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太极螺旋劲是杨氏太极拳的松腰开胯基础上,通过脊椎骨骼支撑,肩圈形成两臂交缠的力量,因此,螺旋劲不是缠丝劲。如果要比较,缠丝劲反而倒是小架。陈氏太极拳有大架子开合玉树挂衣,十分形象写出陈氏太极拳的门板脊背。
其他太极拳也有,但是都没有进化到三轮体空一般的三盘螺旋,这三盘都是建立在骨骼上:下盘脚下分阴阳,中盘腰胯转石碾,上盘肩圈脊椎撑,因此,螺旋劲是建立在骨骼体系周身棚劲,用盘骨运动来发力同时脊骨节节用力、节节贯通。由盘骨带动脊骨再带动四肢筋骨发劲。真正的内家发力内压集中点在腹部以髋关节带动下半身,关键在于腹部的抟气腰腹肌均衡收紧内压增大给腰椎的内动提供一个坚实的内在支撑。
尾椎的惊乍以骨盆为轮脊椎为轴的发力,腰、腹、股肌肉搓动骨盆力量沿脊椎上升传至两手。整体的感觉是劲力从尾椎或是叫裆内如同龙卷风一般升腾而起,两腿的筋被紧紧抽紧两只脚不得不紧紧抓住地面,否则就要被这股力量带得腾空而起。习惯上骨升肉降、骨肉分离就是比喻这种骨骼内劲,形体上就像是骨头架子挂上衣服,我们的文化习惯上注重筋骨品格,杨澄甫说,我不是肉架子,大概就说这个骨架子。
这个骨架子是盘旋的,具有整体的旋风的力量模式,把一切外物都裹挟而上,飘逸灵动,也不是一般猫步,杨式太极是直角转身直截了当,裹挟而上,没有退身转脚,而是大开大合,以攻为劲,12月5日在转龙藏与人交手,练习松沉推手的怎么攻击也没用,松沉劲腰际上下是断劲,只有坐腰坐胯的沉劲,顺手一模就把对方的来路裹挟起来,放下,肩圈的攻击一碰就被弹飞,骨力不避不顶,力从脚下生,腰胯一体转化,因此,力大无穷。
一是运动中那股浑然一体的整体力,宛如江河奔腾,二是那整体爆发力,犹如山洪骤至,发力者中心线稳如磐石,却能将对手如秋风扫落叶般击倒或击出数丈之外。三是那浑圆爆发力,内含生物电的凌厉击力,它在整体爆发力的基础上,更添一抹电击的迅猛,直击对方体内最深处的要害,包括那脆弱的大脑中枢神经。凡受此力一击者,当即神志恍惚,如遭雷击,双颊瞬间失去血色,变得苍白如纸,绵软无力地倒下。交手者,大多在这雷霆一击之下,瞬间溃败,再无力战。
【太极螺旋劲和肢体缠丝区别在哪】如果仅仅从太极拳六合劲法来区别肢体盘旋和太极劲法之螺旋劲的区别,我们就只能理解到形体动作上。只有练出骨骼支撑与螺旋转移,才能区分。所以。才有杨澄甫宗师密传给叶大密的∞字功法,牛春明的指尖挤劲法,劲力可以表现在手指尖。汪永泉的气球理论,讲挤劲的两种用法,如球碰壁还,又如钱投鼓,都表明太极内功内气形态的阴阳转换,整体松软如球,骨骼刚硬如墙壁。石明老师的按掌,轻松一按,人被弹出数米远。用现代力学很难解释这种劲是怎么出来的。
【螺旋劲为什么完胜松沉劲】
第一,松沉劲的松沉使用身体转移地球引力造成的体重,因此,筋骨肌肉系统还处在自我提领的阶段,松沉劲的攻击是哪些完全没有骨架子力量,完全用体重站立的肉架子,因此,太极拳松沉阶段到悬沉阶段也会有一定稳定度,但是,需要进行进退转化的抽身进身的猫步,松沉劲也会生成太极十三势的肢体动态以及打七星的周身攻击。问题是这些身体语言是缺乏相互转换支撑的,只有直来直去的转换,横找竖或者竖找横,应该说,这些技巧已经是很有体质基础的人才能掌握,筋骨力气一般的人,都无法达到这个水平。太极拳松沉劲是外家高手或者武术家进入太极的第一步,因为基础好,往往加以磨炼使之成为一种太极推手的来来往往的角力模式。由于没有骨架支撑转换的螺旋劲,太极拳推手我们很难看到一碰便飞的螺旋劲。
螺旋劲是骨架子螺旋,具有整体劲,我们要学习武氏太极拳里一句名句:立定脚跟竖起脊,拓开眼界放平心。这就是骨骼齐鸣的立定脚跟,杨式还是站在涌泉穴,因此,末梢手脚好比坦克的履带,随着身体内外转换,手心、脚心、胸口、小腹都是内收,脊背手臂都是外撑,交替转换成了旋风。
【螺旋劲的周身一架软硬功夫】
“腰为第一主宰”,“命门”是牵动四肢弓弦的总纲。立身中正,不偏不倚,犹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四面生风,八方支撑,无不顺应自然之韵律。然而,松沉劲仅仅着眼于抽胯之力,难以与上体协调共鸣,无法实现“周身一家”的和谐之力。螺旋力重心的作用,在推手中既能化解对方的攻势,又能发出凌厉的反击,如同流水般缠绵悱恻,令人叹为观止。正如拳论十三势歌所言:“命意源头在腰际,变换虚实需留意。……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一动全动,绝非松沉劲仅是触点之游离,而是“劲源自内里之转化,方能知己知彼,臻至人不觉我动,我独明彼意之懂劲境界”。螺旋劲“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站桩之时,气机下行,大腿根部温热舒畅,意撑大腿内侧,尾闾即有声响,时或惊人,此乃尾闾已开之兆。拳中之内劲,乃将人身散乱之神气,借拳中规矩,手足身形之动,顺中用逆,缩回丹田,与元气相交,自无中生有,自微至著,自虚而实,渐积而成。内家拳之明劲、暗劲、化劲,随气机饱满而逐级上升,由公尺劲进而为尺劲,再进而为寸劲、分劲,周身一气。经内功修炼后,走架已不拘泥于外形之规矩,而重于内在气机之鼓荡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