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19日,老红军贺子珍同志走完了不平凡的一生。远在福建的哥哥贺敏学专程赶了过来,送妹妹最后一程。
贺子珍
这一天,贺敏学看到了中央的通知,突然间变得非常激动,大声地对身边子女们说:中央没有忘记我们贺家!那么,贺敏学为何这样激动地说出这句话呢?
因为,贺家的确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可以说是满门忠烈。先是贺家最小的妹妹贺先圆参加“永新暴动”被敌人杀害,紧接着弟弟贺敏仁在长征途中牺牲。
贺子珍长征之后,他的父亲贺焕文和母亲温吐秀在家里待不下去了,就跟妹妹贺怡一起革命生活,掩护贺怡从事地下党工作,并相继在抗日战争时期离世。
新中国成立以后,贺家只剩下了贺敏学、贺子珍以及贺怡三兄妹。然而,不幸的是,贺怡在新中国成立一个月后因公牺牲。贺家只剩下了贺敏学和贺子珍了。
贺子珍 贺怡
贺子珍回国以后,因为命运坎坷,长期住院治疗。贺敏学后来长期在外工作,与贺子珍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兄妹的感情并没有因为不常见面而疏远,反而越来越深了。贺敏学专门让女儿贺小平留在贺子珍身边照顾她。
前面已经交代了,贺子珍逝世以后,贺敏学发出了那一句“中央没有忘记我们贺家”这句感慨。这里肯定有怀念贺家为革命而牺牲的亲人的原因。
更重要的,还有一层意思原因,那就是在如何操办贺子珍后事上,中央的安排让贺敏学非常感激和感慨。
贺子珍逝世以后,上海市委考虑贺子珍这么多年一直在上海,因此,觉得贺子珍的后事应该由上海市委负责。在贺敏学从福建赶来以后,他们征求贺敏学的意见,想把贺子珍骨灰葬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贺敏学和女儿贺小平
但是,贺敏学却认为,大家都知道贺子珍的身份非常特殊,命运坎坷。但她并不是上海市委管理的干部,而是中央管理的干部。另外,她唯一的女儿李敏也在北京。因此,贺敏学觉得把贺子珍安葬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不合适。
另外,贺子珍在上海休养的时间里,贺敏学对上海市委对贺子珍的照顾也不太满意。
当时,为了更有利于贺子珍的康复,上海市相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纪律,看望贺子珍必须层层报批,程序有些繁琐。甚至一直在照顾贺子珍的侄女贺小平的爱人叶启光,来给贺子珍送东西都要报批。
贺敏学就觉得贺子珍晚年非常孤单,这并不利于她的康复,更不利于她的心情。
贺敏学(后排左一) 贺子珍(前左)
一个例子就能明显看出来。当时,国防部长彭德怀和长征时期她的老战友谢非过来看望过贺子珍。贺小平告诉父亲贺敏学说,贺子珍一连高兴了很多天,说看到老战友了。
贺敏学听后,心里百感交集,很多想来看望的战友并没有看到贺子珍,也让她少了很多快乐。可是,上海市委也是为了贺子珍的健康,贺敏学没办法,但多少还是有一些情绪的。
因此,当贺子珍逝世以后,上海市委向贺敏学讲出贺子珍后事安排时,贺敏学显得有些激动,他不同意把贺子珍骨灰埋在龙华烈士陵园,觉得应该安排在北京。
贺敏学
上海市委便做贺敏学的工作,说贺子珍还是安置在上海好,毕竟他回国后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并说即便是贺子珍骨灰安置在北京八宝山,按照级别和待遇,也应该安排在最后一个厅,还不如安放在上海。
贺敏学坚持不同意。没办法,上海市委便请示中央定夺。最后,中央经过认真考虑,并由小平同志拍板,做出两项决定。第一,贺子珍骨灰安放八宝山一室,这可是中央领导人存放骨灰的地方。第二,现任国家领导全部敬献花圈,安葬的规格一下子就提高了。
因此,贺敏学心底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觉得妹妹可以安息了,而贺家的为革命做出的贡献,中央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宋任穷(左)来看望贺敏学
1988年4月26日,贺敏学病逝。虽然他只是省级干部,但考虑他的革命资历和贡献,中央专门在他悼词上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个称谓,足见中央对他的肯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