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澜*文
光绪二十八年,我在保定直隶省学校司编译处做编译时,从“宫门抄”中看到直隶同乡京官联名参奏直隶总督袁世凯草菅人命,派兵炮击直隶省的广宗、巨鹿、威县、南宫等县的村庄,屠杀无辜良民等罪状的参奏。“宫门抄”是清廷关于公布重大事件的一种文献名称,是一种内部文件。那时还没有邮政和报纸,清廷向各省官吏发布重大决策和公布重大事件时,多系通过驿站用“宫门抄”发表。“宫门抄”是木刻版用黄色纸印的。那时我看到这一参奏,便对这一事件颇为注意。

当时外边传说的情况是:直隶省的广宗、巨鹿、威县、南宫等县有几十个村庄的农民因摊派庚子赔款,不堪官府吏胥的逼迫,群起抗拒,一时声势浩大。据说还有焚毁教堂、反对洋人等行动。袁世凯即调动北洋新军二三万人,派段棋瑞、段芝贵率领大军前往镇压。这几万大军把广宗、巨鹿、威县、南宫等县的数十个村庄包围起来,用大炮轰击。炮轰之后,纵兵焚烧,随后抢掠屠杀男女老幼无辜人民,死伤无计其数。并把一些带头肇事的人,捉住就地正法,人头挂在树上。当时由附近各县来人向我说:这几个县的几十个村庄的房屋,多数被炮火轰平,随之大火焚烧好久,死伤的农民和牲畜遍地皆是,其状极惨。袁世凯的这一暴行,引起各界人士纷纷议论。直隶同乡京官看到袁世凯这种屠杀良民、肆意妄为的举动,也群情激昂,因此联名参奏。这时适值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由西安回銮到保定停留,接此参奏,不明真相,即将参折发交袁世凯“明白回奏”。袁世凯的回奏竭力为自己狡辩,说什么那几个县百姓的暴乱,并非是抗缴摊款。而是义和团的继续,聚众图谋不轨。回奏还说:当初义和团自山东开始变乱,由于没有及时平息,蔓延到直隶。伤及外侨,引起庚子八国联军武装干涉。今广宗、巨鹿之乱,如不予及时平息,势必死灰复燃,再度引起庚子之祸。为了保清睦邻,防患未然,故尔派兵清剿。同时,袁世凯在回奏中对京官参奏也极为不满,说直隶京官不察当地情势,变乱既平,事后乱发清议,实与事实不符等词回奏上去。清廷看了袁世凯的回奏之后,为了保持其统治地位和安抚袁世凯,早把人民生命财产置之度外,于是下上谕以“知道了”三字结束了袁世凯这一屠杀无辜、草营人命的罪行。

事后,我还听接近袁的幕僚说,袁世凯在回奏这一问题时,深恐清廷不肯轻信,再予追查,他在回奏这一案件的同时,又附了一个奏折,是保荐滦州知州朱家宝为保定府知府。袁在回奏释参的同时又奏保朱家宝,其目的是意在借以试探清廷对他是否仍然信赖,试探清廷对他回奏的反应。他认为:如果广宗、巨鹿之事回奏上去没有问题,清帝对他保荐朱家宝由州升府的折奏,就可能批准;如果这一保荐清廷不批或驳下时,则广宗、巨鹿之事,仍恐难以了结。未几,上谕下来,对保荐朱家宝为保定府知府照准。广宗、巨鹿之事,果然不出袁的所料,不久接上谕以“知道了”三字不了了之。袁世凯的政治野心,从此日益发展,肆无忌惮。(1965年12月)
作者系北洋时期的老国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