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八军没有迅速转移,果然在东西峪遭到日军合击,该军除三百余人随十七团三营突出重围外,其余全军覆灭,军长武士敏在向外突围时,头部中弹,壮烈殉国。这一战引起很大震动,时隔一年后,东西峪的老乡都还记得:“去年国民党九十八军在这里和日本人打了一仗,全军垮了,军长也被打死了。”
日军唯独奈何不了八路军。实际上,南进支队在太南开辟的根据地,横宽都不到三十公里,而且又是新区,各县的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只有一个区或半个区,甚至只有几个村,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不被敌人包围,是非常困难的。周希汉指挥不到四千人的三个团,与敌人周旋七天七夜,每次都能及时判明敌人的企图,迅速跳出敌人的合击圈,连一些战士私下里都觉得不可思议,认为他们的参谋长可能懂得“通灵之术”。
日军对太南进行大“扫荡”,本是奔着八路军来的,但却屡屡扑空,一筹莫展之下,只得匆匆退出了太南根据地。南进支队在反扫荡期间,除了竭力避免与敌人硬碰硬外,还通过夜袭等方式,打死打伤了日伪军五百余人,太南的老百姓对此惊叹不已,他们说国民党一个军都被日本人消灭了,共产党的人比他们少得多,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还消灭了敌人,“真了不起,共产党军队里真有能人!”

南进支队刚到太南的时候,发动群众非常困难,经过这次反“扫荡”,八路军在当地群众中的威望得到极大提高,也因此迅速打开了局面。
周希汉率南进支队前往太南后,三八六旅与决一旅组成了太岳纵队,并兼太岳军区,陈赓任纵队司令员,薄一波任纵队政委,王新亭任纵队政治部主任。决一旅即原来的决死一纵,领导层也做了调整,由太岳纵队副司令员李聚奎兼任旅长,李成芳任参谋长。
有一次军区组织干部学习,有人问陈赓,鬼子什么时候会来“扫荡”。陈赓回答:“我和日军司令部没有任何关系,人家又不会给我通消息,我也不会算卦,你还是去问日本人吧!”
又问:鬼子来了怎么办。
“我是一点办法没有,只知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众人大笑。
这是陈赓在跟大家说笑话,其实八路军反扫荡早已积累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经验。首先,日军要发动“扫荡”,不可能说走就走,必然要耗费一定时间,用于调动集结兵力,还要抓民夫搞运输,火车、汽车也会往来频繁。这些动向,都要随时注意和及时掌握,通过分析判断,就可以知道日军是不是即将有所行动。
至于怎么反“扫荡”,也不是简单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而是有着基本相同的策略,即当敌人向根据地腹心地区分进合击时,机关和大部队就分散转移到外线,然后再与留置内线的小部队和民兵协同,内外夹击,迫使敌人在首尾不能相顾的情况下,无法将“扫荡”继续下去。

《生死只在呼吸之间3》,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日分解
(本故事因字数较多,只能每日连载。如您希望一次性看完,亦可累积数日阅读。纯为以文会友,介意者勿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