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1日,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沙蒙、林杉执导的《上甘岭》上映,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热烈反响。
而这部主要讲述上甘岭战役中我志愿军与敌浴血奋战的影片,最终能搬上大荧幕,源于毛主席在1954年接见的一位特等功臣。
正是在听取了他关于上甘岭战役的汇报后,毛主席当即指示,要把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以此来弘扬伟大的上甘岭精神。
这位英雄,便是后来担任《上甘岭》影片的军事顾问赵毛臣。
一、赵毛臣参加革命时,已经是1947年。
当年恰逢宝丰解放,23岁的赵毛臣主动报名参军,成为中野的一名战士,经过短暂集训后,随即便参与了解放洛阳、郑州等战役。
到了淮海战役期间,赵毛臣又参与了双堆集围歼黄维兵团,并在同年入党。
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战士的赵毛臣也成了连队指导员,而在1951年3月,刚刚结束剿匪战斗的他,又接到了赴朝作战的命令。
就这样,赵毛臣跟随部队,于当年3月入朝,并在当年4月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的战略目的,是为了打击企图以越过“三八线”为基础,来增加谈判筹码的“联合国军”,加上"联合国军"总司令也换成了更为理智的李奇微,因此,这场战役注定了会极为难打。
而这其中,上甘岭战役的激烈程度,更是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上甘岭战役,是从1952年10月14日爆发,一直打到了11月25日,前后历时足足四十三天,在这四十三天里,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上,进行了激烈的反复争夺。
当时的战况有多激烈呢?这么说吧,这场战役中的炮兵火力密度,已经超过了二战时的最高水平。
而“联合国军”方面,仅兵力就出动了6万余人,此外,300余门的大炮、一百多辆坦克,加上超过3000架次的飞机,在上甘岭一带投下了极为密集的炮弹。
据统计,当时“联合国军”一共向我上甘岭阵地投下了190余万发炮弹,此外各种炸弹也达到了5000余枚。
如此天量的炮火输出,导致我上甘岭阵地的山头都被削低两米。
所以不难想象,当时我志愿军面对的战况是有多激烈,而赵毛臣所在的四连,从10月19日进入阵地开始,仅20日一天,就打退了敌人多达40余次的进攻。
这还仅仅是赵毛臣所在的一个连,我志愿军的其他部队那就更不用说了。
由于敌人持续不断进攻,赵毛臣所在的四连也是损失严重,连长、副连长以及副指导员先后负伤,在这种情况下,赵毛臣主动担负起了指挥工作,并根据形势,做出了部队退守坑道的决定。
退守坑道后,敌人更为疯狂,此时四连情况十分不乐观,没有受伤的只剩下18个战士,为了守住坑道,阻止敌人前进的脚步,赵毛臣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可以说是想尽了一切办法。
他把18名战士分成两个班,轮流守护仅剩的一个坑道口(原本该坑道有四个出口,被敌人炸毁三个),而敌人在屡次进攻受阻后也是急了眼,为了彻底拿下这里,从当月的27日开始,向赵毛臣所在的坑道,加大了火炮轰击。
由于敌人火力实在太猛,坑道口前后被炸塌两次,面对这种情况,赵毛臣一面组织战士们挖开洞口,一面继续及进行反击,而在坑道坚守的十余天里,赵毛臣不仅守住了这个坑道,还组织了十几次的反击,先后炸毁敌火力点7个,掩蔽部1个,毙伤敌近百人。
最终,赵毛臣与战友们迎来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赵毛臣的事迹,其实正是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个缩影,这场战役能取得胜利,有太多像赵毛臣这样的指战员和战士,正是有了他们的不畏牺牲、坚决反击,才有了此战的最终胜利。
1952年12月,志司为赵毛臣记特等功,并授予他模范政治指导员和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而到了回国之后,赵毛臣又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那是在1954年9月15日,赵毛臣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为代表之一汇报了上甘岭战役的经过,而在汇报完毕之后,深深为之感动的毛主席带头鼓起了掌。
会后,毛主席指示,要把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以此来纪念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志愿军官兵,并弘扬伟大的上甘岭精神。
接到指示后,擅长拍摄军事题材片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承担了这一任务,很快,由沙蒙、林杉担任导演的创作团队也组建到位。
而为了更好、更真实的展现、还原上甘岭战役,就很有必要请参加过战役的志愿军官兵前来指导,正因如此,赵毛臣便被特邀为该影片的军事顾问。
二、而在实际拍摄过程前后,包括赵毛臣在内的《上甘岭》剧组成员,可谓是集思广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为大家献上了这一部经典。
开拍之初,导演沙蒙曾带着摄制组多次前往上甘岭阵地,进行实地考察,同时还采访了一百多位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战士,光是采访文字就写了几十万字。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更好更真实的还原这场伟大战役。
但在正式开拍之前,大家还是遇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到底用什么手法展现这场战役。
其中有一种意见就认为,要拍成一部全景式的战役,也就是把战役前后统统拍出来。
