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如何起源和传播的?

云谈农 2024-03-22 07:29:22

茶叶最早起源于我国西南部地区,即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一带。早在春秋时期,茶叶作为药用已引起古代中国人的关注。据西汉王褒所撰《童约》中记载:四川的蒙顶山是我国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蒙顶山地处四川省雅安市和名山县之间,是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山体为东北 - 西南走向,长约10千米、宽约4千米,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这里多雨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度左右,一月平均气温5度左右,七月平均气温23度左右。无霜期高达308天。降水丰沛,雨日多达200天左右,常年降雨量高达2000毫米以上,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境条件。

公元前53年,僧人吴理真在蒙顶山发现一些野生茶的药理作用,后将其驯化并进行人工栽培,首开人工栽培茶树之先河。因此被誉为世界上种植茶叶第一人,被后人尊称为“茶祖”。蒙顶山也因此被称为“世界茶文化圣山”。后茶叶种植由此向世界各地扩散。

茶叶生产的地理扩散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前 1 世纪~公元 16 世纪):茶叶在中国国内及东亚传播与扩散阶段。本阶段自公元前53年吴理真蒙顶山植茶到公元16世纪,历时 600 余年。早期,茶的种植仅限于四川一带,至秦汉时期,已出现了简单的茶叶加工。秦统一中国后,促进了四川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茶叶种植及加工技术遂由四川沿长江向东部地区扩散,先扩散至长江流域一带,此后,在秦岭—淮河以南适宜茶叶生长的广大地区陆续开始了茶叶种植与加工。

据唐代陆羽所撰《茶经》记载:至唐代,全国已形成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八大茶叶产区。饮茶之风也在全国各地兴起,唐宋时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十大名茶:即: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和祁门红茶。茶叶在中国国内扩散的同时,也在向中国的近邻朝鲜及日本传播。早在公元 6 世纪和7世纪,朝鲜半岛上的大批新罗僧人为求佛法来到中国,并在回国时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

高丽时代金富轼《三国史记.新罗本纪》载:“茶自善德王有之”。善德女王公元 632 年~647 年在位。由此可见,新罗饮茶不会晚于七世纪中叶。茶叶种植技术传到日本始于 9 世纪前期,比朝鲜半岛大约晚 200 多年。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 805 年,从中国学佛归来的最澄和尚带回了茶籽,种在日吉神社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

第二阶段(公元17世纪~19世纪):茶叶由中国向南亚、东南亚及拉美地区扩散阶段。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殖民者相继到达东方。中国的茶叶种植、加工及饮茶习俗引起西方殖民者的广泛兴趣。1607 年荷兰从澳门运茶至印度尼西亚万丹,然后于1610年带回荷兰,首开欧洲饮茶之风。此后,茶叶消费量迅速扩大。但由于欧洲大多地处中纬度地区,热量条件无法满足茶叶种植的需要,荷、英等国开始将中国的茶叶种植及加工技术陆续引进到他们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殖民地。

1848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先后从中国将茶树和茶籽引进到印度和斯里兰卡。由于南亚、东南亚的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使茶叶种植及加工在这些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备受欢迎的印度阿萨姆红茶,就是利用 1836年引进的我国红茶制茶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的,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也一度成为继我国以后的第二个商业茶叶生产地区。同期,中国的茶叶种植及加工技术也开始向拉美地区传播。

1808年葡萄牙王室为避战乱初迁至巴西里约热内卢后,葡摄政王若昂六世企望巴西取代中国直接向欧洲出口茶叶赚钱,决定聘请中国茶农到巴西种茶。同年,葡萄牙王室从澳门聘请了几名中国茶农到里约热内卢近郊的植物园试种茶树,获得成功。从而使巴西成为美洲第一个种植茶叶的国家。1824 年,中国茶树及茶籽又传到了阿根廷,阿根廷成为继巴西之后美洲第二个种植茶叶的国家。

第三阶段 (20 世纪以来):

茶叶种植技术向东非地区的扩散。茶叶生产向东非地区的扩散始于 20 世纪初。1890 年,英、德瓜分东非,肯尼亚被划归英国,1895 年正式成为英国的“东非保护地”。由于肯尼亚的水热条件较好,1903 年英国殖民者从印度引进茶种开始在肯尼亚蒙巴萨的 LMURU 地区试种,到 1912 年才开始在西部大面积种植。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茶叶开始作为商品生产发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茶叶经营者将其技术与资金从印度、斯里兰卡转至肯尼亚一带,从而使肯尼亚的红茶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农业、养殖方面的知识,赶快关注我们!带你走进更专业的技术领域。喜欢就点个关注呗!我们致力于传播农业知识,服务三农;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科技项目编制;农场畜牧场规划设计。

0 阅读:0

云谈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