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希是个全面发育迟缓慢宝,在我们这里干预1年多了。进步很大!我们觉得希希妈在家庭干预的配合上,做的的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
三岁四个月诊断全面迟缓,希希发育商只有70,现在四岁三个月,发育商升到92了。就连幼儿园老师也感叹,希希的变化太大了。除了动作灵活性还不够好,其他方面与同龄人差距并不大。 我们特意邀请希希妈,分享了一些家庭干预内幕

策略一:定制化训练计划
希希妈有个优点,就是非常善于听从别人的建议。老师建议不要把机构照搬进家庭,做一些重复性的训练。家庭训练本质上是泛化和生活技能。所以,我们帮助希希妈重新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一项活动都旨在提升希希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希希妈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购买了各种练习工具,全家总动员参与干预,边玩边练,让训练变得有趣而不枯燥。
策略二:疯狂的玩,疯狂的学
画画、剪纸,跳跳球,荡秋千,轮滑,各种感统运动都安排上。精细动作差?那就带孩子玩折纸,按书中的方法买工具训练,练手腕,练肩膀,练手指,陪练陪玩,边玩边练。每天都安排的满满的,孩子想玩什么都陪他玩的尽兴,绝对不会让孩子一个人闲下来。
好处是:孩子的异常行为变少了,眼神也灵活了,机构里教的很多技能都得到了巩固。另外,孩子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晚上的睡眠也有了改善。吃东西也不挑三拣四了。运动量大了,饭量也涨了。
策略三:融入生活,做有意义的语言引导
发育迟缓孩子开口很简单,但想要说的有深度就比较难!生活中处处是学问。希希妈利用日常琐事,如倒水、折纸,甚至是泡脚时的闲聊,都能成为教育的契机。她引导希希思考,鼓励他提问。
识字卡贴满了房间,各种物品上都有对应的文字和图片卡,希希看到什么,妈妈就说什么,这种鲜活的词汇输入效率很高。学会一组词汇,马上就做扩展,比如认识鸭子之后,就搭配颜色、大小进行复杂描述。妈妈的提问指令也有很多细节,都会带着引导词提问,“小鸭子在水里干什么呢?是不是游泳?小鸭子是怎么游的呢?它的脚脚在哪里呢?”每次提问都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让希希不断的跟着思路走。

策略三:互动,寻找更多对话机会
希希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很多,但还不够,在和同龄人玩耍的时候,还是跟不上节奏。妈妈列出了一系列计划,都是各种游戏的玩法,从简单游戏开始,全家动员起来,每天至少玩5个小游戏,有合作类,竞赛类,假想类,角色类等等。在游戏里插入大量的功能性语言,比如“等待、轮流、排队、次序、安静”等等。希希在游戏中对话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社交互动技巧都是这样学会的。
策略四、情绪调整,接受挑战
我们觉得迟缓孩子应该针对性干预,但在养育方式上不能过于溺爱。希希妈深感认同。对于一些不好的行为,坚决对孩子说“不”,即使孩子哭个不停,希希妈也会坚持原则。同时,在生活技能方面,经常会给希希出难题,鼓励希希去接受挑战,比如:让希希学会自己洗袜子,洗杯子,自己出门学着购物,帮妈妈排队。开始的时候,希希还表现的很胆小,妈妈一直想办法鼓励,教会他面对困难的勇气。

发育迟缓家庭干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不容易,我们要学习希希妈,放下成人的架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