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的朋友都知道的是,我们国家的农业科技队伍建设还是不错的,比如分属于各个科研单位的专家队伍,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队伍。那么对于国家级的整体队伍,尤其是专家层面且由国家直接管理的,我们该如何管理好呢?今天就分享一些事实现状与个人的一些建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队伍,事实上,就是为我国为主要农产品建立起了一支稳定的国家核心研发与技术推广应用队伍,这支力量是分布在每个农产品的每个环节、每个主产区,肩负起支撑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基本力量,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部分。
但在考虑到管理时,我们就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尤其要符合科技规律、符合科技人员权益。
一、管理的基本考虑管理主要是管人,我们需要考虑到学术平等(也就是说大家都很重要,不能说就小麦水稻是重要的),然后就要是学风务实(不要搞花架子,这是服务于真正的生产的),以及公平公正(主要体现在权力和待遇上),所以它是一套民主化的管理制度。
产业体系的人员来自于不同单位,他们围绕共同的任务目标聚集在一起,比如关于马铃薯的产业技术团队,大家的共同目标是把我们国家的马铃薯产业做好做强做大,考虑的是国家整体利益,而不是所在单位或所在地区的片面利益。但从内心来讲,体系人员有着不同的利益考虑,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科研人员去贡献,他们的一些合理利益也应考虑在内。而体系人员的依托单位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他们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研发任务,有的还在企业兼职,所以这种管理和单位内部管理是完全不一样的。何况这是一支2000多人队伍的管理,需要考虑到高效,但又需要务实的制度。
二、目前基本的管理架构对于产业技术体系,目前已形成了稳定了架构。针对具体的产业,形成了首席科学家、岗位专家(根据产业链的环节和学科分类,如育种、栽培、信息、加工等)、综合试验站站长等,并组建起相应的团队,此外还有执行专家组。对每一类群体,都形成了清晰明确的任务,建立了工作日志制度、会议制度、资源共享制度、团队建设制度、信息传输与保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承担其他任务制度、出国请假制度等。在经费使用及管理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也形成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这些人员的选择,是个很难的事,看看大家都很优秀,大家也都认为自己很优秀,不同省份也觉得自己最重要。由于涉及的人员和机构比较多,所以在机构和人员遴选上采取了择优推荐方式,即提名人与推荐人相互分离。这里说的人员与机构是这样,三类人,分属于三类不同的管理机构,分别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和首席科学家、功能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和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和站长。也就是说这部分人要接受依托单位的管理。
三、关于人员的考核与奖惩好的管理制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考核及严格的奖惩制度。拿什么来考核,在什么地方考核,由谁来考核,这些方面都已经明确,毕竟运行了这么多年,而对于体系人员的定位和待遇等,其实这些年也在一直进一步研究中,毕竟外部环境一直在变,我们面临的重心任务也一直在变化。对于体系人员的聘用办法,比如聘任、辞退、调离、培训等办法比较完善,而且这些年执行严格。而对于一些诚信方面,有很多的业内例子,这里也不明确举例了。
有一部分人,为了这么个头衔,挤破脑袋要进来,而事实上,从能力上来说,他也确实够格,但进来了之后,就不干事,光为了戴个帽子,这样的人这些年确实不少,最终也常常被淘汰。而对于体系的公共服务制度,比如如何使体系的资源、信息等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这方面虽有建树,但确实比较难,尤其对于体系内的这些专家们,很多时候眼界不够,眼界够的,又担心这担心哪,放不开手脚,这是一个大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给了我们很好的管理手段,通过OA管理,体系队伍的工作日志、总结、报告等均在线上填写,管理部门和首席科学家可以随时调看。通过视频会议等,内部交流很通畅,随时都能进行。
四、要理顺的一些关系与矛盾但不得不说,这里面也是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对于体系的人员来说,这是一项挑战,很多人需要从单位人到体系人的转变,这就需要处理好个人利益、单位利益和产业利益的关系。他们还存在着从做专业到专业和管理并重的转变,要领导一个学术领域,领导一个团队,微观操作与宏观视野的结合,需要他们锻炼和提升能力。
此外,还要充分考与现有其他科技计划的关系、与现有中央和地方研究队伍的关系、与依托单位的关系、与推广体系的关系、与企业是创新主体的关系、与中央和地方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与现行评价体系的关系、地方创新团队与国家体系的关系、不同省区创新团队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这些年不同省份之间也是争得头破血流。
编者注:杨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研究员,亚洲开发银行(ADB)、湄公学院(MI)、东盟粮食安全信息系统(AFSIS)粮食安全专家、减贫专家、生态农业专家、营养导向农业专家、农民合作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社交媒体专家,长期从事国内外农业农村产业安全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