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深一度#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55 岁的老周(化名),一直在服用氨氯地平降压。平日里,他的生活忙碌又琐碎,常常丢三落四。这两天,老周连续忘记服药,等他想起来时候,惶恐不安。
老周担心,他知道血压一旦控制不好,随时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越想越慌的他,一时没了主意,竟决定一次性服用三天的剂量,想着这样或许能把之前落下的 “补” 回来。
刚服下药不久,老周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头晕目眩,还伴有心慌。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做错了,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懊悔。在家人的陪同下,老周赶忙去了医院。
医生听了他的描述,严肃地批评了他这种危险行为,并解释了过量服用氨氯地平的危害。老周这才明白,看似不起眼的服药习惯,背后竟藏着这么多学问。
其实,像老周这样因不了解药物服用方法而犯错的情况并不少见。氨氯地平作为常用降压药,在发挥功效的同时,若服用不当也会带来风险。那么,天天服用氨氯地平,到底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氨氯地平片,这个药物是干什么呢?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舞台”上,氨氯地平片可谓是一位“明星”药物,凭借自身独特的“本领”,在高血压与心绞痛等病症的治疗中屡立战功。然而,就如同聚光灯下总会有阴影,这款药物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陷入了诸多争议的旋涡。它究竟有着怎样神奇的作用,又为何会引发争议?
首先,氨氯地平片主要基于对钙离子通道的调节。
人体细胞的许多生理功能都与钙离子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心血管系统中。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都依赖于细胞外钙离子通过特定的钙通道进入细胞内。氨氯地平片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这些钙通道,它与钙通道上的特定位点相结合,从而阻止钙离子内流。
对于血管平滑肌而言,钙离子内流受阻会使平滑肌细胞无法正常收缩,进而导致血管扩张。外周血管扩张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也就随之下降,这就是氨氯地平片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主要原理。
同时,在心脏方面,氨氯地平片可以降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收缩性,减少心肌耗氧量。并且它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使心肌在氧需求减少的同时,能获得更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这对于缓解心绞痛症状极为重要。
其次,氨氯地平片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治疗高血压时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它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第二,对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变异性心绞痛患者,氨氯地平片能通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等作用。有效缓解心绞痛发作时的胸痛、胸闷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
第三,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及合并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片因其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然而,氨氯地平片在临床应用中也容易陷入一些争议。
一方面,副作用问题较为突出。部分患者在服用后会出现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
另一方面,药物相互作用也备受关注。与某些药物如地高辛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增加洋地黄中毒的风险。这是因为氨氯地平影响了地高辛的体内代谢过程。
再者,个体差异导致的用药剂量问题也存在争议。不同患者对氨氯地平的敏感性不同,有些患者小剂量就能有效降压,而有些患者则需要较大剂量,如何精准确定剂量是临床难题。
最后,长期使用氨氯地平片的安全性也有讨论。有发现长期用药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潜在影响,虽然尚未明确是否会引发严重后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总之,氨氯地平片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作用重要,但这些争议也提示我们在使用时要谨慎权衡利弊,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二、几分钱一片的氨氯地平天天吃,一定要知道这 5件事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氨氯地平就像一位低调却实力不凡的“守护者”,以几分钱一片的亲民价格,默默为众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然而,正是这样看似平凡的药物,也可能潜藏风险。所以,当你天天服用氨氯地平,这 5件事一定要知晓。
1.注意副作用。
氨氯地平虽能有效控制血压,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其中,下肢水肿较为常见。这是因为氨氯地平在扩张动脉血管降低血压时,对静脉的扩张作用相对较弱。导致毛细血管内压力升高,液体就从血管中渗出到周围组织,形成水肿,多发生在脚踝、小腿部位。
另外,头痛与面部潮红也不少见。药物会使头部和面部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流,刺激神经末梢,从而引发这些症状。
还有,牙龈增生。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可能影响牙龈成纤维细胞的代谢与增殖。导致牙龈组织异常生长,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引发口腔卫生问题和感染。
2.关注药物相互作用。
与辛伐他汀合用,氨氯地平会影响辛伐他汀经细胞色素P450 3A4酶的代谢过程。细胞色素 P450 酶系,特别是细胞色素 P450 3A4 酶,它参与了众多药物的代谢转化。当氨氯地平与辛伐他汀合用时,氨氯地平会对细胞色素 P450 3A4 酶产生作用,干扰其对辛伐他汀的正常代谢。
具体而言,氨氯地平可能与该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或者改变酶的空间构象,使得辛伐他汀与酶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导致辛伐他汀的代谢过程减慢。这就好比在一条原本顺畅的生产流水线上设置了障碍,使得产品(辛伐他汀代谢产物)的产出速度大幅降低。随着时间推移,未经代谢的辛伐他汀在体内逐渐积累,血药浓度不断升高。
