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惠安石雕

地理评商业 2025-03-28 12:01:00

早在1600多年前,惠安石雕就已亮相于达官显贵之处。据惠安县志记载,位于惠安涂岭九龙岗的晋代晋安郡王、开闽始祖林禄墓的石雕“前有石冠石笏,后有石羊石马……”发展到明清时代,惠安石雕技艺日益精湛,风格也逐步转向精雕细琢,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南派”雕艺的杰出代表。此类作品遍布大江南北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被人称作“民族之光”、“天下一绝”。

石雕:镇宅神象

惠安石雕的文化历史起源于五代时期,与著名的闽将“青山王”张悃有关。当时张悃受命率兵驻扎在青山(今惠安县城境内),其部下多为中原人氏,带来许多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尤其是石雕技艺,使得惠安石雕技艺的起点很高。惠安现存的唐末威武节度使王潮墓的文官、武士、虎、马、羊等圆雕和莲花浮雕,宋代洛阳桥遗存的石将军、桥墩石塔的佛像雕刻、中亭的题词沉雕,都显现出当时的惠安石雕在采石和雕刻技艺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明清时代,惠安石雕的雕刻风格越来越注重线条结构和雕塑品的形态、神韵等细节,渐渐趋向精雕细琢,成为“南派”雕艺的代表,并开始通过华侨、商人的推荐,走向东南亚及全世界。如今,惠安石雕工艺品已遍布国内外,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2006年,“惠安石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安石雕历经传承创新,形成“圆雕、浮雕、线雕、影雕、沉雕、微雕”六大雕刻手法,其中“影雕”犹如摄影,雕刻形象逼真,雕琢画面细致入微,不仅能够准确展现出原作的意境,还充分显示了影雕独特的艺术手法,是惠安石雕中最为出色的雕刻形式,被誉为“中华一绝”、“不朽的艺术”。

影雕作品主要有古今人物、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川风景等,成品外形多样化,既可以作为室内装饰,也可以用来馈赠亲友,一些大师的作品还被选为外交礼物,惠安近百家影雕厂的产品,多次参加德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的展览,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各个国家。

惠安雕匠艺人的技艺高超,而且对于雕刻工程的建造也实施得游刃有余,尤其擅长建造以石、木、泥为主要材料的闽南风格古建筑雕刻,从设计、施工、雕刻、装饰等程序都能包揽完成。从古代北宋初期中国第一座梁式海港大桥——惠安洛阳万安桥石雕工程、明代丁字形石砌古城——惠安崇武古城,到现代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华世纪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深圳锦绣中华,西安兵马俑陈列馆……每一处都闪耀着惠安雕刻艺术的光辉。

惠安后龙乡峰尾村的东岳庙内,有一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的辉绿岩透雕大龙柱,虽然它们外形几乎相同,如果用物分敲石柱,东边石柱会发出如龙低吟的铿锵之音,西边石柱则喑哑无声,由此可分出“雌雄”,可见惠安雕匠艺人的技艺已经达到不可思议的水平。

20世纪50年代兴建的厦门集美鳌园,集中体现了惠安现代石雕的高超技艺。整个园区有650座青石雕,创作内容丰富多彩,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革命史及建设史于一体,创造了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奇迹,被赞誉为“中国石雕艺术的大观园”。

此外,泉州那座总重340吨的“鲤鱼化龙”石雕,球体直径达10米,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镂空石刻圆球;深圳永福广场19.99米高的白色花岗岩“九龙柱”被授予“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还有台湾地区嘉义先天玉虚宫200多平方米的九龙壁及九龙池,那非凡的气势震撼人心。

园内的每一座人物石雕形象都特别逼真,有的小巧玲珑,有的伟岸壮观,有含情脉脉的惠安女、眺望大海深处的唐僧师徒、佛陀座前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诸葛亮、张飞……每个人物都在默默述说着某段历史、某个典故或某个神话。高10.8米的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雕像是园内的亮点之一。

惠安石雕是中国优秀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那些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艺术题材丰富、异彩纷呈的石雕作品,不但展现出惠安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0 阅读:0

地理评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