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微电影通常是指以心理学为基础,通过电影的影像表达,传递人物心理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心理微电影最重要的是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触动观众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探索和探讨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性、矛盾性、丰富性和差异性,进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生活,认识自己,感悟人生。
此外,心理微电影通常是学生作品,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不仅可以将心理学理论与电影艺术相结合,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心理学的魅力和实用性,也能拓思维和视野,提升自己的情商和沟通能力。

今天要谈的这部心理微电影名叫《定义》。
怡婷认为自己是一个长像普通、身材普通、样样都很普通的女孩。
虽然,她的三位舍友都是很关心和照顾她的,但她对自己容貌的焦虑时常会让她自己在内心曲解别人的意思。

比如,室友觉得她化的妆有些浓,开玩笑说她是不是去约会了。
怡婷却自己认为,这是她们在说自己很丑,要用浓妆来遮丑。
在怡婷自己看来,那些针对她容貌的评价甚至只是一句玩笑话都是在讽刺挖苦她。

她一度甚至要带上口罩去食堂吃饭,对别人根本与她无关的指指点点也十分在意。
舍友们帮她联系了心理老师,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怡婷渐渐恢复了自信心。

她要摆脱所有的定义,无论是对美的定义还是丑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该被定义的个性与特质。
她要活得更加自由而热烈,她要重新开启崭新的人生。

首先,就要从撕掉自己身上被别人定义的标签开始,不被定义的风才能重新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码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谊,您的支持就是我每日更新的最大动力与温暖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