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有一位名叫高崇德的耄耋老人奄奄一息,她告诉赶来探视的儿孙们说:“当年抗战时,国民党曾经通缉一个军火大盗,其实就是我。”
儿女们哀伤不已,都劝告她,这都是为了抗日为了革命,没什么可自责的。

这是怎么回事,抗战时盗窃军火这不是罪大恶极吗?为什么她还能活这么久,儿孙们也都劝解他?
这并不是什么女魔头的临终自白,恰恰相反,他做的那种事反而是为了更好的抗日。
抵抗日寇高崇德这位女性在1904年的辽宁呱呱坠地,那个时候,清政府已是风雨飘摇,各地都在涌现反清革命斗争,世道很乱。
高崇德的父亲在他8岁时撒手人寰,她的母亲含辛茹苦将高崇德拉扯大,饿殍载道这种事对小高来说已是司空见惯,她不禁开始思考,该怎么样把这样一个天昏地暗的世道变得美好呢?

东北军的待遇比较好,为了生活,高崇德决定跑去当女兵,东北军战士劝她,说打仗是男人的事,但高崇德不为所动。
最终在一个军官的帮助下,高崇德入伍当兵,后来这两人喜结连理,军官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吕正操。
不久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寇大举进攻东北地区,而东北军却奉命不抵抗,吕正操眼看家国沦丧,自己又无可奈何,只好带着妻子含泪南下。

高崇德心有不甘,她整日里散发抗日传单,参加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党对她恨之入骨,但由于她的军中背景,特务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呼吁抗日的还有共产党人,双方诉求相同,于是迅速达成了合作。
军火大盗日本占领东北三省之后,大量士兵百姓不堪当亡国奴,纷纷越过山海关南下避难,吕正操收拢败军,高崇德配合丈夫,建立了一支运输队,挂上留守处的牌子,负责解决后勤问题。

西安事变时,吕正操参与其中,他以东北军的特殊身份在国共双方间努力斡旋,一心想着促进合作共同抗日,后来三方达成合作,吕正操出力颇多,并在次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七七事变后,吕正操一心想着打回东北,他和妻子携手进入河北中部地区,在这里建立了冀中人民自卫军,发动当地人民参军抗日,国民政府向他们发放军饷弹药。

不久后,一位自称姓王的老人找到了高崇德,这位老人是谁?是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抗战爆发之后,八路军冲向前线,虽然缺吃少穿,但他们更缺少的是军火弹药。
林伯渠希望可以得到高崇德的帮助,接济八路军一些弹药。
作为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第十八集团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路军——应该拿到国民党发的军饷。但蒋介石开始还发,但没多久就以“运输不便”为由停发了。

毛主席在文章里写,说八路军在慕尼黑会议以来没有拿到一发子弹,只好自行抗日。
什么运输不便自然只是借口,毕竟四川陕西都没有沦陷,道路完全是通的,其实就是抠门不肯出钱。
为了弹药的事情,林伯渠匆匆赶来,高崇德立即答应了下来。

高崇德这时领导的留守处正在负责吕正操的后勤,她开始偷偷挪用军火给八路军,吕正操在得知这件事后十分赞成,毕竟打日本鬼子的就是自己的朋友。
在抗战期间,国军部队确实与日寇发生了多次大规模会战,但是败多胜少,即便胜利伤亡也都不小,大量的武器弹药都白白送给了日本人,实在可惜,还不如拿去打游击,增加日军的占领成本。

在弹药使用已经压缩到极限但仍然不敷使用时,高崇德看上了国民党的军火库。
高崇德勇敢的找到了当时的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她游说程潜说,东北已经没了,自己所在的东北军一下子成了无根之木,请程长官大发慈悲,收编了他们吧。
白给的军队谁不要?程潜答应了,高崇德高高兴兴的拿着“第一战区独立游击队”的番号回部队了。

之后她开始以抗日为名,声称部队在前线奋力作战弹药使用量很大,需要大量军火。
第一战区自然照例拨给,独立游击队在敌后也确实英勇作战,游击队总是在敌后那么危险的地方作战,也不好查的太严,毕竟把吕正操抓了,谁去顶他的班呢?
国军内部贪污受贿风气很严重,很多部队吃空饷,军官喝兵血,导致损耗极大,反而显得游击队使用弹药不多,一些友邻部队对游击队很生气,你不拿他不拿,那我怎么拿?

看到游击队军火需求逐渐增加,国军内部一些军官终于松了一口气,认为吕正操终于知道贪污受贿了,吓死人了,还以为他是朵白莲花呢。
生死逃亡在大量军火流入八路军后,蒋介石发觉了一丝不对劲。
其他前线地区回报了日军的动向,国军发现河北山西等地的日本留守部队的数量有所增加,他们的占领成本似乎提高了。
种种迹象让蒋介石心急如焚,他立即派遣军统进行调查,但一番查验下来,只查出了很多贪污受贿,强征壮丁和严重的吃空饷问题,这当然不是蒋介石想要的。

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军统逐渐发现了军火莫名失窃,蒋介石下令严查,第一战区一些部队得知此事后都急忙把自己部队的损耗部分推给了这个军火大盗。
日本方面对于这件事也十分重视,他们迫不及待的要铲除八路军这条补给线。
在1940年,调查基本完成,高崇德被注意到了,师部得到命令,抓捕留守处的高崇德,并调动军队,包围留守处。

日本人察觉到了这件事,当天鬼子临近部队都放缓了行动,生怕坏了好事。
高崇德感受到了异样,于是急忙爬上房顶,准备抵抗,这下子秘密抓捕是不可能了,于是双方开始谈判。
师部表示只抓高崇德,请高崇德下来谈判,黑灯瞎火的在房顶上怎么谈?

高崇德信以为真,于是下房,结果刚下来就挨了一枪,不致命但让高崇德失去了抵抗能力。
高崇德被捕之后,得到了程潜的关照,程潜一方面要求保护吕正操,一方面过问了高崇德的事,此时共产党也得知高崇德被捕一事,开始努力营救,程潜顺水推舟卖个人情,下令释放高崇德。
不论怎么讲,军火以后应该不会失窃了。

高崇德一出监狱就被党组织接到了,他那里也没去,直接被送去了延安。
之后,吕正操率部离开了第一战区,但没有离开冀中地区的抗日前线,他接触党组织,奉命改编为八路军三纵队,并建立了冀中军区,继续抗日作战,还在建国之后担任铁道部部长。
程潜无心加害吕正操,没有加以阻拦。

随着军火大盗的逃走,国军临近河北的部队纷纷将自己的损耗推给高崇德,蒋介石气急败坏,下令通缉高崇德,但已无济于事,程潜则表示完全不知道军火大盗一事,一问就道歉,但啥也不交代。
高崇德在延安抗日大学学习,不久后参加了共产党。但由于和丈夫聚少离多,二人最后和平离婚了。

她退休之后没有跟朋友提起过这件事,在她看来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对抗日有用就足够了。临终时,她意识到,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这时她才告诉亲人,自己就是当年的军火大盗。
信源:
高崇德百度百科
《吕正操回忆录》——吕正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