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抗美援朝战役中,一位志愿军战士不幸被俘,三十年杳无音讯,家人已准备立碑祭奠。
可谁想到1986年,贵州思南县迎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花甲之年的程立人突然出现在众人眼前,已经成为阿根廷珠宝巨富的他还迎娶了总统妹妹。
原本想回来支援家乡发展,可战友们一个也不领情,纷纷说不想见到他,并说道:
“你还是走吧,我们用不起美元。”
三十年前,程立人究竟经历了什么,当年的是与非,又为何让战友记仇一辈子?
战俘营的“是与非”1950年,战争告一段落,作为解放军一员的程立人原以为终于可以复员与家人团聚。
可随着朝鲜局势动荡不安,程立人又成为志愿军中的一员,义无反顾地奔赴朝鲜作战。
抗美援朝虽以胜利告终,但我军与敌军毕竟力量悬殊。
虽然我志愿军战士们的战斗意志和顽强作战精神无与伦比,但为取得胜利却付出了巨大牺牲。
1951年5月17日,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由于双方火力实在悬殊,程立人所在第180师伤亡惨重,上百人被俘。
不幸的是,程立人也是其中一员,这次被俘,更是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关于他被俘的经历,几十年间众说纷纭。在后来的采访中,程立人称自己腿部受伤,实在没力气跑,才不幸被俘。
而在其他幸存下来的战友口中,事实却截然不同。战友张泽石痛斥程立人的主动投降:
“程立人,你怎么这么轻易就放弃了?”
他在后来写的书中,痛批程立人这个“铁杆汉奸”。
而程立人对于这些谴责,总是不予回复,就像当年一样,面对战友一遍遍的质疑。程立人除了沉默,便说自己再也不想参与战争了,归国后只想好好生活。
被俘虏后,程立人同战友一起被关押在美国巨济岛战俘营。
巨济岛又被称为“死亡之岛”,岛上面积不大,四面环海,淡水资源急缺,这也打消了许多战俘的越狱想法。
当时,老蒋希望将这些战俘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况且这些志愿军里本来就有一批是国军出身。
于是联合美军一起审讯那些“刚硬”的志愿军,可美军被这群志愿军的不为所动吓到了,都是血肉之躯,他们竟然在这些士兵身上找不到一丝弱点。
对此,美军无计可施,只得放弃。
而老蒋竟然找来一批特务,潜入战俘营使出不少残忍手段,甚至挟持志愿军家人来威胁他们。
战俘营的生活并不好过,除了要干活,程立人和战友们还要随时接受美军的拷打审问,所有人都心惊胆战。
看似风生水起,实则走投无路当时被关押在战俘营的志愿军多达两万人,而他们也并不是一致对外,战俘之间的分裂也随着美军的“诱惑”越来越大,出现了思想上不同的两个阵营。
战俘营像是成了一个战场,大规模的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
由于许多志愿军的前身都是国军出身,或由起义,或因被俘而加入志愿军,被美军威逼利诱后很容易产生动摇。
而程立人却不属于其中任何一派,他依靠极高的英语水平,被美军任命为大队长,负责管理战俘和做思想工作。
虽然心里抵制,但想到家人,还是不得不委曲求全。
他无法拒绝美军对他下达的指令,但对于狱中战友秘密组织起来的反抗团体,也对美军瞒了下来。
反抗团体中,为首的叫戴玉书,家里是旧社会做皮鞋生意的,自幼丧母,小时候和伙伴们一起拾柴,抓虾。
每当有同伴受到欺负,他总是第一个打抱不平的,即使自己头破血流,也要帮伙伴报仇。
因此,戴玉书自然而然地成了战俘营中的大哥。而其他人大多是原先起义过来的四川兵。
他们大多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都是被抓壮丁才当上国军的。
程立人手下管理着数千名志愿军人,他从未欺压过任何人,却也没有一个战士愿意向他靠拢,理解他的处境。
程立人暧昧、中立的态度让美军认为他是在帮战俘反抗;而在战友眼里,他却成了毋庸置疑的“叛徒”。
在程立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管理下,战俘营里的秘密反抗团体愈发壮大,而他自己的处境却不容乐观。
不仅在战俘营里受到许多排挤,程立人甚至还被战友打过一顿,面对质问:
“你这是何苦呢?”
