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常态!2024年美国GDP超中国10万亿,美媒却称:中国才是第一

盖说社会 2025-02-17 13:40:54

不久前,中美两国都各自公布了,2024年的国家GDP数据。

其中,中国的GDP来到了134.9万亿人民币(约合18.94万亿美元),而美国则是29.2万亿美元。

照理说,中美之间的数据差,虽然在逐年递减,可两者间毕竟相差不少,所以美国全球头号强国的地位,短期仍难撼动。

只不过这一次,美国媒体却是一反常态的鼓吹起了中国,直接表示中国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经济体。

那么,美国媒体的说法,到底有没有事实依据?而他们口风突变的背后,是否有着其他不为人知的“陷阱”?

美国不是经济“老大”了?

在绝大多数人的固有认知里,美国一直稳坐世界经济头把交椅。然而,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却在2月4日发布了,一篇颠覆性文章。

该文章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的GDP其实已经被中国超越,如今美国沦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为了探究美媒此番言论的真实性,我们先来看看2024年中美两国GDP的具体数据。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34.9万亿人民币,按平均汇率换算约为18.94万亿美元。

而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24年GDP数据显示,其总量为29.2万亿美元。

单从这组数据来看,美国的GDP总量仍高于中国,且差距达到了10.26万亿美元,较2023年其实还有所扩大。

那么,为何会出现美媒所说的“美国GDP落后中国”这一与数据不符的观点呢?

事实上,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原因。

首当其冲的是,汇率波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24年,美元指数持续走高,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小幅贬值。

在将人民币计价的中国GDP换算成美元计价时,这种汇率的变化使得中国GDP在以美元衡量时数值相对减少。

例如,2023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汇率为7.04,而2024年这一数值变为7.12,人民币的贬值导致同样规模的人民币GDP,换算成美元后金额降低,从而在数据对比上显得与美国GDP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另外,物价因素也不容忽视。

2024年,美国的物价指数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虽然CPI指数呈下跌趋势,但全年物价仍对其GDP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又因为美国的GDP计算方式中,消费支出是重要组成部分,物价上涨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时支出增加,进而推动了GDP的增长。

反观中国,2024年物价相对稳定,甚至面临一定的通缩压力,这使得中国GDP在名义增长上相对受限。

还有就是,中美两国在GDP计算方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而这也是导致美媒观点与实际数据出现偏差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中国,计算GDP采用的是“生产法”,这种方法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将国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进行汇总。

简单来说,就是把各个产业的增加值相加,从而得出GDP总量。

从专业角度讲,这种计算方式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实际生产能力和创造的价值,具有很强的务实性。

而美国则倾向于使用“支出法”来计算 GDP,即从全国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方面出发进行统计,将所有的支出汇总后得到GDP数值。

表面上看,这种算法很是合理,但实际上却存在不少问题,也导致其GDP数据存在虚高的情况。

在这种计算方式下,金融和法律等服务行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十分巨大。

以美国的律师行业为例,由于其繁琐的法律条例,每年都会产生大量没有实际意义的法律纠纷,耗费大量资金。

而这些资金的支出都会被计入GDP,然而这些服务所创造的实际价值,却与高昂的收费并不匹配。

此外,美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存在类似问题,居民每年缴纳的房产税务,以及政府对房屋的修葺维护费用等,都被算入GDP,就连房产交易中的虚拟租金,也会被纳入统计,而这些交易很多时候只是资产的转移,并没有产生新的实际价值。

最后,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美国一小袋螺丝,可能标价9万美元,一个马桶盖售价1万美元,这些虚高的价格在“支出法”计算 GDP 时,会直接拉高 GDP 数值,但显然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

再就是,美国富豪在金融市场上的大量投资,也被算入 GDP,由于美国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数众多,这使得金融投资对 GDP 的贡献,在其 GDP 构成中占比较大。

而这些投资更多的是资金在金融市场的流动,并没有真正创造出与之对应的实体财富,也进一步加剧了GDP 数据的虚高。

GDP是个啥?它有啥用?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际上通行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规模的宏观经济指标。

从定义上来说,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简单来说,GDP 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判断其经济总体实力和发展速度。

通过对 GDP 的分析,还可以了解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等经济结构信息,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另外,将 GDP 与人口、能源消费量等指标结合,能计算出人均 GDP、GDP 能耗等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用于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增长质量等。

在国际上,GDP 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决定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等。

不过,GDP 虽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重要指标,但它并非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至少,GDP 无法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个国家的 GDP 可能在短期内,因为某些因素而快速增长,如美国通过大量的政府支出、金融市场的繁荣等方式推高 GDP,但这种增长可能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得到了真正提升,也不代表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改善。

还有就是,GDP也不能完全体现社会福利的变化。

它主要关注的是市场上的经济活动,而一些对社会福利至关重要的非市场活动,如家庭照顾、志愿服务等,并没有被纳入 GDP 的计算范围。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依据 GDP 数据,来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合理性、民生保障水平、社会公平程度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实际影响。

后记

GDP数据我们不能不在乎,但也不能盲目的在乎,至少如今的中国已经过了极为看重GDP的时候了。

百姓的切实感受才是最有价值的标准,所以美国媒体的说法,虽然有捧杀的意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中国近些年的快速发展。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个GDP数据的呢?

参考资料

4 阅读:1855
评论列表
  • 2025-02-17 19:15

    写这么长,有意思吗?

  • 2025-02-18 08:43

    现实就是美国怕其他国家知道我们国家经济超越他们,美国的 GDP 早已经开始造假

  • 2025-02-18 08:34

    以购买力平价计量的话,中国早已超美。

盖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