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安娜·卡列尼娜》的朋友们也许都有一种感受,安娜与列文完全可以看作是两个平行的故事,独立来看也不受影响。的确如此,小说以一种叙事交叉的手法讲述着两个主人公的故事,叙事视角来回切换,场景不断变换,但是两个人物经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交集。
安娜·卡列尼娜
但是托尔斯泰认为:“建筑物的联系不是在情节上,也不是在人物间的关系(相识)上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内部联系上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该书结构之妙正在于圆拱衔接得天衣无缝——两条线索有‘内在的联系’”。
整体而言,俄国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给人心与社会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娜彰显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冲蚀贵族传统婚姻与伦理道德观念,勇敢遵循内心、追寻幸福的反抗与决裂精神;而列文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革新者,代表了国家经济遭受资本主义经济冲击后发展转型期的奋斗人物。
简而言之,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炽热狂放的内心,而康斯坦京·列文是托尔斯泰大刀阔斧的外在。
01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的内心,与心魔作斗争安娜无疑是上流社会的娇俏美女子,由内而外地散发出贵气。伏伦斯基在车厢上望见她的第一眼,深深为“她走过他身边时那迷人的脸上带着几分特别的柔情蜜意”而沉沦。伏伦斯基看到了安娜身上一股过剩的生命力,似乎在努力挣脱着因循守旧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
也正是那一眼,两人便沦陷了。安娜风姿绰约,却在姑母的安排下嫁给了年长20岁的卡列宁,未经爱情的滋润便踏进了婚姻的坟墓。遇见伏伦斯基之后,安娜内心的爱情意识猛然觉醒,并迅速以强大的力量席卷了她的内心与意志。
安娜强烈的热情迸发出来之后,她便与整个上流社会交际圈公开宣战。在贵族圈子的女人看来,婚外情是贵族夫人身上的点缀,情夫是一种影子式的存在。女人一定要有影子,因为影子的存在证明照耀着你的光芒绚烂无比。但是影子不能够成为实体,是一个不可拥抱的对象。
然而安娜不愿与那群庸俗的贵妇人同流合污,也不愿意自己崇尚的爱情在深不见底的阴沟里躲躲藏藏,她勇敢地向卡列宁坦明了自己的感情态度,勇敢地站在流言蜚语的对立面。但是她没有想到与伏伦斯基开展不道德的恋爱之后,原先的亲友关系开始不受个人控制,最终竟成为了吞噬自己的滔天巨浪。
影子不需要被拥抱
安娜对于爱情的热烈追求,与周围人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与安娜相比,奥勃朗斯基的享乐主义与利己主义,卡列宁对于权力的渴望,伏伦斯基、吉娣、陶丽对贵族身份的自我满足都相形见绌。唯一能够与安娜产生情感共鸣的,只有在小说中没有多少交集的列文,他们都渴望一份纯粹的感情。
“如果他杀死我,杀死伏伦斯基,我倒还会尊敬他。可是不,他要的只是谎言和面子。”
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在托尔斯泰爱憎分明的笔调之下充满了负面的评价,他虚伪软弱、利欲熏心,俨然是上流社会冷漠的产物,将这个人物普遍化后我们会发现贵族阶层的大多数人都有这种特质,只不过是安娜对于伏伦斯基的热烈追求激发了卡列宁尖锐虚伪的特质,使其格外突出。
安娜的嫂子陶丽是当时大多数贵妇人的典型写照,她没有办法主宰自己的社交与婚姻,只能逆来顺受,隐忍度日。相对于陶丽的妥协,安娜走上了古典悲剧式的毁灭。而陶丽这样的人物形象最终在生活中一点点枯萎,属于一种现实主义的悲剧结局,代表了这一类女人普遍的悲剧性结局,这才是真正的悲剧性。她们没有古希腊英雄的光辉与英勇牺牲,而是一点一点走向幻灭与灰烬。
俄罗斯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民族,对于婚外情的态度可以看出其伦理价值观念。安娜勇敢地追求自己内心的情感,但是俄国社会始终没有给这份追求一个成全与包容,安娜最终带着自己光辉的理想卧轨而终了。
安娜卧轨而亡
安娜代表的便是托尔斯泰遵循本心、逃离贵族阶层的内心向往,纵使往前一步即是深渊,但是安娜与托尔斯泰都义无反顾。
