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恶毒继母,一生无儿无女,80岁谈昔日骂名:我无愧于心

慧言说个史 2024-03-05 23:30:47

被打耳光又遭诬陷,被父亲打到重伤也不准逃走,身患痢疾却又被囚禁,让人求医无门,生不如死……

让人吃惊的是,这些苦情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情节竟是现实,是继母孙用蕃曾经对著名作家张爱玲做过的恶行。

1986年,孙用蕃这位“恶毒继母”终于去世。在生命最后的那几年,她孤身蜗居在上海小小的14平方米的瓦房里,靠着孙家兄弟偶尔的接济艰难度日。

这样的结局似乎正合了那句“恶人有恶报”。可面对这样凄凉的晚年,背负着“恶毒”骂名的孙用蕃却表现得十分坦然,甚至声称自己“无愧于心”。

一个是文学史上年少成名的天才作家,一个是在作品中用尽手段、恶毒狠心的继母,张爱玲与孙用蕃两人的说法为何有着如此大的差异?这对继母女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恩怨纠葛呢?

“民国第一恶毒继母”

敏感多思的天性给予了张爱玲极为独特的文学天分,让她在7岁稚龄便写出了人生的第一部小说,却也给张爱玲带来了旁人难以察觉的忧虑和痛苦。

在继母孙用蕃到来之前,她已经敏锐地察觉到,看似显赫的家庭其实早已变得破碎不堪。

她的父亲张廷重是清末两代重臣李鸿章的外孙,母亲黄逸梵的祖父是李鸿章的左右手,两方先辈都曾镇守一方,小辈们又在青春年华结为夫妻。正是世家大族所谓的“强强联合”。

可背靠这种世家,父亲张廷重却一点没能从先辈身上学到治国安邦的本事,反而将抽大烟、赌麻将、养姨太太的恶习染了一身。偶尔兴致起来,还非要拉着年幼的张爱玲到姨太太家去。张爱玲不肯,他便挥手上去,将孩子打到大哭才肯停止。

过往种种累积起来,就连尚且年幼的张爱玲都能看出,整日只会和姨太太寻欢作乐的张廷重完全配不上刻苦勤俭、独立自信的母亲黄逸梵。

完全不相配的两人强扭在一起,不仅不会幸福,更会在长久的相处中两看相厌。本就因亲族压力才被迫嫁给张廷重的母亲终于在父亲的日渐萎靡中爆发,生下张爱玲的幼弟张子静后没多久,便毅然离开了张家,和姑姑一同出国留学。

出国在外的经历让父母两人之间的差距越发不可逾越。几年后,当张家因鸦片变得入不敷出,父亲还妄图逼迫母亲回来时,两人之间的感情彻底破裂,走向了离婚的结局。

张廷重

父母离婚之后,很快到来的便是张爱玲作品中的恶毒继母孙用蕃。

受亲生母亲的影响,少女张爱玲也有着一身傲骨,向往不受深宅束缚的自由生活。可随着父母婚姻的破裂,穿着漂亮碎花裙、说得一口好洋文的母亲离开了,即将进入家门的却是一个和父亲一样,沉迷鸦片、神色萎靡的孙用蕃。

这个事实令张爱玲无时无刻不感到恐惧,而孙用蕃的到来,将她的恐惧变成了现实。

如果说西方的恶毒继母,是如灰姑娘童话里的一般要求她做繁重的家务,把继女当成仆人使唤,张爱玲眼中的继母孙用蕃则用一种十足的主人姿态,压迫挤占着她的精神空间。

孙用蕃一边用夫妻两人共同的恶习——吸鸦片抓住了张廷重的心,一边大刀阔斧地整理内院,将前夫人黄逸梵留下的一切人和物清理干净。

面对张家的这一对继儿女,她又使计让张爱玲穿自己的旧衣服。这让张爱玲每次穿着那些衣服,都无比羞耻与憎恨,“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留学归来的母亲黄逸梵再一次引动了张爱玲对于留学的向往,她向父亲请求一笔留学的费用,却被大动肝火的父亲辱骂了一番。父亲断定是母亲在洋人的世界生活得忘乎所以,所以要挑唆张爱玲也出国享受,走之前还要从张家敲诈一笔钱。

