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夏季攻势时,东总调1纵、邓华纵队与6纵17师等7个主力师,加几个炮兵营,对四平展开大规模攻坚作战。有人把这次攻坚战,说是东北部队第一次大规模攻坚作战,实际上不太准确。
第一次大规模攻坚战,是德惠攻坚战。这次攻坚战,东总调6纵与独立2师以及一个炮兵团,展开。
这两次攻坚作战有一些相似之处。第一,是发起作战时,发现战前掌握的敌人兵力与实际不符;第二战斗接近尾声时,敌人增援赶来,我军撤出战斗。
德惠攻坚战1947年春,上级调洪学智接替6纵司令,参加完城子街战斗后,部队接到东总电令,德惠有敌正规军1个营、炮兵1个营以及团匪若干据守。新1军50师师部以及另一个团撤至长春,6纵以及两个炮兵团应该立即到德惠附近,歼灭德惠之敌。
为了增加攻城力量,上级又把温玉成指挥的独立2师调来,统一归6纵指挥。
在洪学智的指挥下,4个师从从四个方向同时打,按说敌人一个团据守,4个师外加炮兵团解决这股敌人不难。战前得到总部通报,德惠守敌仅有新1军50师150团残部,该师主力撤到长春。可战斗打响后,打得很艰难,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不是一个残团,而是50师全部以及1炮兵营和1保安团5000余人。
敌人战斗力、武器占优,加上城防工事坚固,各种碉堡均有联系,打起来不容易,尽管7个营先后攻进城,可缺乏攻坚作战经验,尤其打巷战。如果敌人不增援去情况下,是可以继续打下去的,可敌人派两个师来增援。东总改变方案,撤出战斗,让敌人两个师扑空。
四平攻坚战就在德惠攻坚战结束没多久,上级发起夏季攻势,调1纵、邓华纵队、6纵17师以及炮兵部队攻城。
该战总指挥是李天佑与万毅,战前他们从总部获知四平守敌不足2万人。按照这样的守敌兵力,7个主力师10万人打,也是占据优势的。可邓华部获取的消息是,守敌不是1.8万,而是3.5万余人,当情况反映到总部希望用3个纵队打,没有给予明确答复。
实际上四平守敌有71军87师、88师残部,13军54师2个团,53军榴弹营,71军直属炮兵部队,以及保安1、2 16团等部队,陈明仁统一指挥。陈明仁将四平划分5个守备区,加上敌人飞机配合,当我军发起攻击时,才觉得敌人的兵力并不是之前所掌握的那样。
当久攻不下,6纵调16、18师投入战斗,1纵1师2师和邓华纵队2个师有伤亡,不得不撤出战斗。后续作战采取添油战术,由洪学智指挥,最终效果没达到。敌人增援部队如破阻击部队。权衡再三,攻打四平的部队撤出战斗。
当然,两次作战虽然遇到一些相同情况,没打下来,还有其他因素。如步炮协调存在问题,战斗中缺乏经验,没有真正发挥威力;用兵没有形成绝对优势;部队有轻敌思想,准备仓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