02康斯坦京·列文——托尔斯泰的外向,改变外在世界稍微了解托尔斯泰的朋友们会发现,列文这个人物的身上有托尔斯泰自传性的叙写。列文是个乡间地主,远离莫斯科大城市觥筹交错的应酬与琐碎事务,所以他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与心态。而在劳作方面,他怀有自己朴实的理想想。
他与兄弟柯兹尼雪夫、尼古拉属于同母异父的关系。柯兹尼雪夫是一个思想界的精英,代表的是托尔斯泰身上的理性主义与精英主义意识,而列文带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大众意识和利他主义,甚至有宗教的牺牲精神与浪漫的理想主义。
乡间风光
小说当中,列文在乡间分配田产、根据劳动量进行分配、平衡雇主与雇农关系、引进先进农业设施,展现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试图从管理者出发发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照顾农民的利益。
然而这种改革在现实社会当中并不成立,广大农奴本身对于新的管理与分配体制持有抵制心态。加上根深蒂固的阶级对立思维模式和陈旧保守思想,农奴不相信地主会为了自己阶层利益着想,对于改革不屑一顾。
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托尔斯泰为了改变农奴命运所作的一系列积极举措,由于生活中的屡次碰壁,托尔斯泰其实了解俄国农民的鄙陋与保守,但是他在作品当中刻意回避了丑陋的一面,极尽笔墨对农民进行热情赞扬,并使农民形象与贵族阶层的虚伪形成对比,体现了对纯真关系的追求。
目光深邃的托尔斯泰
列文这个人物也是充满理想光芒的,他将劳动上升到了美学的态度,不刻意追求劳动结果,因为他认为劳动有效拯救了个人在贵族圈里游走带来的疲乏,堪称良药。然而现实中的劳动是乏重而劳苦的,劳动必须要有结果,代表着生与死的沉重抉择。所以托尔斯泰将列文理想化了,同时也真情传递了自己的理想。
吉娣是列文对于爱情与婚姻的向往。一般来说,将小说人物与作者经历进行比对的方法不足以成为标准,但是其实也是一个思考的角度。
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亚也是贵族出身,与吉娣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一些娇生惯养的习惯和对爱情的幼稚想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托尔斯泰的理想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的,导致他和妻子在生活态度与精神理念上背道而驰。
耕作的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怀有淳朴与自然的理想,甚至带有苦行的禁欲主义色彩,由于向往列文柏拉图式的爱情,一度渴望脱离自己的贵族生活圈。但是妻子索菲娅的贵族习性不可能由此改变,不同的信仰导致两人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与冲突。
反观吉娣这个角色,她的身上似乎带有了托尔斯泰身上的理想色彩,人物本质上纯真而善良,贵族习气得到了纠正。这种改变可以说是托尔斯泰按照自己的理想进行的改造,应该是他对于妻子的一种理想化期许吧。
列文这个人物,人生的履历与托尔斯泰对农民的屡次帮扶不谋而合,他完完全全地代表了托尔斯泰改造外在世界的理想,象征着一种源于内心蓬勃而发的强大改造力量。
03内外合一,安娜与列文就是对立统一的托尔斯泰安娜与列文两个人物,他们都渴望脱离旧世界而跨向新世界,虽然他们对新世界的具体认知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但是显而易见列文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比安娜清晰得多。强烈的追求使他们与周围人的生活态度格格不入,但是他们又不能苟同周围人的道德观点,最终便陷入了痛苦与失落当中。
列文和安娜都是社会矛盾的产物,他们热烈向往真正的生活,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关系。但是二者具体反抗的方面存在差别,列文反对习惯势力,即贵族阶层根深蒂固的保守势力,包括社会阶层的固化,联系当时俄国农奴制濒临崩溃的现状,抨击的是贵族阶层的生活习性,赞扬的是那些勇于反抗者。
从这两个人物的命运与经历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托尔斯泰从始至终都是追求向善、向美、向真的。
“善是我们生活中永久的、最高的目的。不管我们怎样理解善,我们的生活纵使竭力向往善的,换言之,总是竭力向往上帝。”
上帝与善
我是入股努力让你不亏的小火炉,欢迎关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