继母更是在一边冷嘲热讽,说黄逸梵干涉张家的事,就是放不下张家的荣华富贵,可惜回来也迟了一步,只能给张家当个小妾。

黄逸梵

这句话后,孙张这对继母女之间的摩擦越发激烈,直到张爱玲因不堪炮火声所扰去母亲那里住了两周后,冲突轰然爆发。

孙用蕃向刚进家门的张爱玲质问道:“跑出家门不知去哪里野了,也不肯跟我说一声?”

张爱玲低声解释自己已跟父亲说过,可孙用蕃听后反而更加生气,她说着“你眼里哪有我这个继母”,一边上手猛挥了张爱玲一巴掌,将她打得几乎耳聋。

等张爱玲想要反击时,孙用蕃转身大呼着“爱玲打我”,跑到张廷重那里告状。

下一刻,最令人痛心的一场家暴发生了。满身鸦片味的张廷重跺脚冲下楼梯,扭住张爱玲的头发就是一阵暴打,打得她站不起来,趴在地上大声哭呼了也不肯停手。

在剧痛之中,哀哀求救的张爱玲却看到了继母孙用蕃冷漠的脸。孙用蕃俯视着她,神情高高在上,嘴角似乎还挂着对她这般境遇的嘲笑。

这让张爱玲更感绝望和愤怒,却因为剧痛无力抵抗,最终在父亲不停歇地拳脚中失去了意识。

第二天,听闻张爱玲遭遇的姑姑赶忙上门,想要带张爱玲出去医治。可孙用蕃却冷笑着歪曲她的来意,说她是看不惯哥哥抽大烟,上门“捉鸦片”来了。

张廷重一听她的挑拨,不等妹妹解释就将她打进医院,还扬言要用手枪打死心野了的张爱玲。

放出这种话后,张廷重就将张爱玲囚禁在了一间空荡的房屋里,不准任何人照顾她。就连女儿感染痢疾,整日被腹痛折磨得满地打滚时,他也不肯出钱帮张爱玲诊治,甚至连最基础的药品也不曾给过一片,任自己的长女自生自灭。

在那个终日不见他人的空荡房间里,张爱玲极尽这一生最狼狈痛苦之事。继母对前夫人积累日久的不满、抽着大烟的老父亲无处施展的暴力,这些全部化作了刻骨铭心的痛楚,统统施加在身体羸弱的长女张爱玲身上。

性格刚强的张爱玲却不肯轻易妥协。

张爱玲

被继母诬陷的不甘、被父亲殴打的绝望、被痢疾折磨不得医治的恨意……它们竟在绝境中化作了巨大的求生动力,让张爱玲奇迹般地熬过了这长达半年的囚禁和折磨。

在一个好不容易能扶墙站起来的夜晚,脱离人间太久的张爱玲跌跌撞撞地跑出了囚笼,奔向了母亲的怀抱。

而孙用蕃竟然也当作张爱玲早早死了一般,将她的所有物品清扫出去,做足了恶毒继母的姿态。

那段暗无天日的囚禁时光成为了张爱玲永生难忘的痛苦源泉,也成为了她许多作品中最浓墨重彩的那一笔。

在她的《雷峰塔》《小团圆》《私语》等自传式作品中,人们往往能从不同的继母形象中看出孙用蕃的影子。这些形象无一例外,都是同样恶毒的、嫉恨的、爱搬弄是非的、沉迷鸦片的丑陋模样。

随着张爱玲的出名,她的作品传遍了大江南北,孙用蕃这个本该沉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女人也被无数读者挖掘出来,被永远钉在了“民国第一恶毒继母”的耻辱柱上。

在张爱玲的描述中,孙用蕃似乎恶贯满盈、作恶多端。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是恶毒,还是命途多舛?

