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缅战争虽看似失败,但却巩固了东亚朝贡体系并平衡了东南亚格局

史海撷英 2024-10-04 11:31:49

提起来清高宗纯皇帝,人们的印象往往都是好大喜功、大肆揽权且喜好虚荣、滥兴文字誉的败家子形象,他自夸的“十全武功”也被人嘲讽,细细追究起来胜仗也就是一半。而在十全武功中,清缅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与清军交战数年的缅甸统帅诺尔塔自知无力继续和清朝征战,鉴于清军也没有占到太多便宜,决定主动议和,而清军副将军阿桂也认为想要灭缅甸,并非易事,于是和主将傅恒一起商议,上奏乾隆皇帝停战议和。

经过一番交涉,双方签订了《老官屯和约》,缅甸奉表进贡,而清朝则承认缅甸对所属土司的主权等等,至此清缅战争结束。

而在后世评价里却将这场耗费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视为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的对外征服表现,也是乾隆皇帝最假的功绩,毕竟是缅甸主动投降称臣,对乾隆皇帝而言,就是虽胜犹败,是名副其实的败仗。缅甸又没打下来,而且此后缅甸又不认这份和约,完全是一场失败的战争罢了。但不管从当时还是现在来看,这场战争还是有必要的。

明朝前期,缅甸还不是一个统一王朝,明朝以三宣六慰进行统治,直到东吁王朝建立,但也是大明的附属国,一直对明朝称臣纳贡。

朱由榔

南明时期,永历帝在李定国的保护下,逃亡到了缅甸,但没想到后面还跟着吴三桂,如今南明已经日薄西山,缅甸王莽达其实有点犹豫的,但畏惧李定国的残兵,还是留下了永历帝。但后果就是与清朝为敌,缅甸根本打不过,而莽达的老弟莽白不想缅甸就此亡国,和老哥商量无果后,选择政变夺取王位,转手就将永历帝送给了吴三桂。

为了防止清军入侵缅甸,莽白一直和清朝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而清朝也不在意,只要缅甸愿意朝贡称臣,其他啥也不管。

不过,此时的缅甸自己内部都不稳,巴掌大的地方盘踞着各种势力,互相不服,且境内民族众多,占据优势的缅族常常欺压其他民族,各个民族早就怨声滔天了。乾隆初年,境内势力较强的桂家与南方白古(孟族)联合,反抗缅族统治,东吁王朝就此覆灭。

然而得胜的孟族没想好好维护统治,反而对缅族展开血腥报复,双方的仇恨越积越深,巴掌大的地方彻底陷入了内乱。

内乱期间,缅族出身的雍笈牙依靠优势力量,再一次征服了孟族人,恢复了原先东吁王朝的势力,然后称王,这就是贡榜王朝。

贡榜王朝形势图

雍笈牙建立政权后野心勃勃,想要一统缅甸,在稳定局势后就在扩张路上狂飙。先南下进攻暹罗,后入侵东边掸邦、老挝和北边的曼尼普尔王国,贡榜王朝的疆域迅速扩张,成为中南半岛上的一个霸主。

而一旁的清朝对于缅甸的扩张漠不关心,但随即缅甸居然要求云南境外臣服于清朝的土司给清朝上贡的时候,也给自己一份,虽然钱不多,但却折了乾隆帝的面子。

自汉唐以来,东亚一直有独特的朝贡宗藩体系,即以天朝为中心,周边藩属国都需要前来朝贡,主打一个等级尊卑。所以缅甸的新王朝的建立和扩张,乾隆帝是知道的,但乾隆帝期望的是不管谁当缅甸王,都必须来朝贡,接受自己的册封。比如东吁王朝,虽然和清朝关系疏远,但毕竟也朝贡过,现在东吁王朝灭亡了,接替它的贡榜王朝,自然也要朝贡。但没想到缅甸却在挑战清朝的权威,不仅不朝贡,还要入侵,这成为清朝和缅甸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缅甸再次对暹罗和老挝发起了攻击,又攻打割据缅甸东北部的桂家等部落,桂家不敌,战败逃亡云南,打算依附于清朝,寻求清朝的庇佑。

此时云贵总督是吴达善,他知道永历帝曾经赐给桂家一件七宝鞍的宝物,因而趁着这个机会向其索要,宫里雁认为这是祖传的物品,岂能随意交出去,就拒绝了,当然,也断了自己的依附之梦。

