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云随笔 素材/陈泽
(声明:为方便大家阅读,全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作者身边的故事,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又是一年春节时,回想起三十年前,我妈与表姨的感情,至今受益良多,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那年腊月二十八,天还没亮,我就听见灶房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我蹑手蹑脚地爬起来,看见母亲正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忙碌。她将两个麻袋摊开在地上,一个装满了白花花的大米,一个装着腊肉、腊肠和几块腌好的咸鱼。
"妈,你这是干啥?"我揉着惺忪的睡眼问道。
母亲吓了一跳,转身看见是我,松了口气:"小声点,别吵醒你奶奶。"
她蹲下身,将麻袋口扎紧,"你表姨家今年收成不好,听说连年货都没置办。我寻思着,趁着天没亮,给他们送点过去。"
我这才想起,前几天表姨来家里借粮时的模样。
她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袄,脸上带着窘迫的笑,说话时总是不自觉地搓着粗糙的手。
奶奶坐在堂屋的竹椅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说:"今年收成都不好,我们家也没余粮了。"
母亲当时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给表姨倒了碗热茶。
现在想来,她早就打定了主意。
"我跟你一起去。"我小声说。
母亲犹豫了一下,点点头:"也好,路上有个照应。"
我们摸黑出了门。腊月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我缩着脖子跟在母亲身后。
两个麻袋很重,母亲走得很慢,时不时停下来换手。月光下,我看见她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成霜,落在她的眉毛和围巾上。

走到半路,天边泛起鱼肚白。远处传来公鸡打鸣的声音,母亲突然停下脚步:"糟了,你奶奶该起床了。"
她加快了脚步,"得赶在她发现之前回来。"
表姨家住在山坳里,我们赶到时,天已经大亮。表姨正在院子里喂鸡,看见我们,手里的簸箕"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她张了张嘴,眼泪突然就下来了。
"姐,这...这怎么使得..."她哽咽着说。
母亲把麻袋放下,拍了拍手上的灰:"快收起来,别让人看见。"她顿了顿,"等过了年,我再来看看能不能帮衬着找点活计。"
表姨拉着母亲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
我看见她的手在发抖,指节粗大,布满老茧。院子里几只瘦骨嶙峋的鸡在啄食,屋檐下挂着几串干瘪的玉米,在寒风中轻轻摇晃。
回去的路上,母亲走得很急。我几乎要小跑才能跟上。快到村口时,远远看见奶奶站在家门口,手里拄着拐杖。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你们这是去哪儿了?"奶奶的声音冷得像冰。
母亲低着头没说话。奶奶的目光落在母亲沾满灰尘的裤脚上,又看了看我通红的脸,突然明白了什么。
她的脸色变得铁青:"你是不是把粮食给那个败家子了?"
"妈,表妹家实在揭不开锅了..."母亲小声说。
"啪!"奶奶的拐杖重重地砸在地上,"你知不知道现在粮食多金贵?你倒好,背着我去接济外人!"

"表妹不是外人..."母亲的声音更小了。
"不是外人?"奶奶冷笑一声,"她男人整天游手好闲,家里穷得叮当响,那是他们活该!你倒好,把咱们家的口粮往外送!"
我躲在母亲身后,看见她的肩膀在微微发抖。她的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发白。突然,她抬起头:"妈,我知道您是为家里好。可是...可是表妹家还有三个孩子,最小的才五岁..."
"闭嘴!"奶奶厉声打断她,"从今天起,你不许再跟他们来往!"说完,她转身进了屋,重重地关上了门。
母亲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我看见一滴眼泪从她的脸颊滑落,在晨光中闪着微光。她抬手擦了擦眼睛,轻声说:"去洗把脸吧,该做早饭了。"
那天晚上,我听见母亲在厨房里偷偷地哭。灶膛里的火光照在她的脸上,映出深深的疲惫。我站在门外,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最后,我轻轻地走开了。
第二天一早,奶奶的脸色依旧阴沉。她坐在堂屋的竹椅上,手里捏着一把瓜子,却迟迟没有嗑。
母亲像往常一样在灶房里忙碌,但我能感觉到她的动作比平时更轻,仿佛生怕惊动了什么。
早饭时,奶奶突然开口:"今天我去镇上赶集,你们在家好好待着。"她的目光在母亲脸上停留了片刻,语气里带着警告。
母亲低着头应了一声,手里的筷子微微颤抖。我知道,奶奶这是不放心,怕母亲又偷偷去接济表姨家。
等奶奶出了门,母亲突然放下碗筷,快步走到院子里。我跟出去,看见她正在翻找什么。最后,她从柴堆后面拿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几块腊肉和一小袋米。
"妈,你这是..."我惊讶地看着她。
母亲将布包塞进怀里,压低声音说:"你表姨家昨天给的粮食,怕是不够吃到过年。我再送点过去。"
"可是奶奶..."
"没事,我快去快回。"母亲摸了摸我的头,"你在家看着点,要是奶奶提前回来,就说我去河边洗衣服了。"
我点点头,心里却忐忑不安。母亲匆匆出了门,我站在门口,看着她瘦弱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坐在门槛上,眼睛不停地往村口张望。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我抬头一看,心猛地沉了下去——奶奶回来了!
她手里提着几个油纸包,显然是买了年货。我赶紧站起来,心跳得厉害。
"你妈呢?"奶奶一进门就问。
"去...去河边洗衣服了。"我结结巴巴地回答。
奶奶皱了皱眉,目光在院子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灶房门口。她放下手里的东西,径直走了进去。我跟在后面,手心全是汗。
灶房里,母亲平时放粮食的柜子半开着。奶奶走过去,伸手摸了摸,脸色突然变了。她猛地转身,盯着我:"你妈到底去哪儿了?"
我吓得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母亲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上还带着汗珠。
"妈,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她强装镇定地问。
奶奶冷笑一声:"我不回来,还不知道你要瞒我到什么时候!"她指着空了一半的柜子,"你是不是又去给那个败家子送粮食了?"
母亲低下头,没有说话。奶奶气得浑身发抖,手里的拐杖重重地砸在地上:"你...你真是要气死我!"
"妈,表妹家真的揭不开锅了..."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您就可怜可怜他们吧..."
"可怜?"奶奶的声音陡然提高,"谁可怜我们?你知不知道现在粮食多金贵?你倒好,把咱们家的口粮往外送!"
母亲突然跪了下来:"妈,我求您了...表妹家还有三个孩子,最小的才五岁...您就发发慈悲吧..."
奶奶愣住了,手里的拐杖慢慢垂了下来。她看着跪在地上的母亲,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表情。
屋子里安静得可怕,只有母亲低低的啜泣声。我站在一旁,感觉心脏快要跳出胸膛。