在“恶毒”之名背后,无人知晓,孙用蕃也曾是世间最烈性女子之一。

年轻的她,天真烂漫却又一腔热情。身为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孙宝琦的第七个女儿,她不愿意像姐姐们那样联姻,成为父亲笼络势力的工具,便卯着劲要自己寻找一个命中注定的爱侣。

17岁那年,孙七小姐与一位常来看望她的表哥坠入了爱河。

表哥虽然贫穷,但对孙用蕃总是温柔耐心,长得也是一表人才,与那些世家子弟完全不同。在一日日的相处中,孙用蕃慢慢情根深种,认定了表哥就是今生不可再得的爱人,更动了与他结为夫妻的念头。

可得知此事的父亲第一个就不同意。

在几位年长的女儿纷纷嫁给朝廷重臣、军阀巨商之后,七女儿孙用蕃竟然自降身价,非穷小子不可!这让孙宝琦大为恼怒,直接关了孙用蕃禁闭,勒令两人永远不许见面。

深感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孙用蕃却极有血性,不肯就此妥协,要拿命抗争。她向表哥去信,表明要效仿梁山伯与祝英台,以死明志。

可就在孙用蕃吞下毒药,忍受穿肠之痛时,之前深情款款的表哥却贪生怕死了起来。他放弃了殉情,还将二人的计划告知孙府,将奄奄一息的孙用蕃抛下,自己逃去了天涯海角。

表哥一走了之,为“野男人”自杀的孙七小姐却成了全城的笑柄。在生死线上走过一遭的孙用蕃不复之前的活泼开朗,反而在父母亲眷的闲言碎语中日渐沉默起来。父亲怕她再做傻事,更是将她重重束缚在高楼之上,几乎断了孙用蕃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孤苦无奈之下,孙用蕃走上了一条最不该的道路——染上鸦片的毒瘾。从那之后,鸦片、烟枪与味道浓烈的烟榻,便成为了昔日光辉四射的交际花最常接触的东西。

近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偌大的孙府仍旧华丽漂亮,但为了一个穷小子自杀殉情、失去闺阁清誉的孙用蕃虽然还住在孙府之中,却已经没有了安身之所。

直到离婚又带着一双儿女的张廷重的出现,才让孙用蕃的生活出现了一点转机。为了逃出孙府的牢笼,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嫁入了张府。

由于两人都沉迷抽吸鸦片,孙用蕃与张廷重的感情很快升温,过上了你吐一口烟、我抽一口烟的奢靡日子。

眼看生活终于脱离了孙府幽禁的一潭死水,孙用蕃只剩下了一个愿望——与张爱玲、张子静这两个继子女打好关系。

一开始,孙用蕃总是想尽办法关心张爱玲的生活和学习,但张爱玲总是爱搭不理,唯有心情好的时候,才肯与孙用蕃勉强说上两句话。

让张爱玲一直痛苦不堪地穿继母剩衣的经历,其实是孙用蕃特地从家中带来自己穿过但成色极好的衣服,念着长女年轻爱漂亮,好心将衣服送给她穿。

因为担心两个孩子和她相处不来,孙用蕃特意请来几个年幼的弟妹与张氏姐弟作伴。可在敏感矛盾的张爱玲看来,却变成了继母的故意为之,更加抗拒与孙用蕃的接触。

任谁都不愿意一直拿热脸去贴冷屁股,更何况是曾经烈性骄傲的孙七小姐。孙用蕃对张爱玲慢慢冷淡下来,两人的相处一直不尴不尬。直到生母黄逸梵回国,张爱玲要求出国之后,她们之间的矛盾才彻底激化。

“一个耳光”,将孙用蕃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变成了受众人唾骂的“最毒妇人心”。可按照孙家人的说法,孙用蕃从未打过张爱玲,那天的激烈冲突中,甚至只有孙用蕃受了伤。

