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颍州西湖告别秋日湖光水色的美景,驱车两个小时,便可以直抵亳州城老城区城门之下。

亳州,古称亳,别称谯城。如果把亳字上下拆分,就可以得到高字和宅字,寓意“高宅之地”。
这里不仅是一代奸雄曹操和济世神医华佗的故乡,更是中国的长寿之乡、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亳州位列中国四大药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药都”。

不仅如此,亳州素有“南北通衢,中州锁钥”之称,明清时期曾因航运兴盛一时,还因此得到了一个“小南京”的别称。
今日的亳州受益于华佗亲手培育的药圃,中药材种植达到了400多种,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65万亩。
亳州老城北大门外,神医华佗的塑像庇佑和激励着亳州人,这里以中药材闻名于世,并将药材当作是两大支柱产业之一。

漫步在亳州城老街上,依稀可见曾经的繁荣与喧闹。
虽然这里如今变成了商业性质浓郁的商业步行街,但仍旧保留了绝大多数的居民住宅。
在这里7生活的人感受着老街岁月静好的时间停滞,享受着白天的命令和夜晚的热闹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花戏楼可以算是亳州最值得一逛的景点之一。

花戏楼,原为关帝庙,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后于1676年,由陕西、山西的药商在关帝庙的基础上修建为戏楼。
戏楼上的雕刻虽然已经有些褪色,但仍能看到彼时精湛的雕工和精致的上色。

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三国故事如同画在长卷上缓缓展开。
离开亳州前,别忘了去中药材市场感受一下中药的味道,带一些常备的中药,调理身体,保健益寿,也许长寿之乡的药就自带长寿的命格。
从亳州往东140多公里就能到达宿州。
这里是皖、苏、鲁、豫四省交界处。

唐朝诗人白居易寓居符离东林草堂时曾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南乡子·宿州上元》中,称宿州为“此去淮南第一州”。
如今宿州不仅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还是全国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

三角洲公园和新汴河景区绿意盎然,水波粼粼,虽然可能无法吸引太多外地游客散步闲逛,
但对本地人来说,这样的开放型公园足够让他们可以尽情地去休闲娱乐和散步锻炼。
在去往徐州的路上,偶然遇上了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内有乾坤的大景区——西山花海景区。

这里的确是一处拍照的绝佳地点,花海连成片,个个争奇斗艳,成为装点美照最好的点缀。
这就是不做攻略出门的乐趣吧,意外之喜往往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码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谊,您的支持就是我每日更新的最大动力与温暖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