良久,奶奶叹了口气:"起来吧。"
母亲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她。奶奶转过身,慢慢走到柜子前,从里面拿出一个小布袋:"把这些也拿去吧。"
母亲愣住了,不敢相信地看着奶奶。奶奶将布袋塞进她手里,语气依然严厉,但眼神已经柔和了许多:"记住,这是最后一次。"
母亲接过布袋,眼泪再次涌了出来:"谢谢妈...谢谢妈..."
奶奶摆摆手,转身进了里屋。我听见她低声嘟囔:"这世道,谁都不容易啊..."
那天晚上,母亲做了几个好菜,还特意给奶奶盛了一碗热汤。饭桌上,奶奶依旧板着脸,但眼神已经不再冰冷。我偷偷看着她们,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在那个寒冷的腊月,母亲和奶奶之间的这场"较量",其实是两个女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母亲用她的善良和坚持,最终打动了奶奶那颗坚硬的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早上,我正在院子里帮母亲晒被子,突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抬头一看,竟是表姨!
她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篮,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母亲赶紧迎上去:"你怎么来了?"
表姨将竹篮递给母亲:"姐,这是我自己做的糍粑,还有几个鸡蛋,你们尝尝。"她顿了顿,"我知道这点东西不算什么,但...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母亲接过竹篮,眼圈一下子红了:"你这是干什么...家里不是还困难吗?"

表姨摇摇头:"姐,你放心吧,家里现在好多了。"她拉着母亲的手,"我男人...他戒赌了,现在在镇上找了个活计,虽然挣得不多,但总算能养活一家人了。"
母亲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就好...那就好..."
表姨又转向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这是给你的。"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支崭新的铅笔和一个笔记本。
"我听你妈说,你学习好。"表姨摸摸我的头,"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别忘了我们这些穷亲戚。"
我捧着那支铅笔,心里暖暖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表姨走后,母亲看着竹篮里的糍粑和鸡蛋,久久没有说话。我知道,她一定想起了那个寒冷的腊月清晨,想起了那些艰难的日子。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表姨送来的糍粑。奶奶破天荒地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夹了一块放进嘴里。
"味道不错。"她突然说。
母亲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是啊,表妹的手艺一直很好。"
奶奶点点头,没有再说话。但我看见,她的眼神里多了一丝柔和。
从那以后,表姨家的情况渐渐好转。她男人在镇上打工,虽然辛苦,但总算有了稳定的收入。表姨自己也在家里养了几只鸡,种了些菜,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每年过年,表姨都会送来一些自己做的年货。有时候是几块腊肉,有时候是一篮子鸡蛋,虽然不值什么钱,但那份心意却让我们感动不已。
母亲常说:"人啊,只要肯努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如今,表姨家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在城里找到了工作。每次他们回村,都会来看望母亲,亲切地叫她"大姨"。
去年过年,表姨家盖起了新房。乔迁那天,母亲特意包了一个大红包,带着我去祝贺。表姨拉着母亲的手,眼泪汪汪地说:"姐,要不是当年你帮我们,哪有今天的日子..."
母亲拍拍她的手:"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干什么。"
我看着她们,心里感慨万千。那个寒冷的腊月清晨,母亲背着两袋粮食走在寒风中的身影,仿佛就在昨天。而今天,表姨家的新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孩子们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这就是生活,有苦有甜,有付出有回报。母亲用她的善良和坚持,不仅帮助了表姨一家,也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如今,每当我回到老家,看见表姨家盖起的新房,看见她的孩子们都有了出息,总会想起那个清晨。想起母亲佝偻的背影,想起她在寒风中呼出的白气,想起她无声的眼泪。那些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最温暖的年味。

而母亲,用她的行动教会了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亲情更珍贵,没有什么比善良更有力量。只要心中有爱,生活总会给你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