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你喜欢他画的山水吗

凝萨 2025-01-22 03:25:51

南北朝时期的隐士陶弘景写过一封信叫《答谢中书书》。信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只有高雅的人才能感受到山水之美。他和朋友谢中书分享心得体会,希望获得朋友的认可。信中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后世画家读到了这封书信,受到启发尝试把信中描写的景色画出来。这幅画仿唐寅山水是清代画家朱昂之的作品。他采用青绿山水的形式,结合浅绛设色描绘山川之美到底能美到什么程度。

朱昂之是江苏人,后定居苏州。到了吴门画派的大本营,当然要学习吴门画风了。想不到他选了技法难度较大的唐伯虎风格进行临仿。在临仿过程中,结合赵子昂的设色方法,也学习王翚山水的典雅庄重。经过融合之后,他真的画出了美如仙境的山水景色。

朱昂之 仿唐寅山水

山水画要表现出文人雅士乐山乐水的志趣,难度很大。倘若画得浓艳繁复,那就不符合文人气质了。倘若画得过于疏旷,又少了技法底蕴。估计朱昂之也很发愁,想来想去觉得仿唐寅风格进行创作可以兼顾形神。唐寅画风承袭南宋院体风格,同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容易让人共情。

朱昂之在创作中抓住了几个要点,画出了南北朝隐士心中的丘壑。他采用斧劈皴进行创作,用线沉稳流畅。沉稳是指力量感,流畅是指融入洒脱的态度。这样一来,画中用笔有了节奏旋律,形成气韵赋予作品活力生机。立体的,有力量的,融入情感态度的线条,成为临仿成功的关键。

朱昂之 仿唐寅山水 局部

行云流水,婉转自然,朱昂之画山石轮廓方中带圆,融合了一些卷云皴的特征。两种皴法并用,增加了视觉美感。从山石结构中可以看到笔力绵长的力量感,从始至终贯穿整幅画的创作。看两个细节就知道了,前景奇石层次多变,阴阳分明。真实立体而又略带华丽美感。

还有一个细节,看溪瀑两侧的山石布置,更方便看出用笔的节奏感。溪瀑流速较为湍急,两侧山石更加浑圆。自高崖飞流而下,动势更加明显。山石从浑圆变成棱角分明,用笔墨技法强调空间感。朱昂之随时随处调整作品的视觉效果,没有丢下形似。

​朱昂之 仿唐寅山水 局部

清代画家喜欢画青绿融合浅绛的设色山水,这种技法源于清初四王的推广。青绿提升美感,浅绛增加自然韵味。为了让山色显得更加苍润,朱昂之先用浅绛打底,再用青绿罩染一遍。

创作中融合了南北宗山水画技法,形成了精准雅致的风格。他要还原心中的美景,还要适当运用一些夸张手法。朱昂之通过构图实现了这一目的,利用平远法构图形成深远空间,利用高远法构图突出磅礴巍峨。有气势、有美感、有韵味,这样的山水景色就如陶弘景信中描写的那般。

​朱昂之 仿唐寅山水 局部

想不到吧,一封信竟然催生出一幅山水画。画山水需要学养深厚,需要技法老辣,两者缺一不可。看《仿唐寅山水》就懂了其中的道理,那种静谧深远的情趣让人心动。

0 阅读:20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