血药浓度的异常升高并非好事,它会显著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其中横纹肌溶解就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情况。横纹肌溶解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液循环。
高浓度的辛伐他汀可能会对横纹肌细胞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干扰细胞内的能量代谢过程,破坏细胞膜的稳定性,最终导致横纹肌溶解。患者一旦发生横纹肌溶解,可能出现肌肉疼痛、乏力、酱油色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因此,就医时务必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以便医生判断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3.了解服药时间选择。
氨氯地平半衰期长达30 - 50小时,能长时间维持稳定血药浓度,通常每天固定同一时间服用即可,饭前饭后均可。
然而,对于部分特殊的高血压患者,如夜间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服药时间的选择则需要更加谨慎。
正常人的血压在一天中呈现出 “双峰一谷” 的昼夜节律,即清晨和下午血压较高,夜间血压相对较低。但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这种血压节律会发生紊乱,夜间血压不能正常下降,甚至高于白天,这种情况被称为 “非杓型” 血压。
对于这类患者,将氨氯地平的服药时间调整至睡前,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因为药物在进入人体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收和分布,恰好能在夜间血压升高的时段发挥最大的降压作用,从而有效控制夜间血压波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在夜间的发生风险。
不过,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睡前服用氨氯地平。
部分患者在服药初期,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氨氯地平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同时,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相对不足,从而引发这些症状。
如果这类患者选择在睡前服用,由于夜间人体活动能力下降,平衡感和反应能力减弱,头晕、乏力等症状可能会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进而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服药初期有头晕、乏力症状的患者,为了确保安全,不建议在睡前服用氨氯地平。
4.重视长期用药监测。
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它可能对糖脂代谢产生影响。这可能与药物对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调节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有关。
对于本身存在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如已经患有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人群,氨氯地平的长期使用可能会使血糖控制面临更大挑战。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平衡依赖于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氨氯地平可能干扰胰岛素的信号传导,导致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进而影响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得血糖水平出现波动。
而对于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氨氯地平长期作用下,可能会影响脂质的合成、转运和代谢过程。因为,氨氯地平可能干扰肝脏内脂质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或者影响脂肪细胞对脂质的储存和释放。导致血脂成分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波动。长期的血脂异常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鉴于氨氯地平对糖脂代谢可能产生的这些潜在影响,对于本身有糖代谢异常或高脂血症的患者,定期进行血糖、血脂水平的检查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定期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血糖、血脂指标的细微变化。
5.掌握特殊情况处理.
若患者忘记服药,不要在下次服药时加倍剂量。
若想起时距离下次服药时间较长,可尽快补服。
若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无需补服,按正常剂量服用即可,以免药物过量引发不良反应。
若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严重水肿、难以忍受的头痛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氨氯地平以其性价比在心血管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天天服用时,只有充分了解并遵循这 5件事,才能让它在保障健康的道路上发挥最大功效,同时将风险降至最低。
写在最后:综上,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舞台上,氨氯地平片以其亲民的价格 —— 几分钱一片,成为众多患者控制病情的常用选择。然而,氨氯地平片虽价格亲民且疗效确切,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患者只有充分了解并遵循这 5 件事,才能在享受药物治疗益处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付娜娜.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C]//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生命关怀与智慧康养系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护理管理中的破冰行动.沧州市精神病医院(沧州市第六医院);,
2、白莹,周力.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大医生,2024,9(19):77-79.
点击#头条深一度#,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