贡榜王朝形势图

无奈之下,宫里雁只好投靠孟连土司刀派春,没想到刀派春落井下石,趁着宫里雁继续前往缅甸征战的时候占有其两位女儿,宫里雁夫人攮占无奈之下,只能暂时答应,眼见刀派春越来越得寸进尺,忍无可忍的攮占趁着刀派春没有防备的时候诛杀了他。

孟连土司可是清朝境内的土司,加上此前宫里雁不肯献宝,吴达善将宫里雁骗了回来,随后处死了他。

宫里雁算是缅甸境内反抗贡榜王朝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一死,其余土司纷纷归附贡榜王朝,至此清朝境外的土司基本归顺了贡榜王朝。这给了缅甸一个错觉,此时缅甸王为孟驳,他认为清朝如此软弱可欺,开始觊觎云南的财富和土地。

此时的缅甸先经过孟族起义之乱,而后又连年对外扩张,内部早已民疲了,而当时的缅甸适合耕地的平原并不多,缅甸就将目光放在了富裕的云南了。

起初,缅甸还是有些畏惧清朝的,加上主力要攻打暹罗,只是派小股部队侵袭车里土司,即今天的西双版纳。

为何选择这里呢?原来车里土司位于缅甸征讨暹罗路线附近,理所当然被缅甸视为自己的后勤的地方,想要让其沦为自己的钱粮供应地。而云南地方官认为这只是地方部落的土匪,就上报给了乾隆帝。

刘玉麟

此时的乾隆帝还没意识到,缅甸的野心居然这么大,也没当回事,此前吴达善已经调任湖广总督,乾隆帝就派了文官刘藻为新的云贵总督,让其前去围剿。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刘藻到任后,就立马派兵围剿,但仅仅擒获五人,并没有碰到缅军主力,而缅军主力则在劫掠一番后退走,刘藻认为,这是缅甸畏惧天兵,立即给乾隆帝上个折子,声称“缅人望风遁走,清兵大捷。”

不过乾隆帝对这份奏报将信将疑,而且没过三个月,缅甸数千人再次入侵车里土司,并且成功占领这里。刘藻心知事情的严重性,立马派三千绿营围剿,然而车里一带都是山谷丛林,缅甸兵早就习惯了,但绿营却始终没能取得多大战果,反而一批清军中了缅甸兵埋伏。这让乾隆帝很不满,立即将刘藻调任湖北巡抚,后又将他革职查办,刘藻被迫自杀。

刘藻被调离后,乾隆帝安排原陕甘总督杨应琚担任新的云贵总督,杨应琚到任开始积极探查,因地制宜制定政策。

不过此时的缅军正全力攻打暹罗,只派了小股部队侵袭,一旦苗头不对就撤退,因而杨应琚很快将这股势力赶走了,也是在这个时候杨应琚才发现,原来袭扰的根本不是什么土匪,而是缅军,这就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了。

杨应琚认为,理应打痛缅甸,使其不敢再侵扰,但当时不管乾隆帝还是杨应琚,都没把缅甸当回事,还不知道缅甸现在军力和装备如何,按照老一套的方式攻打,结果可想而知。

事后,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以及快速攻占暹罗,缅甸玩了一出缓兵之计,主动求和,给了杨应琚一个错觉,立即上表告知乾隆帝清军在前线杀敌数万、缅王被迫乞降等等。

但乾隆帝是这么好糊弄呢?毕竟有刘藻前车之鉴,立马派人调查,结果却是战败的消息,杨应琚也被革职查办,至此有两位封疆大吏栽在上面了。

而此时,乾隆帝也得知藩属国暹罗被围攻了,这让乾隆帝意识到这件事不简单,什么土匪入侵,原来是缅甸王的狼子野心。

所以说,乾隆帝征讨缅甸,并不是所谓的好大喜功,而是有很深层次的原因:贡榜王朝进攻云南境内的车里土司,已经是侵犯性质了,必须要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缅甸曾经是清朝藩属国,藩属国敢进攻宗主国,对于乾隆帝来说,是非常耻辱的;按照朝贡体系贡榜王朝理应朝贡清朝,但贡榜王朝不仅不上贡,反过来还威胁清朝藩属国给自己上贡,这是破坏清朝朝贡体系,如果不惩戒,其他藩属国搞不好会有样学样,因而缅甸必须打;贡榜王朝野心勃勃,不断征服周边小国扩张,已经成为中南半岛的霸主,一个统一的东南亚地区王朝,必然会威胁清朝统治。这就是乾隆帝出兵的缘由。

