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的现实意义!

孙三盘文化 2024-10-17 10:28:32

什么是“风水”?

“风水”一词语出晋朝郭璞《葬经》:“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而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从这段话可总结出:风水之法就是“藏风得水”。

在古代的风水理论中,“风”是一种动态的、负能量的干扰因素,合理地规避掉它,是风水构成的要点,故曰“藏风”。

如果想要“藏风”,环境就需要封闭。“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不冲冒四面之风与”(明·项乔《风水辩》);

风水理论认为“水”是正面的、正能量的条件要素,合理的利用它,是风水构成的另一大要点,故曰“得水”。

如果想能“得水”,则环境需要开放。“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屈曲而又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明·项乔《风水辩》)。

既要“藏风”又要“得水”,那环境就得呈半封闭、半开放的状态。

所以,简单且直观地来说:风水就是要打造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环境。

且这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环境,要和整个自然系统融为一体。《地理大全》云:“地理以前山为朱雀,后山为玄武,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姑借四宿之名,以别四方之山。”

“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称为“四方神兽”。熟悉一点风水学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这几句话,这是风水的四大局。结合四营方位,玄武为北、朱雀为南、青龙为东、白虎为西。其基本形态和作用是:

1、后玄武(北):建筑物以玄武为依靠,遮挡北风。结合自然环境,玄武位要有重峦叠嶂的山峰由远而近,依次分为太祖山、少祖山、父母山、直至建筑物的基址处,即为龙穴——生气的聚集点;

2、左青龙(东):在建筑物的左边也就是东方,有比后面父母山稍矮的山峰,向右弯环,对建筑物有曲抱之意,这是左辅;

3、右白虎(西):在建筑物的右边也就是西方,要有比左边山峰稍矮的山峰,向左弯环,对建筑物有曲抱之意,谓之右弼;

4、前朱雀(南):在建筑物的前方也就是南方,首先要有一片开阔地,开阔地前面一定要要有一潭月牙形池塘的流水,从护卫建筑物的从山峰里流来,环抱建筑物流去。此开阔地和池塘即为:“明堂”。

在明堂前面,还应该有秀丽低矮,横向朝着建筑物,弯环有情的矮山,其形如玉几、笔架、玉印、席帽等状,称之为:“案山”。

案山之外,近距内还应有一座稍高于案山的秀丽山峰,犹如向建筑物打拱朝拜,称之为:“朝山”。朝山后面还应有一层或数层护山。

在朝山或这些护山之间,有一条弯环曲折的河流,水质清澈,流速缓慢,称之为“金城环抱”。

凡具有上述特点的建筑物环境,就可称得上典型的“风水宝地”。

在自然环境中寻找这样典型的“风水宝地”,即为风水中的“寻龙捉脉”。

“风水宝地”的半封闭半开放的特征,其实是源于古中国的地理特征所形成的文化取向。

中国的版图自古就是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东临浩淼的太平洋,南临汹涌的印度洋,西隔帕米尔高原与中亚相连,西北横亘无际的荒漠,西南高耸直插云天的青藏高原,北倚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周边都是古人难以逾越的屏障,而其内部腹地相当辽阔。这样的一个半封闭环境在几千年当中让版图之外的异族难以侵入,同时也保证了中国的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延续至今的古文化。

所以,中国的地理环境也就形成了对风水宝地的直观认识:风水宝地就是——后有玄武垂头,前有朱雀翔午,左有青龙蜿蜒,右有白虎驯俯,形成“形来势止,前亲后倚,宾主相登,左右相称”的围合格局。

中国位于北半球,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北风寒冷刺骨,夏季太平洋的南风温暖湿润。所以住宅最好是坐北朝南(正子午线),北方玄武位需要山峦作为屏障和依靠,来抵御阴寒的北风;南方朱雀位需要明亮开阔,迎接和煦的南风。这样既有利于居住,又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而且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入侵中原的敌人,基本上都是来自北方的匈奴、契丹等民族。在北方玄武位利用山峦等自然天险形成屏障,是合理的防御意识,这种意识体现在风水理论中,形成“面南背北”的普遍观念。

东方青龙和西方白虎要弯曲环抱。但东方青龙位要高于西方白虎位,需符合“龙强虎弱”之势的要求。

《宅经》:“青龙壮高,富贵英豪。”

《阳宅统楷》:“白虎当头(高起),有灾殃之患。”

那为什么会有“青龙位要高于白虎位”的这种观念呢?

这仍然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生产的有利与否是人们对环境评价的标准之一。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东边(青龙)山峦高于西方(白虎)山峦的环境里农作物,长势要好于西方(白虎)山峦高于东边(青龙)山峦的环境里的农作物。所以先民们认为“龙强虎弱”的环境生气更旺,风水更好。

现代科学揭示,形成以上情形的原因是因红光与红外线起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最需要的是红光、红外线和少量的紫外线,而阳光中的红外线充足时刻并非是正午,而是夕阳西下之时。当太阳高度仰角在6.5°,将沉入地平线时,阳光中的红外线的比例达72%,此时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倘若农作物的西方(白虎位)耸立着一座仰底超过40度以上的高大山脉,那么到下午三点钟之后,因为山脉的阻挡,农作物就照不到夕阳的红光和红外线了,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了。所以生长就会不好,影响收成。这就是“白虎驯俯”,“龙强虎弱”,的现实意义。

所以中国的风水理论首先来源于人们现实的生存经验反映,然后才上升为一种文化认识。

类似的案例在风水理论中还有好多,例如:为什么择水要讲究“玉带围腰”为吉水,而“反弓水”就是不吉。《堪舆泄密》曰:“凡到一乡之中,先看水局归属:水抱边(凸岸)可寻地,水反边(凹岸)不可下。”

这是因为:当河水转弯时,由于水流的惯性和巨大的向心力,使得向内一侧位于凸岸的河水流速变慢,作用力向外延展,水中的泥沙在向心力的作用下在内侧凸岸不断沉积,形成富有微量元素的平原土地,极适合农作物生长。

而且因为凸岸接受河里泥沙的不断沉积,不会有被掏空冲断的危险,所以选择宅舍居住的地点,也要选在凸岸,该凸岸就被称为“汭位”。城邑选址在河流弯绕的凸岸处,叫做“攻位于汭”。例如我国古代的殷墟,就建在河南安阳河(洹水)南岸的“汭位”。

相反,处于“反弓水”位置的凹岸,由于河水不断的冲刷,河岸常常坍塌,不适合建设宅舍,只适合用做渡口码头。

如此可看出,风水学实际是中国古人的生态环境学、地理景观学、城市建筑规划学等综合的自然科学,并非是一种迷信。在现代化对自然过度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的今天,重新考虑风水学的本质思想和它研究具体问题的技术,对我们今天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8 阅读:1167
评论列表
  • 2024-10-18 05:57

    风水宝地本难寻,巧夺天工自然形!千求万寻找不着,葬下真穴也成凶!祖上行善积德厚!随便一葬便能成?

孙三盘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