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是吴国冶城的所在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国后,令大臣范蠡在秦淮河畔修筑越城,这就是南京最早的古城。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灭掉越过,占领吴国全境,在石头山筑城,设置金陵邑,古城遗址即现在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一带。
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楚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他到了金陵后,认为这里有天子之气,于是将金陵改为秣陵,用以贬斥它。
汉朝初年,秣陵相继成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的封地。公元前128年,汉武帝封他的子刘敢为丹阳侯,刘胥行为胡孰侯,刘缠为秣陵侯。
东汉末年,吴郡的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到了三国鼎立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出使江东,他观察南京山川地形后,说秣陵有“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气象。
公元211年,吴郡的国主孙权听从谋士张纮的建议,将都城从京口,即现在江苏镇江迁到秣陵,改名建业。229年,孙权称帝,这就是为南京作为国都的开始。吴国石头城遗址也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一带。
280年,西晋灭掉吴国,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的名讳,改名建康。西晋末年,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317年,司马睿即位,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420年,刘裕取代晋称帝,定都建康,史称南朝宋。479年,萧道成取代宋称帝,定都建康,史称南朝齐。502年,萧衍取代齐称帝,定都建康,史称南朝梁。557年,陈霸先取代梁称帝,定都建康,史称南朝陈。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因此,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六朝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的正朔。
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将它划归蒋州管辖。隋炀帝时,又将建康城改为丹阳郡。
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相继采取抑制南京发展的策略,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首领杜伏威、辅公祏率军占据丹阳郡,不久归顺唐朝。丹阳奉命为归化。杜伏威入朝后被扣,辅公祏起兵反抗,在丹阳建立宋政权。后来,唐朝扫平江南,在丹阳郡置升州。
758年,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升州刺史,次年书写《乌龙潭放生池》碑刻一通,现在还保留遗址。李白晚年曾经在升州居住,762年,病逝于南京西南的当涂,即现在安徽当涂。
唐朝末年,因为北方藩镇叛乱,唐德宗有意迁都到南京,他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整修金陵,但是没有成功。
五代时期,吴王杨行密建立吴国,他命人修缮金陵,作为西都。937年,升州刺史徐知诰取代吴国,建立南唐,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975年,北宋灭掉南唐,设江宁府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任命赵祯做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
赵祯即位后,即宋仁宗。他认为江宁是他的“龙兴之地”,于是,他一直让亲信大臣,如包拯等人任江宁府尹。宋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以江宁府尹的身份出任宰相。
北宋末年,浙江的方腊起兵反宋,一度准备占领南京,但是没有实现。不久金兵入侵,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战派人士李纲的建议,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在杭州临时驻扎。
1137年,在主战派岳飞等人的坚持下,宋高宗到建康理事。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当“修德行而不在于择险要之地”为名,再次南逃到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为临安府,将建康府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南宋灭亡。1329年,元朝政府将建康改为集庆。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自称吴国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明,即明太祖。明朝以应天府为南京,作为首都。
1378年,朱元璋改南京为京师,开始大规模营建南京。
1386年,京师城垣工程完工。
明代南京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城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驻军区。后两者是明初的扩展。
明朝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33.68公里的砖石城墙,即后来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第一大城垣。明朝南京城墙沿线共辟13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
南京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间用土夯实。所用的城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125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想而知了。
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作为留都。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陷北京,崇祯帝在皇城后的煤山上吊死。
不久,清军入关,李自成的农民军败走,明朝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1645年,清军攻克南京,改南京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1649年,清政府在江宁设两江总督。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克江宁,改江宁为天京,作为都城。在今南京总统府一带修太平天国天王府。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国败亡,天王府因此被毁。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首都。1927年,北伐军攻克南京。不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37年9月19日,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下令对南京等实行“无差别级”轰炸。
不久,日军占领上海后,又以20万兵力分南北两路围攻南京。12月10日拂晓开始,日军向南京各城门发起猛烈攻势。
直至12月12日14时,日军首先攻破中华门。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血腥屠杀。在暴行最猖獗的六个星期里,共杀害我三十多万同胞,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纵火烧毁。日军掠夺文物、财产不计其数,史称“南京大屠杀”。
1949年4月23至24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政府。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为中央直辖市。

南京市行政区划简图
1952年,中央政府恢复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并作为江苏省省会至今。
1990年南京被确定为国家计划单列市,1994年确定南京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