事实究竟如何?是张爱玲在痛苦回忆下的无意识加工,还是孙用蕃确实对张爱玲挥出了那一耳光,众人不得而知。

而孙用蕃究竟是恶毒继母还是温柔后母,可能也只有在场的孙用蕃与张爱玲知道答案了。

蜗居14平米小屋,无人知道孙用蕃曾经的“狠毒”

在那样一个被命运裹挟的时代,每个人身上都烙印着苦痛的伤疤。

逃出张家牢笼的张爱玲与有妇之夫胡兰成相识相恋,饱受非议又受尽委屈,却失望地发现胡兰成贪色无耻的本性。她最终放弃了这段恋情,于1955年坐上了去往美国的轮渡,离开了这片只留下痛苦回忆的故乡。

张爱玲与胡兰成

留下“民国第一恶毒继母”骂名的孙用蕃似乎也没能过上几天轻松快意的生活。在日以继夜地吸食鸦片中,她与丈夫败光了家业,不得已卖掉家中古董与房子,缩在14平小屋内靠着兄弟的接济勉强度日。

去往美国的张爱玲不再受到众人的欢迎,极度中国化的表达在洋人的土地上明显水土不服。她渐渐沉寂下来,尝尽了贫苦的滋味。

赖雅与张爱玲

星移斗转,二十多年过去,在美国的街头,没有人再认识大名鼎鼎的张爱玲;在上海的小巷,也没有人再认识曾经以“狠毒”扬名的继母孙用蕃。

邻居们眼里的孙用蕃,只是一个无儿无女却爱好花草、满脸笑容的和蔼老太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人意外得知孙用蕃的过往,辗转找到了她,询问她对继女张爱玲作品的看法。

而站在耄耋之年,已经垂垂老矣的孙用蕃只是轻声一笑:“爱玲当了大作家,如果有一部分我的原因,可能也并非坏事。他人如何骂我无所谓,我问心无愧便好。”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说完,她送给来访者一株自己种的小花,摆摆手离去了,动作间尽是洒脱坦荡。恍惚间,令人又见到了当年那个为爱殉情、无怨无悔的炽烈女子。

大洋彼岸,张爱玲似乎也在生活的磋磨中将旧日那个敏感痛苦的自己剥离出来,开始再一次审视过往。在英文自传体小说《雷峰塔》中,她第一次落笔写下了对继母孙用蕃的致歉,认为是自己误解了、对不起继母的一番好意。

可惜,直到1986年孙用蕃去世,《雷峰塔》仍没能问世。这位民国富有恶名的“狠毒继母”到了生命最后,也无法得到继女隔着几十光阴遥遥寄来的一句道歉了。

尾声

1995年,少年名动中华的张爱玲在美国的洛杉矶悄然逝世。她无声无息地死去,直到一周之后才被人发现她枯萎瘦弱的遗体。

张爱玲晚年

至此,永远留下“恶毒继母”之名的孙用蕃、一生缺爱晚年凄苦的张爱玲,这两位性格大相径庭、命运却殊途同归的女子终于结束了她们长达半生的恩怨纠缠。

很难说在这两人之中,谁是最后的赢家。又或者说,她们都成了最后的输家。

她们都曾为了一股名为爱情或理想的烈火奋不顾身过,拼了命用花一样的身躯试图感受那梦寐以求的光和热。可火势消退之后,留在原地的也不过是真心燃尽的一片灰烬。

时光太漫长,爱与憎恶都太激烈。在岁月尽头回望时,不知孙用蕃与张爱玲心中是否还有对彼此的怨怼,和死生不复相见的决绝。

生命最后,唯有老人的那一句“都过去了”,成为了她们这段纠葛的临终落笔。

参考资料:

1.孙用蕃的“张家往事”

2.张爱玲 《雷峰塔》《私语》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