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量国家实力的诸多指标中,GDP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腾飞,全球都在关注中国何时能在GDP总量上赶超美国。
数据显示,去年美国GDP达23.32万亿美元,稳坐全球头把交椅,中国以17.73万亿美元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尽管中美两国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人均GDP方面,两国仍存在显著差距。
美国,一个仅有3亿多人口的国家,人均GDP却能位居全球前列,其背后的支撑因素是什么?中国又能否借鉴美国模式实现经济的进一步跨越?
整体来看,美国GDP可用“高消费、高人工、高预期”来概括。在其GDP构成中,第三产业占比高达八成左右,服务业在经济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比之下,美国第一产业农业占比不足1%,第二产业工业占比不到两成。仅美国第三产业,每年就能创造约18万亿的年产值,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中国的GDP总量。由此可见,美国GDP规模庞大的秘诀大概率藏在第三产业中。
一直以来,不少人期待美国经济出现危机,以便中国能更快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从现实来看,短期内中国要超越美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
美国经济发展至今,历经多年其经济韧性不容小觑。实际上,在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中,经济占比最高的普遍是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导。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人工成本高,民众消费能力强且消费意愿高,消费过程加速了货币流通,形成了良性的货币循环,在消费的同时促进了财富的增长。
美国的经济政策也在不断调整。过去,美国长期奉行罗斯福的凯恩斯主义,但如今美联储作为独立运行机构,在经济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经济危机的突然爆发。
不过,以美国为代表的这种经济模式,对黑天鹅事件和债务问题是极为敏感的,这些因素会影响民众消费,甚至导致民众无力消费。
例如,疫情初期美国大量增发美元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至今仍未完全解决。以往遇到这种情况,美国可能会继续增发货币刺激消费,但这次却选择了货币加息,目的是让市场资金快速回流央行,减少市面上的货币量,以降低通胀。
而且,判断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发展状况,不能单纯依赖GDP。对于西方发达经济体而言,尽管经济总量增长缓慢,甚至多年保持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经济发展不佳。
从民众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以及幸福感受度提升等方面来看,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这些指标比GDP更能反映其真实的经济状况。此外,GDP的创造与毁灭有时的比较概念模糊,比如建造和拆除一栋楼都能创造GDP,但实际的社会价值可能并没有增加。
在全球贸易体系下,美国农业虽仅占GDP的1%左右,却每年向中国大量出口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美国的工业占比不到两成,却多为高科技、高技术产业,而低端制造业则多分布在中国。
这体现了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原理,即各国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以获取更大收益。同时,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而美国早在20世纪就已基本完成基础建设,基建对其GDP的拉动作用不再显著。
例如特朗普执政时期,曾大力推动美墨边境墙修建计划,希望借此阻挡非法移民等问题。然而在国会看来,这一计划不仅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属于浪费投资。而且从长远角度审视,难以给美国带来诸如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长期收益,因此该计划最终遭到了国会的否决。
此外,中美之间在经济结构和消费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美国GDP以消费为主导,民众消费观念浓厚,习惯超前消费,疫情后的航班人数迅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足以证明美国人对旅游和消费的热衷。
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影响,更倾向于存钱以备不时之需,消费相对保守。而且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背后,也曾经历过严重的内卷、加班以及劳动保障不足等阶段,这些都是经济转型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从当前发展态势分析,中国在近两年内要快速超越美国GDP总量确实困难重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超越并非遥不可及。
不过,超越美国之后,中国还面临着人均GDP提升的巨大挑战。作为人口大国,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的目标,提升人均GDP是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综上,中国的发展之路,要紧密贴合自身独特国情,这是前行的基石。同时,广泛借鉴他国成熟经验为我所用。在经济发展这条波澜壮阔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稳步推进,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到市场拓展,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凭借这样的发展策略,持续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差距,从而不断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文本来源:@知有论online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