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练法 博大精深太极拳之精髓探秘:究竟是追求太极之劲,还是拳架之精妙?杨澄甫大师曾掷地有声地言道:“太极拳,唯有一脉相承,无二致法门。切忌自作聪明,妄动增减。”此言非虚,实乃太极拳习练者心中常鸣之问。太极拳,其形缓若流水,力柔似棉絮,难免令习者心生疑虑:此拳法岂能与迅疾之拳术争锋?故而,太极拳之道,重在慢中寻稳,稳中觅变,变里探招,招间求用。《太极拳体用全书》便是此道之典范,以松柔拳架,寓攻防智慧于无形。
然而,即便拳架娴熟,了然于胸,仍不乏“高手”败于野路子之手,于是,太极拳似乎成了“免战牌”的代名词。实则不然,且看扎西老师之太极拳,他公然宣称,此拳旨在健身。扎西,当代太极拳之典范,无论动作之规范,还是套路之风韵,皆为人所共仰,前辈大师亦赞誉有加。他恪守拳法之规矩,稳健如山,更将内劲动作拆解,于无内劲之处,唯松柔以对,一招一式,松沉互转,仿佛大地引力牵引,身形随之流转,脚步稳健,重心不移。此即太极拳之奥义,发于足,力于腰,犹如三角支架,稳固如山,身体之力,皆交汇于腰,习之既久,自然熟能生巧,此乃太极七星之妙,周身皆可发力。
拳架之下,松而不散,臀部后坐,转身撇脚,身形转换,恰似四十五度之角,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太极拳之精髓尽显。此拳法,实乃健身之良方,让人于慢吞吞之中,学会呼吸、转换、控制重心。扎西之经历,足证太极拳之独特魅力。他直言不讳,太极拳之真谛,在于健身,而非竞技。然则,他亦慈悲为怀,指出太极拳之动作,皆可化为竞技之用。其思维之严谨,可见一斑。他强调拳架之支撑与运用,松而不懈,实为提升运动负荷之关键。太极拳之大开大合,亦是运动负荷之大成。
故而,太极拳绝非花拳绣腿,脚下转换,身形挪移,皆需中正不偏,重心于两脚间流转,腰转如圆,力灌双臂。肩圈之处,卸力、化劲、打手七星、散手腾挪,皆由此出。观此体系,可称之为太极拳基础松劲体系。习之既久,七星可打,身体协调,尤其女士,更易于体会此重心卸落、松沉自如之境。太极拳,实乃身心兼修之佳径也。
二、三种练法,三脉传承
剖析三脉打法:传统文化的精髓,唯有在闭环式的锤炼中方能熠熠生辉——精气神与百日筑基的奥秘太极拳何以对架势规范如此苛求?盖因它承载着对传统风格的虔诚继承。杨式太极拳,以宗师杨澄甫之拳姿为圭臬,傅钟文先生更是匠心独运,以画笔捕捉杨澄甫之神韵,弥补拳照之不足,力求每一笔都勾勒出杨氏技术的标准轮廓,使拳照栩栩如生,传神入化。动作说明与拳论相辅相成,细致入微地剖析劲点与眼神,为摹练者铺设了一条通向太极拳殿堂的坦途。无论是推广太极拳的广阔舞台,还是竞技场的激烈比拼,遵循杨澄甫的规范套路,已成为共识。然而,打拳之法,犹如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因此,我们将太极拳的练法细分为三脉,以消弭无谓的争论。
首脉,乃传统套路之基石练法。它讲求松沉引进,于横竖间寻觅劲道,力从腰发,闪转腾挪,如游龙戏水。即便观杨澄甫之拳照,乃至视频,那内在的筋骨力、意气力,仍如雾里看花,难以捉摸。但比较杨澄甫与扎西之拳姿,便可见杨澄甫内外上下、形神合一,刚柔并济,无过无不及,周身轻灵,节节贯串,柔中带刚,棉里藏针。观其腿脚,便知高下。科学合理的拳架外形,是体内劲力流畅通顺的前提;而流畅的内劲,又成就了“周身轻灵,节节贯穿”的至高境界。杨澄甫三圈带棚劲,头脚虚灵,内丹鼓荡,命门带劲,外撑则腰胯如托盘,这不仅是身体协调重力的智慧,更是重心即为力源的奥秘所在。其拳姿,犹如巍峨山川,器宇轩昂,令人叹为观止。
次脉,乃传统太极拳之门内秘法。此练法,乃十大弟子在杨澄甫宗师亲自喂招、直接感受下,所修炼的闭关内功。它快速激发体内精气神,从招式入内劲,历经抻筋拔骨之苦,终得玉树挂衣之骨力支撑。腰胯松开,三圈螺旋,意气相随,掌上一雀,便能知劲懂劲,达到太极拳的至高境界。
