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无心镜 2023-10-18 02:28:30

01

高利贷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顽疾,其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那农民为什么要去借高利贷呢,不借不行吗?

农业生产是有周期的,遇到灾荒年份,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民没吃粮食吃,那就只能去借钱,这个时候粮食价格猛涨,借来的钱也买不了多少粮食。好不容易等到一个丰年,那是不是就能把债还清了呢?那也不行,因为大丰收,也就意味着粮食价格低,也卖不了多少钱。

《史记》里面记载,孟尝君给薛邑的农民借钱,一次就得到利息10万。

所以,高利贷成为农民身上的一个沉重的负担,很多家庭为之家破人亡。

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了很多办法,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在变法的时候,就进行了“平籴”,也就是国家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到了汉武帝时期,桑弘羊创立平准法,依仗政府掌握的大量钱帛物资,在京师贱收贵卖以平抑物价。

这种办法有没有用呢?当然不能说一点用没用,但在实际的执行中,往往走了样,变着花样盘剥农民。

02

这种制度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也就是青苗法。

具体操作就是国家拿出了1500万的钱,以现钱贷给农民。民民在贷款的时候,需要有上等户为其担保,每年正月三十日以前贷请夏天的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钱,五月三十日以前贷秋天的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钱,这两笔钱的归还分别是在五月和十月,大概收20%的利息。

这个办法其实不错,可以避免农民去借高利贷,又适当地给国家增加了利息收入,可以一箭双雕。

可这青苗法实行之后,农民却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由官府发放的青苗钱,其目的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避免贫苦农民向高利贷者借高利贷,由国家发放的贷款。

但这很快就执行中变了味。农户也分上等户和下等户,上等户家境尚可,不需要借贷,但国家有政策,你不借不行,那就成了强行摊派,使得上等户白白给了利息。另外一方面,下等户他借了钱,很多时候,还不起钱,就会牵连到为他担保的上等户。很多上等户,因此而贫困,也沦为了下等户。

甚至,一些下等户非常踊跃地借钱。但他们借贷不是为了生产,而是为了消费。苏轼曾路过某地,发现那个地方并不繁华,但是酒楼、茶馆、赌场几乎座无虚席。苏轼奇怪,就询问原因,别人告诉他,这两天衙门正在发放青苗钱,大家领到青苗钱后,都会全部消费掉。苏轼很惊讶,问:“那以后怎么还呢?”人们回答说:“命有一条,钱是没有的。”

对于一些“躺平”下等户来说,本来就没钱,能拖就拖,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等到皇帝、太后万岁节的时候,官府会赦免欠款;等到老皇帝死去,新皇帝继位的时候更会大赦天下,官府的债务就一笔勾销了。

而贷款本身是有利息的,中间也意味着巨大利益,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很多官员调高了利息,并从中渔利,这更加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就这样,青苗法就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

所以,青苗在是时候不久,于元祐元年(1086年)停止执行。

03

到了明朝,朱元璋是穷苦出身,自然是知道高利贷的危害,元璋甚至多次将逼债的地主抓入大牢,有的甚至被处死。

朱元璋还对高利贷做出了直接规定:每月利息最高不得超过30%,不管借多久,利息都不得超过100%。否则就要笞四十,所得利息都为赃款,严重的论罪,杖责一百。同时规定,如果土地因为不能还款而被占有了,五年内都可以原价赎回。

但朱元璋的这个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抛弃。

一个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海瑞担任应天巡抚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当时已经去职在家的徐阶,其家族权势很大,拥有几十万亩土地。这些土地是怎么来的呢,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放贷而来。

尽管当年徐阶曾有救命之恩,但海瑞并不顾这一点,要求徐阶至少将一半的田地退还给借款者、抵押者。

在警告了徐阶之后,海瑞抓捕了徐阶的弟弟。面对这样一个毫不讲人情、不顾一切的海瑞,徐阶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了海瑞的要求,将许多土地归还给当年的借款人、抵押人。

但海瑞毕竟只有一个,明朝的高利贷横行已成普遍现象,即便是朱元璋曾经立下的祖训,也是无济于事,抛之九霄云外。

04

最后,总结一下。

社会的阶层就决定了,无论政策和办法有多完美,有多实惠,动用了多少资源,都无法解决最底层人们的困苦。因为在他们的背上,背着另外好几个阶层。无论是给他换一双好鞋,还是给他吃更好饭,都无法改变他被压迫的命运。更何况给他鞋和饭,只是为了让他有力气走得更稳一些,而不至于将背上的人摔了下来。

0 阅读: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