型动物得以生存一样,大型设计院内部的矛盾和资源分配过于复杂,责任与利益关系难以理清,行政成本过高,无法进行精细化运作,尤其是在营收锐减和业务小型化的背景下更是难上加难。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大部分设计团队将会与开发商、总包企业及厂家紧密合作,甚至相互参股,成为对方的智囊与技术支持,形成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而对于小型团队来说,最紧迫的任务便是迅速适应行业的细分,尽快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独特优势。市场会不断为设计师或设计团队贴上标签,而这些标签会愈加精准。如果你是医院的专家,别人进医院时自然会找你,但在进学校时,他们则会去找教育方面的专家。市场不会允许你技术人员过度跨界经营,因为你不专业,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更专业的人。
现在还有热衷于升资质、增资质、买资质,甚至买团队的设计院,他们以为自己哪个专业都有资质,总会碰上一两个业务,布的网多了,总有撞上去的鸟。如今哪里还有这样又傻又瞎的鸟呢?你那“泰山上的神——多而全”的理念已经不被市场认可了。大数据时代,谁有技术、谁有实力、谁有业绩、谁是真的大师都一目了然,有谁愿意给你当“小白鼠”呢?
因此,要想在下一个周期中生存与发展,必须尽早构建自己的城池与护城河,并迅速树立属于自己的旗帜。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