末脉,乃当今太极体操之新风。太极与体操的完美融合,赋予了太极体操新的生命。高难度的跳跃、柔化、平衡技巧,让运动员们如飞燕穿梭于云端,展现出高超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性。跳跃时,他们精准把握时机与力度,跃向理想的高度与距离;柔化时,身体如流水般顺滑过渡,无丝毫生硬;平衡时,无论姿势如何复杂多变,都能稳如泰山。这种练法,与中国体操异曲同工,共同诠释了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和节奏感的完美融合。太极体操,既是对太极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又是对中国体操精神的致敬与弘扬。
三、闭精化气,文化苦旅
太极拳的修炼之道,犹如一场精气神的闭关苦旅,其精髓深植于筋骨、骨力与劲道的筑基之中,这三者皆为身体自我修复的神妙产物,历经固精化气、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的奇妙蜕变。故而,我们首先剖析太极拳的基础修炼法门。太极拳的基础练法,虽广为人知,却常被误解为缓慢陈旧的技艺,甚至面临被淘汰的边缘。唯有老者视其为珍宝,而普罗大众,非体育专业出身,缺乏内在的身体协调能力,筋骨支撑薄弱,难以转换重心,终生难以逾越体质的桎梏,更遑论松沉卸力、七星打人的高妙技法。因此,这条太极拳的古朴之路,逐渐被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功法所取代。
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武术研究院的康戈武教授,以严正之声警示:“若无统一之规,代代相传之下,杨式太极拳的原生态风貌恐将荡然无存。”杨澄甫前辈早在七十余年前便已有先见之明:“太极拳唯有一脉相承,无二法门。切不可妄自聪明,增减改动。”康教授之言,与杨澄甫祖师之意,不谋而合。然而,当今之世,“杨式太极拳”却遭肆意篡改、编造,各式各样,皆自诩为正宗。更有甚者,冠以“传统”之名,长此以往,杨式太极拳之真容,必将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此乃太极拳面临的严峻考验。
敛精入骨,脱胎换骨,此乃太极拳修炼之真谛。基础打法,犹如保存火种,而真正的太极拳修炼,则是在百日筑基的闭关苦修中,锤炼出拳架子、筋骨力,再升华至意气力。太极拳的套路,其精髓不在于外在的技击对抗,而在于内在的修炼,旨在实现身心的全面升华,这一过程,被形象地称为“易筋易骨易髓”。“易筋”,即通过不懈的练习,使体内筋脉如春日柳条般柔韧,充满弹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灵活应变,巧妙地将对方劲力化解于无形,这便是“化劲”的奥秘。“易骨”,则是让骨骼在太极拳的滋养下,变得既坚硬如钢,又富有韧性,如同千锤百炼的钢铁,既能承受猛烈冲击,又能保持灵活多变,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局。
至于“意气力”,正如郑曼青老人所言:“意到气到,气到力到。”考察杨澄甫前辈的传人,皆持此论。有人称之为“易髓”,此乃太极拳修炼中的至高境界,关乎感知力的飞跃式提升。习练者能够敏锐地捕捉对手的意图与动向,达到“懂劲”的至高境界,仿佛拥有了洞察秋毫的慧眼,对手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逃不过其感知的敏锐捕捉。在杨澄甫传授太极拳的年代,弟子们多以技击攻防、克敌制胜为主要目的,追求技法、绝招,以胜者为王。然而,那个时代,却往往忽视了苦练功架基础,不追求拳架的精准无瑕。
三代巨匠,孜孜不倦
探寻拳架子之瑰宝,务必遵循精气神的微妙韵律。澄甫公曾言:“稍长,先伯父班侯公便命吾从之研习。”此言喻示着,在杨澄甫那稚嫩的七、八岁,乃至更早的六、七岁年华,班侯公已迫不及待地引领他步入拳术之门。澄甫公“恍如先大父之孜孜不倦于斯术之影”,心中油然而生敬意与向往,“遂欣然请受教诲”。此“请受教”,无疑是杨露禅、杨班侯两位大师拳艺精髓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