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7年未破,退休专家从一个字找出关键线索

不正常世界 2024-08-28 17:36:43

1989年1月31日早上,湖北江汉警方接到一起报案,报案人张某称自己7岁的孩子被绑架了,并交给警方两张纸条。

两张纸条是绑匪留下的,第一张上写着:

你儿平安,不要报案,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到扒鸡餐馆门前找纸条。

张某的孩子已经失踪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在家门口看到这张纸条,纸条旁还留下了一双孩子的鞋子。张某顿时心慌,赶紧跑到扒鸡餐馆门口,果然在门前的树下找到了第二张纸条。上面写着:

你儿平安,需6500元取(我已花50000)。用纸包好,31号上午10点正(整)放到7路公交车站牌下。

事已至此,张某确信孩子被绑架了,于是赶紧报了警。

警方随即来到公交车站外布控,并让老张按照绑匪的要求将钱准备好,计划来个守株待兔,抓个人赃俱获。因为受害人是在1月30日失踪,因此案件也被命名为“1.30”案。

不过,警方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人来取钱或者蹲点,反而是在公交车站牌下找到了第三张纸条。上面写着:

首先,请同行的人回去,张雷(音译,凶手也不知具体写法)在沙市,请按我们的办理即可见到他,请速至向阳一中……

就这样,警方按着绑匪提供的地址信息在江汉绕了几圈,一共找到了18张纸条,但案件迟迟没有新的进展,更像是绑匪在戏耍警方。

直到2月底,警方又接到一个农民报案,声称在水田的涵管里发现了一个小孩的尸体。

经过法医尸检和家属辨认,确认尸体为失踪一月的7岁受害人。

死因是机械性窒息,也就是说被掐死。死亡时间也接近一个月,就是说受害人在被绑架之初就已经遇害了,绑匪压根儿就没有放人的意思,一开始就撕票了。

绑架案升级成了命案,湖北警方格外重视,抽调多地警力协助办案,但警方手里的线索极为有限,只有18张纸条和几个地址。

警方发现,纸条上多次提到“我们”,以及纸条放置的地址有的在沙市,有的在荆门市,覆盖范围大,可能没有固定居所。

再结合绑匪手法专业,反侦察能力强的特点,警方初步判断为来自外地的团伙作案。

但案件侦破的进展也就到此为止了,在受害人尸体被发现后,绑匪彻底消失,警方也再难以发现新的线索。

案件调查也就此搁置。

这一搁置就是7年,1996年,因为警察系统的刑侦技术得到升级,湖北省公安厅重启了积案的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负责“1.30”案件调查的预审科长徐灿,在这7年间从未放弃过对“1.30”案的侦破,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为案件的重启调查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也就是这一年,徐灿身患重病,在去世前,他仍对“1.30”案念念不忘。他曾对来探望他的战友表示,没能抓到绑匪,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1·30”案重启后,警方还是将调查重点放在那18张纸条上,不过不是再去研究纸条上给的信息,而是把纸条交给文学、书法、笔迹学等专业人士,这也是刑侦系统升级后全新侦破手段。

为此专案组聘请了中文系教授、犯罪心理专家、文检工程师、书法家等对纸条进行鉴定。其中一位是省厅专门请来的退休文检专家吴忠义。

吴老虽已退休,但面对组织号召,也是义不容辞,亲自来到一线,与专案组成员一同研究调查。

通过对纸条上信息的研究,吴老首先推翻了警方对外地团伙作案的推断,他认为这些引导信息过于明显,而该罪犯又明显具备出色的反侦察能力,因此有故意误导警方的可能。

其次,吴老发现凶手文化素养很高,遣词造句很讲究,很有古韵,如:

过桥,顺墙根外(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其下有信

简练、准确、文绉绉。能写出这样的文句,显然书读的不少,受过高等教育。

不过,虽然那个年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远不如现在,但也是一个很大的范围,这只能算凶手身上的特点和标签,并不能算侦破案件的关键线索。

