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微面车型在市场上风光无限,宛如舞台上的主角,备受瞩目。然而,时过境迁,微面车型的“主角光环”已然黯淡。据电车资源统计,2024年新能源微面的销量定格在30551辆,仅占新能源物流车总销量的6.7%,新能源渗透率也处于VAN系最低。而在2021年,微面的市场占有率却高达56.5%,主角地位的转变令人唏嘘。
当下,随着用户对车辆空间与电量需求的升级,诸如6方中面、7方大面等大空间车型在各大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此背景下,微面的受欢迎程度渐趋下降,市场份额亦逐步收缩。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新能源微面的销量构成中,明窗车型占据了近50%的份额。
那么,在2024年,究竟哪些地区对新能源微面依然保持着较高的需求热度?市场上最受青睐的十大车型又分别是哪些呢?
市场集中度较高:22%的微面销往广东
2024年,新能源微面的销售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市,共计销售30551辆,与过往相比,同比下降38.05%。在同期,中面与大面均实现了正向增长。不过,广东、浙江、江苏、河北、山东、河南、四川、广西、安徽、天津这十大省市,对新能源微面依旧展现出较高的需求,各省年销量均超过1000辆。这TOP10省市累计销售新能源微面达22163辆,合计占比达到72.54%。
具体而言,广东对新能源微面的市场需求一骑绝尘,当地新能源微面的销量占据全年微面市场21.87%的份额,数量为6682辆。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其新能源微面销量占据全年微面市场9.27%的份额,销量为2831辆。江苏、河北、山东三地对新能源微面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三地新能源微面销量在全年销量中的占比均维持在6%左右。
深圳新能源微面销量拔得头筹 石家庄贡献近3%份额
2024年,新能源微面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25座城市。其中,深圳市、广州市、成都市、天津市这四座城市的需求较为旺盛,各地新能源微面销量均超过1000辆。TOP10城市共销售新能源微面10265辆,合计占比33.6%。
详细来看,深圳市新能源微面的销量达到2509辆,占比8.21%;广州的销量为1267辆,占比4.15%;成都和天津的销量不相上下。石家庄的脱颖而出成为一大亮点,这说明如今的新能源物流车在性能方面实现了大幅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逐渐适应北方市场的独特需求。橙仕01、长安睿行EM60、鑫源X30L EV三款车型在石家庄收获了不错的销量成绩。
总体而言,新能源微面主要集中在广东珠三角区域。这一区域经济繁荣、货运需求旺盛,同时具备较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深圳,还赋予了新能源物流车路权优势,为新能源物流车的推广应用营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榜中仅长安睿行EM60/金龙龙耀6S实现同比增长
2024年,畅销的10款新能源微面车型总计销售25414辆,合计占比高达83.19%,市场集中度颇高。其中,仅有长安睿行EM60与金龙龙耀6S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余车型均遭遇同比下滑,受市场冲击的态势明显。
具体分析,TOP10车型的销量均突破1000辆。其中,长安睿行EM60销量突破5000辆,鑫源X30L EV突破4000辆,开瑞江豚E5、小海狮X30LEV、瑞驰EC35II、五菱荣光EV四款车型的销量均在2000辆上下。
销量位居榜首的长安睿行EM60,在货箱容积方面优势显著,货厢容积达5.4立方米,超越微面车型约5立方米的平均水平。1.23米的轮包间距,能够轻松放置标准卡板,特别适合个体工商户等自备车群体。因此,在2024年,其92%的销量均来自非营业性质。从电量维度来看,电量为41.86KWh的车型销量颇为可观。
排名第二的鑫源X30L EV同样是一款经典车型,在道路上的能见度颇高,产品性价比出众。其约74%的销量属于非营业性质。从电量来看,销量最高的车型电量为41.86KWh。
销量位列第三的开瑞江豚E5,是一款于去年5月上市的新车型,同年10月还推出了明窗版本。这款车型匠心独运,除了拥有5.3立方米的货箱容积外,还具备储物空间丰富、外放电等优势,深受市场欢迎。
值得关注的是,小海狮X30LEV 50%的销量源自广东;金龙龙耀6S 80%的销量来自广东,其中仅深圳一地就占据了71%的份额。
瑞驰EC35II堪称行业内的经典车型,长期在新能源微面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其经典的外观设计与宽敞的货箱,完美契合市场发展需求。
销量处于第11 - 15名的车型包括远程星享V5E、新海狮EV、橙仕01、长安之星9EV、精灵智蓝E5,主要集中在山西、广东、河北、浙江、上海等省市。
小结
2024年,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步入全面的市场攻坚阶段。当下,市场需求瞬息万变,新能源微面市场份额的缩减清晰地表明,未来新能源物流车的产品研发必须紧密围绕用户需求与实际应用场景,否则将难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企业应当加快正向平台的研发进程,精心打磨产品,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新能源微面更应加快产品进程及对下沉市场的开拓。在去年全年的销量中,仅有15%的车型销往了三四线城市,而新一线、二线等城市的份额均超过22%,可见下沉市场的发展必须摆在重要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