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行品牌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认可和接受产品,从而达成销售。
但需要明确的是,品牌≠产品。
一旦把产品属性作为品牌识别的基础,会有很严重的局限性。这样,在品牌传播上将难以差异化,且容易被竞品模仿。
因此,除开产品属性外,品牌识别的视角还可以拓宽到:品类使用场景联想,聚焦公司视角,人像化品牌个性,品牌符号强化,情感利益诉求,自我表达利益诉求,等等。
具体到饮料行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可谓是巨头林立、厮杀激烈的红海。
各公司品牌的焦虑在于,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如果不能抓住消费者,很可能会被迅速淘汰出局。
于是,“想要被记住”成了品牌的诉求。但消费者压根没有记住某款产品的需求,那么如何瞬间打动用户?一起来看下面的案例。
成功:突出有效传播,瞄准用户
1、娃哈哈——聚焦公司视角
娃哈哈地产品与公司相比,更让人记住的是公司和经营者的故事。
8月31日消息,宗馥莉全面接手娃哈哈。距离她声明“决定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过才月余。不禁让人大呼“虎父无犬子”。
当然,宗馥莉背后,其父宗庆后的故事也为人津津乐道。42岁白手起家,一度荣登胡润全球百富榜内地榜首、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一位。他打造了品牌价值256亿元的娃哈哈,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这家成立于1987年的公司,靠成功开发儿童营养液,实现从无到有,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娃哈哈不断在这一领域延伸,包括推出AD钙奶、营养快线等。
好产品的目标用户得足够清晰。以AD钙奶为例,它是儿童营养液的升级版,主要针对小朋友挑食问题,所以娃哈哈早期的广告语是“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赢得了家长和孩子地喜爱,上市仅一年的1997年就生产了10.7亿瓶,创产值6.85亿元。
2、东方树叶——自我表达诉求视角
农夫山泉在8月27日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中,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包装饮用水业务遭遇滑铁卢,营收同比大跌18%;另一边是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等饮料业务逆势增长,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尼尔森2023年8月发布数据显示,东方树叶已连续3年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超90%;东方树叶连同茶π,贡献了整个即饮茶市场超过六成的增量。
东方树叶主打“0糖、0卡、0脂、0香精、0防腐剂”,恰恰契合了现代人追求健康、低糖饮食的诉求。有数据,东方树叶在无糖茶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70%。
中国作为是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东方树叶将传统茶文化和当下潮流相结合,其成功也并非偶然了。
3、健力宝——使用场景联想视角
健力宝,是诞生于1984年的碳酸/运动饮料,并在此后十年牢牢掌握了国内市场。
作为中国第一款添加碱性电解质的饮料,健力宝为中国市场率先引入“功能饮料”的概念,也第一次让国人感受到体育营销的力量。
1984年在亚足联广州会议和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健力宝一举成名。当年的销售额就突破340万元。
1987年,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第六届运动会上,健力宝和可口可乐为争取大会“指定饮料”的名号短兵相接,最终也以健力宝胜出。
失败:缺乏持续稳定的品牌输出
4、美汁源“植场新人”——错误定位品牌个性
2017年,美汁源宣布推出一款饮料“植场新人”。瓶身绘制了专门设计的IP形象,产品在传统椰汁、核桃露的基础上也做出了升级,“植场新人”这个名字也被寄予厚望——品牌方自认为它能围绕办公室场景展开。
然而,其上市不久就很快黯然退市。
一款成功的产品,具备“人像化品牌个性”的能力固然是加分项,但如果这个“品牌个性”定位一开始就是错误呢?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人在职场,谁会愿意给自己贴上“职场新人”的标签?消费者不买账必然了。
品牌一定要警醒,以消费者的视角去审视,不能想当然得陷入盲目的“自嗨”。
5、恒大冰泉——缺乏核心稳定的品牌传播
2013年底,恒大进军矿泉水市场。
恒大冰泉在发布会上放出豪言:“第一年达到100亿销售额,3年内突破300亿大关。”
当然,他们也确实有底气,恒大冰泉的水源地就是长白山唯一的水源地,水中富含各种矿物质。长白山与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山,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的三大黄金水源地。
为了能够在瓶装水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两年内,恒大冰泉全渠道铺设广告,电视、网站、公交站牌,几乎无孔不入。与此同时,成立了多个分公司运营销售,并且请成龙、范冰冰、全智贤等当红明星代言。
一时间风光无两,而相应的营销费用也水涨船高,快速地消耗掉60亿之多。
然而,在恒大冰泉推出的第一年,其销售收入仅为10.9亿元,只达到预期的十分之一;利润亏损超过23亿元。
此外,广告混乱、缺乏核心稳定的品牌故事,是它的最大痛点。“广告最怕变来变去”,它其实是一个投资,是对消费者大脑做的一项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短期内恒大冰泉的广告宣传变换了十余次,并不能让消费者有深刻的记忆点。
相较之下,农夫山泉的广告语“农夫山泉有点甜”, 朗朗上口,多年持续的传播也让人记忆深刻。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一番操作下来,恒大冰泉项目最终净亏损40亿元,只得寥寥收场。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