这个想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好的展现战役,但弊端就在于会变成纪录片,不容易打动观众,所以最终,沙蒙否决了这个想法。
最终经过讨论,大家又提出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以小见大”,换句话说,就是把镜头投向上甘岭战役中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用“小”去展现“大”,从而达到弘扬上甘岭精神的目的。
而这个方案,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得以通过。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观看《上甘岭》这部电影时,情节是以志愿军某连为主角,通过他们在阵地上的英勇奋战,感受到了志愿军的大无畏。
方向定下来后,下面就是实际拍摄。
在这个过程中,赵毛臣起到了很大作用,作为曾亲自在上甘岭阵地上坚守十余天的他,对当时的一切都记忆犹新。
因此,为了“再现”上甘岭阵地,在赵毛臣的指导下,导演组以及参与人员挖阵地工事、筑坑道口,最终在安东附近又造出来一个“上甘岭”。
不过,也正是因为赵毛臣指导建造的“上甘岭”,导致他在电影上映后,被以前的老战友好一通责备。
咋回事呢?问题还是出在坑道上面。
众所周知,坑道战术是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个“利器”,当时我志愿军装备处于劣势,为了对付“联合国军”强大的空炮火力,减少我方伤亡,因此在原有“猫耳洞”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明了坑道战术。
而随着战役的持续,坑道战术也愈发完善,最终发展为具有统一施工标准,且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活的完整体系,同时兼具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和防寒多种功能。
这种坑道,在当时的战场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别的不说,单是减少伤亡这方面,就效果显著。
据统计,在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前,当时我志愿军的坑道战术还不算太完善,因此敌人的空炮火力会给我军造成不小的伤亡,敌人平均每发射40至60发炮弹,就会杀伤我志愿军1人。
而在坑道战术完善之后,敌人平均需要发射660发炮弹,才可能杀伤我一名志愿军战士。
所以,坑道战士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我志愿军的“利器”,这也是为何在之后的战斗中敌人玩了命一样破坏坑道的原因。
不过,尽管坑道有统一标准,也几经完善,但说到底,坑道还是坑道,尤其是坑道最要紧是需要防御敌人的轰炸,所以真实战场上的坑道,很窄也很小。
窄小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人是无法在里面完全站直身体的。
另外,受条件的限制,坑道里的空气十分污浊难闻,同时阴暗潮湿,更缺少食物以及饮用水,尤其若是被敌人火力封锁,呆在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那就更难受了。
《一个苹果》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被敌人火力封锁的坑道之内。
除了缺吃少水,最受煎熬的则是那些负伤后无法转移出坑道的战士,由于没有酒精等医药物品,不少战士只能任凭伤口发炎糜烂,靠着意志扛了一天又一天,期间牺牲了不知道多少战士。
但在《上甘岭》电影拍摄时,镜头里的“坑道”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三、当时导演组为了还原上甘岭阵地,特意在安东附近找了一个地形相近的地方,并挖出了了一个“坑道”。
但在挖掘和后期布置时,负责特技设计的蔡光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那就是若按照真实的坑道去挖去布置,那么不仅光线上不利于后期拍摄,同时高度过低,也会影响演员在里面的动作。
所以经过考虑,最终电影中的坑道,比真实的坑道既变高了也变宽了。
此外,为了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有层次感,在对坑道内部设计时,蔡光又采用了框架分解式结构,尤其是包括弹药箱、柱子等物体重新构建,以更好的突出层次感。
当然,蔡光这么做的原因是对后期拍摄的效果负责,期间他向赵毛臣征求了不少意见,但总的来说,电影里的坑道,与真实的坑道有不少差距。
而这便是赵毛臣战友责备他的原因,在《上甘岭》电影上映后,赵毛臣幸存的志愿军战友看完电影,直接就找到赵毛臣当面问他:“毛臣啊,当初你呆过的坑道是这样的吗?”
说这话,其实并不是幸存的志愿军战士对电影吹毛求疵,因为他们亲身经历过,知道坑道里的艰难,更明白胜利来的不易,所以才会这么“责备”赵毛臣。
其实不止是他们,包括曾任志愿军3兵团副司令员、指挥参与了上甘岭战役的王近山,也在观影后提出了“批评”。
在王近山看来,电影确实十分令人感动,但电影表现的战役激烈残酷程度,“不过是当时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但这些“责备”和“批评”,其实都不是针对电影本身,不管是赵毛臣的战友还是王近山,他们是对那些牺牲在这场战役中的志愿军战士无尽的怀念,战役胜利了,但胜利背后是无数甘愿牺牲自己的英雄,他们的精神,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遗忘。
真实的战场环境哪能在故事片里呢,除非是纪录片。
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差了一个牛人无所不能的段参谋
真实还原当时的场景更好吧
不能太过追求完美,艺术和真实有时也不能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