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一种食品制作习俗叫“占苟帽”,用糯谷做成食品,青年男女都喜欢它

银子体育 2019-01-02 13:22:58

大家好,我是小编亮哥哥聊娱乐,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侗族的一种食品制作,用糯谷制作而成,叫“占苟帽”,“占苟帽”是侗语,汉语的意思是“吃扁米"。每年到了满山叶红透了的时候,侗族青年男女结伙邀伴来到稻田里,把七成熟的糯谷剪下几把,用碗碴脱粒,煮熟,炒干,拿到石臼里去舂。

舂米是个重要的环节,有经验的舂三、五道就行了,没经验的也许七、八次还要返工。返工次数多了,既容易成团,又容易粘糠,吃进嘴里,莫说有什么新米的清香甜美,还可能满嘴都是糠。

每到晚上,侗族的农户火塘边已经坐满了青年男女,有弹琵琶的,有拉牛腿琴的,有讲故事的,有说笑话的。只见一对青年男女在肩攀着肩地舂米;另一对却在石臼旁边专心地簸米,嘴里还不时哼着绵绵的细声歌。大约过了半小时,就会把一簸箕扁米端出来了。后生倒着白糖,姑娘拌着扁米,不用主人招呼,大家就七手八脚地行动起来,有用小碗的,有用调盆的,也有把手洗净起来就往嘴里送的。整座木楼似平被年轻人的欢歌笑语抬了起来。

“占苟帽”也有一个典故,相传是很早以前的故事了。有一天,夜鸟进林的时候,榕江边突然出现了一对情人。男的带着钩刀,女的背着竹篓。他们为了反对“姑表还亲,女回舅冂”的旧俗,背井离乡,这天来雷公山脚,实在是饥饿难挨,寸步难行了,他们找来些干枝杂草,烧起一堆篝火,蹲在田角取暖。由于过度的疲劳,不大一会功夫,男的就呼呼入睡了。

这对情人,男的叫龙奔,女的名陪禾,两人在一次坡会上相识、结交、换信物,谁想这事不久就被她那有钱有势的表哥知道了,派人抬来草鱼、糯米,以及各种使人眼花缭乱的银首饰,硬逼着表妹去成亲。这陪禾便邀约龙奔逃走出来了。这时,陪禾望着情人清瘦的面孔,心想,怎样设法弄一点吃的东西,她的目光从近处慢慢移到远处,不觉眼前一亮,那一片金黄黄的不正是将要收获的禾把吗?她把裤脚一卷,走进了稻田,扯回几把禾,一串一串往火里烧。禾线在火堆里转动几下,便噼噼啪啪爆裂了。陪禾一股劲地烧呀!搓呀!白生生的糯米从她的手板心欢跳出来,从天黑到大天光,得了满满一竹篓。龙奔一觉醒来,看到竹篓盛满的糯米,见到陪禾破裂的手心,他一切都明白了。他扯起衣角用力一撕,一块约两指宽的布条被撕了下来。他小心翼翼地帮助陪禾包扎好伤口。两人坐在井边,一口清凉的泉水送一把稍带苦焦味的糯米,吃得津津有味。清澈见底的山泉,不时浮现出这对情人的倒影。

也许,这一对恋人就是制作扁米的鼻祖。后来吃扁米变成年轻人的社交活动。寨上哪个姑娘做扁米特别好,走寨的后生特别喜欢买糖送给这姑娘。

侗族男女青年个个都是唱歌的能手,提到唱扁米歌,大家的兴致更浓了。它不需要邀三清四,只要有一个年轻的歌手便会引腔唱起来:

丰收时节要唱丰收歌,

今年的扁米实在多,

扁米清甜胜过猕猴桃,

扁米喷香溢满榕江河,

扁米是妹亲手做啊!

裹着蜜糖,渗着细语,牵着情丝,

涌进了阿哥的心窝窝。

每当有一个人领了头,歌声就像打开闸门的流水哗啦啦地奔泻出来了。这种充满甜蜜与幸福的歌声,还在梅寨上空久久回荡。

小编对于侗族人民这种自强不息,积极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态度是非常敬佩的。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0

银子体育

简介: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体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