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的一见钟情,最后的知己相交,二人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时光取名叫无心 2022-10-10 16:27:19

说起徐志摩,想必应该很多人都听过徐志摩的康桥,温柔多情又带着浪漫,这是他毕业后再一次回到康桥作的诗,描绘了康桥的水和风景的美。但同时很多人也都知道,这首诗是他在剑桥第一次遇见林徽音后作的诗。许多人都说康桥上不止是两个人的相遇,也是两个人的动心。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并没有人知道,但徐志摩对林徽音来说,终究是不同的。

世人皆知,林徽音是个才女,尤其是在建筑方面,以女子之身被人尊称为林先生。但世人对她的感情生活也十分好奇,并加以揣测。林徽音的一生出现了三个对她来说,极为不同的男人。其中以梁思成和徐志摩为最。林徽音在她还在美国读书时,因为父亲和徐志摩是至交好友,曾拜访过林徽音的父亲,在家中二人有幸见过一面。那时的林徽音才18岁,是个美名远扬的才女,就读于美国的宾州大学,而徐志摩也是个极有才华的人。当时林徽音身边的追求者大多是些同龄人,突然出现了一个和其他人都不一样的成熟男人。给林徽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更何况是个很有才华的才子,没有什么花边新闻,连严肃的父亲都对他赞赏不已,很推崇他写的东西。

我想林徽音应该是心动过的,为这个懂得浪漫的男人,但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也并不合适。这个时候的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父亲是至交,年纪差距摆在这里不说,当时的徐志摩也有妻儿。而林徽因是个受过教育的女性,必然不可能去插足婚姻,他们二人也只能止步于好感,再不能上前一步。二人的交往都止于朋友间的接触,二者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再后来徐志摩还是决定和当时的妻子离婚,但这时林徽因已经决定嫁给在大学读书时认识的梁思成,很快的徐志摩也娶了当时的另一位名媛加才女的陆小曼。

许多看过四月天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林徽因婚后经常和徐志摩写信交流学术,徐志摩欣

赏她的博学,而林徽因也很赞赏徐志摩的才情。二人成为了知己好友。两个互有好感却最终错过,确实让人遗憾,也让人感慨爱情真的是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梁思成就是如此,他和林徽因在大学里相识,梁思成是一位十分有才华的建筑设计师,与徐志摩的浪漫才情不同,他的能力和博学更让林徽因动心。林徽因她在建筑学上的才华并不比梁思成低,梁思成看到她的才华后,并没有固执的认为,女子就应该呆在家里相夫教子,而是带着林徽因一起设计建筑。

也正是梁思成的引荐和领导,林徽因也顺利的踏入了她一直以来向往的建筑领域,绽放独属于她林先生的光芒。他们两人的爱情更像是亲情,在事业上互相帮助互相依赖,生活中也是。徐志摩带给林徽因的更多的是浪漫的情怀,和心灵上的契合。说不上来谁更合适,谁更适合林徽因,因为她已经为自己做出了选择。她与徐志摩的交往也止步于朋友,并没有越过朋友的线。 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常常因为金钱的原因吵架,林徽因还常常劝慰他们二人。后来为了参加一次林徽因的讨论会,徐志摩决定坐飞机过来。林徽因没有劝住,最终徐志摩在此次航班中丧命。

林徽因对这件事很自责,认为是自己没有劝阻他坐飞机,伤心不已,最后还是梁思成前往飞机失事的地点处理徐志摩的后事,并为林徽因带回来一块遗留的飞机残片,留做林徽因对徐志摩的念想。曾经互相深爱的人终究是天各一方了,二人在不恰当的时机遇见并相爱,最终还是错过了,二人最后也只能是知己朋友了吧。

2 阅读: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