富察・明瑞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月,乾隆帝任命满族新秀明瑞为云贵总督兼任兵部尚书,出征缅甸,这一次征战才算和缅甸的正式交手,此前只是简单的试探而已。

战争初期,明瑞带领两万五千清军一路深入,毕竟贡榜王朝都城阿瓦,但随着战线的深入,清军去陷入无粮可吃的境地,此前只携带两个月的军粮,指望到了缅甸之后可以就地征集。但因为缅甸横征暴敛加坚壁清野,清军在缅甸境内找不到任何吃的,至于后勤却因为各种原因,始终未能按时到达,而且清军北方人居多,深入缅甸后很多人都病了,没办法,只能撤军了。

而在撤军途中,明瑞与征讨暹罗的缅军主力遭遇,一方激战,清军不敌败退,撤退途中,明瑞为了掩护大军突围,亲自和数百八旗兵殿后掩护,重伤而死,这次征讨彻底失败。

当然,初次征讨有明瑞轻敌,一昧深入的原因在内,然后被缅甸坚壁清野、诱敌深入而击溃,加上缅甸装备了英法的火器燧发枪,清军在武器方面并不占优。

不过缅军火器虽然优于清军,但在骑射方面不是清军对手,也让缅甸明白,大规模的野战根本不是清军对手,此后他们选择的策略就是以守为攻。

富察・傅恒

这次征讨算是让缅甸意识到,清朝不是缅甸可以撼动的对象,因而打算议和喘口气,但乾隆帝认为,此前的征讨是失败的,没有达到战略目的,他必须要击败缅甸,打出大清的威严,这一次,他派遣爱将傅恒前去征讨。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傅恒出征缅甸,这次清军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再次逼近贡榜王朝都城阿瓦。

不过和上次征讨一样,清军深入缅甸后开始水土不服,仅四个月就病死一万清军,不得不暂缓攻势,别看清军压着缅甸打,但形势对清军很不利,长期拖下去,清军必然要撤军。

但此时的缅甸也不好受,几十年的战乱,老百姓苦不堪言,加上缅甸横征暴敛,实在过不下去了,引发新一轮的起义,而没了压力的暹罗则趁机反击,稍有不慎,缅甸就要面临崩溃的局面。没办法,缅甸前线的将帅打算求和。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月,经过一系列谈判,清缅签订了《老官屯和约》,缅甸承诺将以藩属国身份纳贡,永不犯境。

至此,四年的清缅战争结束,对于双方而言,代价太大了,贡榜王朝的战争潜力被削弱,无力继续对外扩张,清朝成功立威,但损失了不少名将,但就结果而言,还是很值得的。

虽然清朝在战术层面没有获得胜利,虽胜犹败,但在战略上获得了巨大的胜利。维护了清朝的边疆稳定,击碎缅甸入侵的狼子野心;缅甸的求和,威慑了其余藩属国,再造宗主国权威;清军的进攻,也让暹罗得以复国,并且再度扩张,避免东南亚缅甸一家独大的局面,平衡了东南亚格局,而缅甸也失去了一次统一中南半岛的战机。清朝意识到在西南地区防务的薄弱,开始加强在西南地区的防御,而随着缅甸落入英国手上,这些防御延缓了英国对西南地区的觊觎。

不过,和约虽然签订,但孟驳却非常不满,认为这不过是自己的缓和之计罢了,等恢复元气再见分晓,一直不肯上贡,乾隆帝虽然生气,但也明白,再用兵缅甸很难,只要缅甸不搞事就行。

不过一直到孟驳死,缅甸都没能恢复元气,而他一死,缅甸陷入内乱,最终孟驳弟弟孟云上位,成为新的缅甸王。

爱新觉罗・弘历

孟云算是贡榜王朝的有为之君,在位期间,让贡榜王朝王朝达到鼎盛,但也意识到清朝的强盛,开始积极和清朝接触。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孟云进表纳贡,从这个时候开始,缅甸才真正成为清朝的藩属国,而乾隆帝也册封孟云为新的缅甸国王。

所以说征讨缅甸,从来不是什么好大喜功,而且花费的银子仅有九百万两,既维护西南地区稳定,又威慑了一帮蠢蠢欲动的藩属国,更避免东南亚出现一个地区性强国,对于花费七千万两的大小金川战役而言,这点钱还是值得。

0 阅读:33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