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走在街上,突然发现那些醒目的“国酒茅台”招牌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贵州茅台”的标识。这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茅台“国酒”的地位不保了?别急,咱们慢慢聊。

一、“国酒”招牌的消失,背后是17年的商标拉锯战
这事儿得从2001年说起。那时候,茅台就开始申请“国酒茅台”的商标,想把这个称号正式“据为己有”。可没想到,这一申请就是17年,前后申请了9次,结果都被驳回了。
为什么?因为“国酒”这两个字可不是随便能用的。《商标法》里明确规定,不能注册带有“国内最好”“国家级”这种评价性的商标,容易误导消费者,破坏市场公平竞争。茅台的“国酒”称号,虽然宣传了多年,但法律上一直不被认可。

二、行业反对声浪:其他酒企集体“说不”
茅台申请“国酒”商标,其他酒企可不答应了。五粮液、汾酒、郎酒等31家酒企联合反对,甚至汾酒也申请了“国酒汾酒”商标,五粮液推出了“国五液”,虽然这些“国”字号产品没掀起多大浪花,但足以看出大家对“国酒”称号的觊觎。
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也明确表态:“国酒茅台”商标中的“国酒”文字,若被茅台独占使用,容易让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产生误认,损害其他酒企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所以,这个商标一直没能注册成功。

三、招牌更换:茅台的主动求变
到了2018年,茅台终于宣布放弃“国酒茅台”商标的申请,开始把线下的招牌陆续换成“贵州茅台”。这一换,可不仅仅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背后是茅台对市场环境的深刻洞察和战略调整。
虽然招牌换了,但茅台的品质没变。消费者买茅台,看中的还是它的品质和品牌。就像一位老酒友说的:“茅台是不是‘国酒’,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好喝,拿得出手!”

四、市场反应:波澜不惊,茅台依旧“稳坐钓鱼台”
招牌换了,茅台的市场地位受影响了吗?从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反馈来看,基本没影响。经销商表示,改名后销量没变化,消费者该买还是买。毕竟,茅台的品质和口碑摆在那儿,不是换个招牌就能动摇的。
而且,茅台借此机会,还清理了旗下的一些子品牌,聚焦主品牌,推出新的宣传方案,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白酒市场的领先地位。

茅台虽说好喝,但价格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那市场上有没有口感和品质都不错,但价格又亲民的酒呢?还真有!它叫南池翠N9。

这酒可是老厂家的匠心之作,品质杠杠的。产自“原酒之乡”四川邛崃,酒厂1988年在四川邛崃扎根,一开始没啥名气,但凭借过硬的品质,逐渐成了众多知名酒企的基酒供应商,还被评为老八大原酒厂之一。

这款酒采用的是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五种精细谷物,配以四川邛崃当地的冰川富钾砂滤矿泉水,沿用传统大曲古法工艺酿造而成,酿出来的基酒要经过9年的贮存,再用15年的老酒来调味。

开瓶一闻,酒香浓郁,入口绵柔饱满,落口甘润,余味悠长,52度还不易上头,口感一点儿也不输四百左右的名酒,但价格才一百出头,这价格在市场上,能买到这么高品质的浓香型白酒,简直就是捡到宝了。

我有个朋友,平时就爱喝两口,以前总想着买名贵酒,可价格实在让人望而却步。后来我给他推荐了它,他一喝,直呼“真香”,还说以后就认准这款酒了,现在还时不时地在网上囤几箱。

“国酒茅台”招牌的消失,是茅台在法治和市场规律下的主动求变。虽然失去了“国酒”的商标使用权,但茅台通过多年的品质积累,依然保持了市场领先地位。对于消费者来说,茅台的“酒香”始终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