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赏荷当吟诗,隋唐后十首《采莲曲》佳作赏析
文:枯木
(续上)
上文我们谈到,《采莲曲》源自汉乐府古体诗,形式和格律自由,多以五言为主,内容多描写水乡风光以及采莲女生活情态,逐渐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诗歌。隋唐以后,近体诗形成,《采莲曲》依然为诗人们喜爱的主题,不过在形式上,更加注重字句对仗和平仄押韵。并且历代诗作非常繁多,笔者从中选取十首佳作,进行简单赏析,以飨读者。
一、轻盈艳丽的采莲女
《采莲曲》
【隋】卢思道
曲浦戏妖姬,轻盈不自持。
擎荷爱圆水,折藕弄长丝。
佩动裙风入,妆销粉汗滋。
菱歌惜不唱,须待暝归时。
卢思道(535年~586年),字子行,历仕三朝北齐、北周和隋朝大臣。北齐建立,任给事黄门侍郎;北周授仪同三司;隋初,历任武阳郡太守、散骑侍郎。卢思道是当时著名诗人,善于用典,对仗工整,气势充沛,语言流畅,开初唐七言歌行先声,在北朝后期和隋初地位较高。
其代表作有《从军行》、《鸣蝉篇》、《劳生论》等,其中以《劳生论》最有名,被钱钟书誉为北朝文压卷之作。这首《采莲曲》承袭齐梁余风,词藻浓艳,描写了采莲女的美丽形态,生动传神,描写入微,内涵则略显空泛。
二、双宿双飞的采莲女
《采莲曲》
【唐】徐彦伯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
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徐彦伯(?—714年),名洪,盛唐诗人,《旧唐书·列传·卷四十四》记载,少以文章擅名,以对策擢第,累转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暠善判事,司士李亘工于翰札,而彦伯以文辞雅美,时人谓之“河中三绝”。彦伯文章典缛,语言清丽沉凝,功力深厚;晚年好为强涩之体,颇为后进所效。这首《采莲曲》简洁明快,清新婉丽,描写采莲女和心爱之人花前月下,共同劳作的美好情形,令人钦羡。
三、江南美景中的采莲女
《采莲曲》
【唐】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唐代前期重要诗人,以绝句见长,语言淳朴自然,朴实无华,,风格气度雍容,清新潇洒。这首《采莲曲》描写江南风光,清新自然,寓意悠长。前两句描写镜湖山光水色,似平淡无奇,后两句独峰突起,莫道春芳尽,犹有采莲曲,给人一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念,意味悠长,含蓄隽永,富于哲理,耐人咀嚼,堪称佳作。
四、人花媲美的采莲女
《采莲曲二首·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这首《采莲曲》描写采莲少女,采用衬托手法,荷叶如罗裙,娇颜似荷花,闻歌方知美少女,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引人遐想,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为诗人代表作之一。
五、怀春动情的采莲女
《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这首采莲曲描写采莲少女们夏日嬉戏的旖旎美景,重点落在少女们对于游冶少年的爱慕之情,委婉传神,细腻生动,意味悠远,引人深思。
六、含羞腼腆的采莲女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诗人,
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恬淡闲适。这首采莲曲描写采莲少女初恋之时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含羞娇涩,欲语还休,生动传神,刻画入微,自然逼真,意味无穷。
七、沉鱼落雁的采莲女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其二》
【唐】鲍溶
采莲朅来水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
夏衫短袖交斜红,艳歌笑斗新芙蓉,
戏鱼住听莲花东。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不详,元和四年(809)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为“六主”之一。与李益交厚,古诗乐府,可称独步。这首采莲曲,为古体诗歌,描写了采莲女青春美丽活泼可爱的神态,以及曼妙的歌喉,以至于连鱼儿都停止游动在荷花边静听,颇有沉鱼落雁之势,让人心驰神往,可见诗人功力非凡。
八、犹处仙境的采莲女
《采莲曲》
【唐】僧齐己
越溪女,越江莲。
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苧萝生碧烟。
僧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得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末五代著名诗僧,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齐己诗风古雅,格调清和。这首采莲曲,当为诗人沿袭古风,自创歌调,描写了越溪采莲女清秀美丽的容貌姿态,以及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犹如仙女之仙境,充满了隐逸曼妙之风。
九、辛勤劳作的采莲女
《采莲曲》
【宋】王镃
罗裙溅湿鬓云偏,摇落香风满画船。
忽忆夜来憔悴梦,鸳鸯正在藕花边。
王镃,字介翁,号月洞,南宋诗人,宋末授金溪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这首采莲曲,描写的应该是中年依然劳作的采莲女,每日陪人游玩采莲,夜晚回忆起少女时光,不由得感叹时光易逝,岁月不再,令人唏嘘不已。
十、雨中采莲女
《采莲曲·其一》
【明】胡俨
荷叶高低笼水碧。
叶下花红露沾湿,
采莲渡头风正急。
风正急,棹船归;
云片片,雨霏霏。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洪武年间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这首采莲曲,当为沿用梁武帝萧衍创制的古格调填词,描写了雨中采莲的情形,清新自然,风格明快,俊爽飘逸,意味悠远。
以上就是笔者从古代众多《采莲曲》中,撷取二十首佳作略作评析。从体裁而言,从最早的乐府诗,逐渐演变成近体格律诗;从内容而言,大多以描写江南风光和采莲女的生活情景为主题,朝代诗人不同,风格心态迥异,从中可以略窥出古人的喜怒哀乐以及笔触情感,不少作品凝练隽永,意味悠远,值得我们咀嚼品读。
(全文完)
2021/6/24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