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截断未来大师之路,多少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宁拙说 2024-07-18 03:28:35

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因为教育不仅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信仰,反而误入刷题的死胡同,使学生厌学到骨子里。大师固然不是学校培养出来,而是终身学习塑造而成,可错误的教育截断终身学习之路。

终身以学习为伴,聚焦生命于热爱的专业,不为名利所累,成就大师的还有几人?前一代大师都相继离世,还在学术上深耕者恐怕少之又少吧?大学是学术深宫,调查一下就会发现,有点小作为的教授都穷于应酬,还有几人甘守寂寞,执着地向着大师之巅攀登?

再看聚焦科技前沿的探索者,有几人能用终生奋斗直抵最前沿的科技高地,或者在制造业领域几十年如一日地探索,一定要结出硕果?

日本一个化学实验室的代表说,单是本实验室,就有不少专家有问鼎诺奖的实力;如果某天突然得到消息,某位同事获得诺奖,大家都不会奇怪。

德国一位齿轮专家铸造全球第一的齿轮,可并没有满足,而是执着地深研在一线,永保第一。

英国一位八十高龄的老人获得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因为他用近六十年努力出版了全英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本手绘全英铁路图。

鲁迅说,一个人如果每天记录一则历史掌故,坚持十年就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

学校不是培养不出大师,而是截断未来大师之路,集中体现在两种错误:一是用刷题取代阅读,截断学习之路;二是用刷题窒息天才,截断热爱之路。

教育似乎不懂得并非深奥的道理,学习的主要方式是阅读,探索天赋的主要方式是阅读,恰恰不是刷题。

马斯克对清华物理系主任说,我们的学习方式出了大问题,阅读自学才是成才的重要路径,而不是听讲授。他现身说法,正是酷好阅读才成为天才。

我们早年为了读大学,只好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文凭。后来以优秀成绩考入省教院离职进修本科,本科班优秀者多是自学考试拿的专科文凭,恰恰不是科班出身的。

我自以为是热爱专业的有点文学素养的教师,平心而论,我的文学素养主要源于阅读文学经典,而不是从老师那里得来。我并非不知感恩,曾有两位老师确实对我产生极深刻的影响,没有他俩,我也许还对文学一无所知,因此终身不忘大恩。不过,老师唤醒天赋后,发展天赋的唯一路径是自学和实践。

我不敢浪费宝贵的生命,一直研究教育,不断阅读提升素养。对文学经典的热爱是我最重要的情愫,能有空隙读几页经典实在是最大的享受。

读十多年书就是刷题,竟然没有读过什么著作,用刷题的习惯取替阅读的习惯,是大错特错的教育。学校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养成阅读的习惯,深刻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学校如果还要培养大师,就在于培养阅读的习惯,发现阅读热爱的方向,从而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石。

深刻学习的阅读是需要培养的,上学的岁月都不培养深度阅读的习惯,进入社会忙于生计,还能培养阅读的习惯么?诚然,在社会干出大事业的杰出人物,大都有阅读的习惯,而阅读习惯又促进事业发展。

同时,刷题截断对知识的热爱之路。枯燥无休止的刷题直接扼杀对知识的兴趣,就是刷题厉害的学霸也没有兴趣,厌学必截断求学之路,制造宿命。

刷题是简单重复的操练,是反复训练形成对知识的灵感性,就是条件反射,看似需要思维能力,其实不过是狭窄的模仿思维,寻找现成的知识解决问题。读书已不是读书,而蜕变成刷题,哪里还有对知识的兴趣,哪里还对知识的热爱和信仰?

再没有比刷题更可怕的学习了,就像那位推巨石上坡的大神,每推上一段路,巨石又下滑,不断重复,折磨得陷入噩梦,老醒不来。

调查发现,在校阅读的学生极少,天天就是听讲和练题;工作后阅读的更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说严肃阅读了。

热爱阅读,信仰知识,准备献身知识的还有多少人?蕴藏创新智慧的专业大致两类,一是技术型,二是学问型。技术型的创新事业长期坚守在实验室,也需要不断阅读借鉴他人,打开视野。屠呦呦不是在古籍阅读中发生灵感,提取最有效的青蒿素?

学问型的创新研究更需要研读专著,特别是经典专著,没有阅读不断吸纳活水,研究就可能枯竭。还有多少钱钟书?还有多少胡适?还有多少季羡林陈寅恪?

可是对于眼下的年轻人,阅读真是奢侈。尽管手机阅读很普遍,可还有多少人在严肃阅读?手机是快餐的载体,尽管也有严肃读物,但多是娱乐肤浅的东西。主要在于,有多少年轻人在阅读中做学问?

总之,终身学习的重要路径是阅读,没有终身阅读的习惯,也就与大师无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