而真正关键的线索,也同样是来自这些纸条上。

警方通过笔迹鉴定取得了一个重大,也是本案件最关键的突破细节。

所有纸条的笔迹都经过明显的伪装,字故意写的方正,大小不一,排列也有些歪扭,显然凶手也是考虑到了警方通过笔迹寻找线索。

但是在一张纸条上,凶手写的“阅后撕掉”这四个字中,这个“阅”字写得非常讲究。

一般人不会这么写“阅”,这属于某个人经常书写同样的字后,形成的固定习惯写法,有着浓厚的个人特点。

就像每个人写自己的名字,在某些笔画上一定与其他人写自己的名字有所不同。这些都是属于下意识的写法,本人几乎不会注意到。

显然,凶手经常写这个“阅”字。

另外,这个“阅”字,第一笔门字框的一点和尾笔“兑”的那一勾写的极度夸张和嚣张。在一般的书写环境中,这种夸张的字基本不会出现在一长串的文字中间,因为这样写很累。

但是如果是单独出现,或者是书写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字时,就会很容易出现这种飘逸的写法。

再结合这个“阅”字凶手又像名字一样经常写,那几乎就说明凶手经常把“阅”单独拿出来写或者组词。

现在可以判断的是,凶手既又较高的文化素养,又经常写“阅”,在当时那个年代的环境中,首先让人想到的是教师。

但是一些批改文件的岗位也同样有可能,因此警方还需要其它的线索。不过“阅”这个线索,已经为警方确定了大致的防线,完成了案件侦破最关键的一步。

警方将接下来的侦破方向放在了纸条出现的地点上。

很快警方又发现了新的线索,除了汉江外地出现的纸条外,在汉江本地出现的纸条,其分布点出现了两个“盲点”。

警方将纸条出现的地点画在地图上,将分布地点围起来后,中心是两所学校,而这两所学校的周围没有出现过纸条,似乎是凶手刻意避开了这一地区。

此前因为判断凶手是外地犯罪团伙,因此忽略了这一细节。但是在推测凶手是本地人的可能性增大以后,加之其可能是教师的身份,这一线索成为了成为了侦破案件的最后一环。

在犯罪心理学上讲,大多数凶手在犯罪后会尽量避免进入警方的视线,从而减少自己的嫌疑,换句话说就是越低调越好。

这种低调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心虚”,看似聪明的操作,实际上往往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锁定两所学校后,警方很快秘密展开对两所学校的调查,并很快发现了又一个重大线索。

在“1.30”案的前一年,也就是1988年12月18日,江汉石油职工大学收到一封敲诈信,学校被索要1000块。

不过由于后来无事发生,此案被当做恶作剧不了了之,但是这封信保留了下来。吴老通过这封信和那18张纸条的字迹对比,判断出自同一人。

而且他还发现这18张纸条使用的纸张也是当年江汉石油职工大学的专用稿纸,所以警方将目光锁定在江汉石油职工大学的职工人员身上。

于是专案组就把这所学校的所有教师档案调出来,一个个进行笔迹对比,很快就找到了一个人——裴直运。

1997年7月21日,裴直运在职工宿舍被逮捕,一些警员看到他时也很意外,他戴着一副眼镜,外表斯文,看上去精瘦,就是一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根据裴直运交代,当时他经济困难,还要供弟弟上学,所以就萌生了向学校勒索的想法。当时虽然没有要到钱,但也没受到惩罚,因此胆子也大了起来。

“1.30”案作案前,他刚结婚,又欠了一大笔钱,一开始他是挪用公款,但又害怕被学校发现丢了工作,所以又开始想办法补漏。

89年1月30日,裴直运在公交车站看到了受害人,上去聊天,从他口中得知了其父母是公职人员,收入不错,因此萌生了绑架勒索的念头。

但在拐走受害人时,由于受害人反抗激烈,失手掐死了他,随后就开始了他索要赎金的计划。

0 阅读:46

不正常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