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引导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让孩子自愿与别人分享事物

时光取名叫无心 2023-12-05 16:43:07

现代社会中,很多孩子在长期的家庭宠爱中形成了一种“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的概念。这代表了孩子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同时也是一种自私的心理。但从形成孩子这种心理的源头来看,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只不过父母的纵容和漏爱,让孩子的自私自利越演越烈,最终成为一种道德品质问题。

占有欲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一般在孩子出生后18个月至3岁期间显现。这个时候,孩子正处于建立自我时期,往往要先形成自我意识.才能意识到身边还有“你”“他”,在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非常强烈,他们眼中的一切都是属于自己的,包括父母。孩子不断地通过这种“我”“我的”等宣示,通过对物品的占有权,来满足自己的自我意识。如果别人随便触碰或占领了属于他们的东西,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抢回来,并且常常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芳芳的小姨带着小表妹妮妮到自己家里来玩,芳芳很高兴,一直和妮妮亲热地在一起玩。谁知,就在芳芳的妈妈抱了妮妮一下之后,芳芳的小脸立刻“晴转阴”了,她使劲儿扒着妈妈的手臂,不停地说:“不许你抱她,不许你抱她!”妈妈有点儿不高兴,但为了不让芳芳继续闹下去,只好先將妮放开了。中午吃完饭,妈妈对芳芳的小姨说:“芳芳有几件衣服穿起来有些小了,但还挺新的,你要不要拿回去给妮妮穿?”小姨听了很高兴。

可芳芳却在一旁喊道:不行!那是我的衣服!不能给小姨!不能给妮妮!妈妈耐着性子解释道:“芳芳听话,你是姐姐,而且衣服你已经穿不了了。”说完,就找了几条裙子递给了妮妮。妮妮刚抱到手里,芳芳气得小脸通红,一把就抢了回来,快速跑回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生气去了。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有一个乐于分享的孩子,可是对于孩子来说。

他们必须要经历一个自我意识建立的时期,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有一段时间出现强烈的独占欲望,坚决不跟别人分享,甚至抢夺别人的东西。父母要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同时也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形成慷慨、善良的性情。首先,父母要给孩子明确的概念,让他知道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比如,孩子自己房间的玩具、用品等都是他的;父母房间里的东西不属于他,他是不能随便乱动的;另外,家里是可以随便走动的,但不能大声喧哗,因为家的一部分属于父母,父母在某些时候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休息;等等。

当父母对孩子明确了这些概念的时候,孩子就会懂得。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属于自己,从而也就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了。其次,要让孩子知道分享的必要性,但不要强迫他。孩子在做出“自私自利”的行为时,有些父母无法接受,或者在别人面前时觉得尴尬,就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这样的做法只能使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不但不会心甘情愿地将东西分享出来,还会“护”得更紧。这时,父母要引导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让孩子自愿与别人分享事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