他只能沉默,然后一瘸一拐地走开了。
程立人的管理权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便被团体里的领头戴玉书夺走,加之双方的持续谈判,美军终于答应释放战俘。
近两万名战俘,由于敌人的双管齐下的施压和运作,一万多人都被运送至宝岛,只有六七千回到了大陆。
然而,程立人既不愿去台湾,回家也无颜面对父老乡亲,只得和几名志愿军一起坐上了前往印度的飞机,希望能在异国谋条生路。
即使事情告一段落,程立人还是无可避免地受到了排斥,“他是一个战场上的投诚分子”,记得他的人都这样说。
不出所料,这些消息也传到了程立人的家乡,加之战俘遣返后并没有他回国的消息,程立人的亲人们一时间不知该悲伤还是沮丧。
跨越阶级的致富路到达印度之后,程立人的生活也没有多好过。
由于印度仍存在严格的种姓制度,即使他有超高的英文水平和学识,也只能被视为第五等级:达利特。
在印度语中意为“贱民”“不可接触者”。
为了生存,程立人只能做最底层的修鞋匠,然而在工作过程中,他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高种姓人群”的极大羞辱。
虽然当时印度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但那只是明面上的。
私下里,要是有达利特人触碰了高种姓人群的东西,还是免不了要遭受一顿毒打。
精通英语和西班牙语的程立人深感失望,他从未受到如此歧视,他下定决心要逃离这里,不然别说生活了,小命都难以保障。
一年后,恰好有一艘前往南美的轮船停靠在码头,程立人毫不犹豫地上了船,他需要找一个可以安静活下去的地方。
1955年,程立人抱着希望来到阿根廷。
这次,他选对了。
那时的阿根廷在南美洲算是比较富裕的国家,程立人掌握的多国语言终于可以派上用场。
在印度生活了一年,程立人明显体会到印度对珠宝的狂热追求,加上本国产量难以供应国民需求,不得不长期依靠进口。
而阿根廷畜牧业发达,印度每年生产大量豆粕,正是动物饲料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出身于商人世家的程立人敏锐地嗅到商机,阿根廷红纹石产量极高,而印度崇尚红色,
红纹石象征着幸福和吉祥,在印度供不应求。
那时的程立人虽然只是一个穷苦移民,但依靠其对商业的独特见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便得到老板赏识,重又踏入商界。
凭借高超的外语水平,程立人在珠宝商界做得游刃有余,他将红纹石简单打磨抛光后出口到印度,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从印度返回时,正好再带一船豆粕回国,出售给阿根廷饲料场。
通过常年倒卖珠宝和饲料原材,程立人很快便实现了阶级跃迁的梦想。
生意越做越大,程立人成立了自己的珠宝公司,从开采到销售的一整套流程全由自己的公司把控。渐渐地,他的生意辐射到十几个国家。
无法解开的心结1968年,42岁的程立人已经成为阿根廷数一数二的富豪,事业辉煌的程立人并没有骄傲自大,反而为当地的华人同胞提供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帮助。
成为所在社区的华人领袖后,程立人也因此被当地高层接见。一次聚会中,程立人对一个坐在餐桌前侃侃而谈的女士一见钟情。
上前交谈之后,发现两人的观念更是不谋而合。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位女士竟然是总统的妹妹。
由于两人年龄相差较大,加上一个是政治世家,一个是当地移民,这段公开的恋情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地人都在猜测这段恋情不可能有结果,不仅是年龄的差距,更是身份上的巨大鸿沟。
然而,他们并未理会外界的闲言碎语,两人价值观相似,性格互补,总统也看见了程立人的努力和才能。
在得到女方家庭支持后,两人毅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据说二人婚后生活得很甜蜜,程立人成为总统的妹夫后,更是声名大噪。
在当地拥有了60万亩农场,所经营的珠宝公司也成了当地最大的上市公司,已然建起一个商业帝国。
婚姻幸福美满,事业蒸蒸日上,程立人也经常参与慈善事业,资助当地的华人事业。虽然在阿根廷过得风生水起,他心底却始终记挂着家乡。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程立人鼓起勇气,回到了贵州思南县。
看到家乡还没发展起来,他立马以归国华侨的身份,给家乡捐助了一笔善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工业。
程立人和夫人会见当地华人同胞
或许是出于愧疚,程立人主动去看望当年的战友,看到他们处境艰难,便主动要提出帮助,而老战友却摆了摆手:
“你走吧,我们用不起美元。”
面对战友的拒绝,程立人虽然遗憾,但往后几年,他仍时常回来探望,并不遗余力地帮助家乡发展。
结语:2015年,程立人同阿根廷前总统来到武汉,就商业合作事宜进行洽谈。凭借自己的地位,程立人在祖国和阿根廷之间建造了一座商业的桥梁。
他的人生是充满传奇的,也是备受争议的,成为巨富,迎娶总统妹妹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然而时至今日,贵州思南县仍承载着程立人最伤痛的经历,得不到战友的原谅是他一辈子的心结。
彼时,程立人确实无路可走,战俘营里,英语帮他保了命,却让他成为好友心中的“叛徒”,如今,他能做的也只有尽力弥补。
-END-
【文|十安】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