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幸福的人并不是一直处于开心、快乐状态的人,
而是能够让自己逻辑自洽的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不同处境,并保持内心平和的人。
也许你在面对生活带来的真切的困难和情感痛苦时,很难保持心态上的平和,而是非常容易受情绪波动影响,呈现出异常糟糕状态。
但你也不用紧张或自责,这也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原因在于你的阅历不够以及缺少对保持平和心态的训练。
或许你也可以像你经常锻炼身体一样,尝试通过一些方式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稳步提高自己的幸福基线。
以下常见的有效方法可以供你进行参考:
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事物、通过冥想联系等方式与自己内心对话,
屏蔽脑海中的噪声和杂念、不在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书籍和快乐知足的人交往等等。
你也许难免有些轻微焦虑感。
平时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琐事可能一直让你处于异常忙碌的状态。而在夜深人静时,你可能才能够与自我对话,感知到自我真实的声音,
这时焦虑感是最明显的,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大脑会想着明天应该做什么、未来如何计划?
事实上,事情总是忙不完的,处理完这件,下一件会接踵而至,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所以焦虑感才会普遍存在。
而这种焦虑感会你感到不快乐,它源于脑海中此起彼伏的想法。应对它的方法就是不与之对抗。
正如道德经所说的物极必反,去允许自己焦虑,去允许当下的状态,当你允许接纳了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后,焦虑状态反而会减缓了。
幸福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可以培养的技能。
幸福,爱,激情……这些都不是你真正要追寻的事物,而只是你做出的选择。
你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努力改造外部世界,改变他人,锻炼自己的身体,
却没有考虑过提升自己的大脑,只是简单地接受了年轻时被塑造的自己。
你总是无条件地听从自己脑海中的声音,以为这个声音就是一切真理的来源。殊不知,大脑也是可塑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记忆和身份只是来自过去的负担,让你无法自由自在、心无旁骛地活在当下。
幸福需要活在当下
在任何时候,没有训练的大脑都是很少会关注当下的,它总是把主要精力用于规划未来或悔恨过去。
这样的运行机制会让你无法获得当下心流般的体验,无法欣赏周遭一切事物的美妙之处,也无法因为现状常怀感恩之心。
而你如果每天都沉浸在对未来的规划和幻想中,那就是在亲手扼杀自己的幸福。
过去就是过去了,没有回忆,没有遗憾,没有放不下的人,没有忘不掉的旅行。既往不恋。
你之所以感到痛苦,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拿以往和现在做比较。
以往种种未能实现的欲念会带来现在的缺憾感,而最终又将弥补现实缺憾的希望寄托于未来。
幸福需要心境平和
你也许对赋予“幸福”太多期待,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给予到它,但其本质更倾向于平和,而不是快乐,而平和与目的也无法共存。
无论在工作或是生活,如果你是听从你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你会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感到幸福。
但如果这件事情是外界强加给你的,你把它当作任务和强迫,是你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么你以这种心态去完成这件事是不会感到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