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女士,48岁,就诊时自述近期频繁牙龈出血,有时睡醒出血,有时刷牙出血,刚开始发生次数较少,最近牙龈出血次数明显增多,但没有明显的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
高女士自己在家使用漱口水漱口2周,但症状没有明显缓解,还出现了小块青紫色的皮下出血,担心是血液病,于是前往医院就诊。
口腔检查后发现高女士口腔卫生正常,牙龈未出现明显红肿,排除牙龈炎或牙周炎。进一步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为48×10⁹/L,远低于正常范围,凝血酶原时间18秒,也长于正常范围11~13秒。
结合空腹血糖结果为15.4mmol/L,高女士被诊断为糖尿病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需尽快进行药物治疗。
医生提醒,一些患者在糖尿病早期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也就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所以很难发现自己的血糖已经高出正常范围了。

很多患者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糖尿病,所以直到病情已经进展到中期甚至后期,才发现不对劲。但这时候肝、肾、血管、眼球等器官往往已经受损,甚至因为糖尿病足无法控制需要截肢,想要治疗已经晚了。
其实糖尿病早期的症状不只有“三多一少”,一些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小毛病”也可能与糖尿病有关,尤其是身体这3处,如果频繁出血,就要警惕是不是因为糖尿病了。如果忽视这些症状不管,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一
身体这3处出血:警惕糖尿病
01牙龈出血
通常表现为刷牙时会吐出粉红色或者浅红色的带血泡沫,或者牙刷上能看到红色血迹。有时吃苹果、梨等比较硬的浅色水果时,能在水果上留下带血的牙印。严重的时候照镜子能看见牙龈红肿,轻轻碰一下,牙龈就出血了。
血糖过高的时候,不止血液里含糖量超标,唾液里也会有过量的糖,不仅会刺激牙龈,还会让口腔里的细菌大量繁殖,导致牙龈发炎、出血。高血糖还会影响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毛细血管壁增厚变脆,轻轻摩擦就会破裂出血。

02皮下出血
糖尿病患者皮下出血大多发生在四肢,特别是手、脚、小臂、小腿这些比较靠末梢的位置。一开始大多是针尖大小的紫红色出血点,按压不褪色,后续会逐渐变严重,出血点融合在一起形成小片紫癜,或者出现小片青紫色瘀斑。
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壁,尤其是末梢循环的毛细血管比较细小、狭窄,更容易受损,稍微有外力碰撞,毛细血管就会破裂出血。高血糖还会让末梢神经变得麻木,患者感觉减退,更难发现外伤,也就更容易发生出血。

03眼睛出血
糖尿病患者由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容易出现结膜出血和眼底出血。结膜出血通常表现为眼睛表面出现红色血斑,无痛感;眼底出血则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眼前感觉有黑影飘着,严重时甚至突然失明。
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微血管受损,导致血液渗漏到视网膜或其他眼部结构中,进而引起出血。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
二
早期糖尿病自查手册
01"三多一少"对照表
多饮:每天喝水>2500ml,大约5瓶矿泉水。多尿:白天小便>8次,夜尿≥2次,或者每次尿量>300ml。多食:餐后1小时即饥饿,半夜常常饿醒找吃的。体重减少:3个月内体重下降>5%,比如原先体重60kg,3个月内下降了至少3kg。02其他自查信号
伤口愈合慢:皮肤上的小伤口超过2周仍然不愈合,甚至反复感染。异常疲倦:午饭后一定犯困,过2个小时又会逐渐清醒,还经常觉得四肢用不上力气。手脚麻木:手指或脚趾有刺痛感或麻木感,尤其在夜间加重。皮肤瘙痒:洗澡后全身痒,尤其外阴部,即使抓挠也不解痒。黑棘皮征:脖子后面和腋下皮肤发黑、增厚,看着像没洗干净,摸起来像天鹅绒一样。
三
控糖实战指南
01饮食管理:211餐盘法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可以用211餐盘法
2份蔬菜:每餐2拳头大小的蔬菜,最好选2种不同颜色的蔬菜,而且优先选非淀粉类蔬菜,比如菠菜、西蓝花、彩椒、西红柿、紫甘蓝等等,凉拌最佳。1份蛋白质:每餐1掌心大小的优质蛋白质,鱼、豆腐、鸡蛋、瘦肉、坚果、乳制品都是很好的选择。1份全谷物:每餐1拳头大小的杂粮饭,比如大米中添加一半糙米、黑米、燕麦再蒸米饭,面条换成全麦面或荞麦面,蒸馒头时全麦面粉中添加一些玉米面。
加餐原则:下午3点吃15g坚果(约7颗巴旦木),晚上可以喝100ml无糖酸奶。
烹饪口诀:焯水凉拌、急火快炒、少油少水、出锅放盐
02运动管理:"1357"原则
1:每天至少运动1次。3:每次运动30分钟.5:每周运动5天。7:运动时心率=170-年龄(比如50岁时,运动心率保持至少120次/分)优选项目:太极拳、八段锦能够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身体平衡;骑自行车、游泳能够保护膝关节,改善心肺功能;户外散步能够增加日照时间,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
运动原则:运动前查看天气,避免吹风着凉或暴晒;运动前适当热身,避免拉伤或扭伤。
来源:有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