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日),《洛阳日报》08版洛浦副刊“清明追思寄深情”主题专版,发表马立近日创作的诗歌习作《古都公安英烈祭》,以诗言志,略表追思。 另据公安部今年1月10日新闻发布会消息: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08名民警、174名辅警因公牺牲,4743名民警、3710名辅警因公负伤,授予(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2名、二级英模59名。
古都公安英烈祭
文/马立

踏进春暖花开的城市
漫步人流涌动的街巷
瞧那安居乐业的百姓
喜看欢声笑语的广场
不论城市还是乡村
无论白天或者夜晚
总有人民警察的身影让人心安
也有警灯闪闪
奏响守护一方安宁的乐章
盛世清明,怎不让人忆起忠魂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
在古都公安的英烈册上
一串名字,在默默流芳
姚世民,吕刚果,赵智玉,何建强
姚次会,沈聚敏,马玉军,沈浏伟……
为民,你们栉风沐雨守护安康
破案,你们摸爬滚打迎难而上
惩恶,你们视死如归除暴安良
你们,代表着古都公安这支钢铁队伍
你们,彰显着这支队伍的无限荣光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人民警察的热血和忠诚
依然是和平年代最坚强的保障
永远守护着
千家万户的平安和吉祥


(来源:《洛阳日报》洛浦版)


古都警察英烈赞文/摄影 马立
盛世清明忆忠烈,
和平年代护安康。
人民好警无私爱,
华夏洛阳豪气扬!
踏进春暖花开的城市,
漫步人流涌动的街巷,
瞧那安居乐业的百姓,
喜看欢声笑语的广场。
不论城市还是乡村,
无论白天或者傍晚,
到处都有人民警察的身影,
一辆辆警车穿梭在都市和乡村,
耀眼的警灯在熠熠闪亮。
他们用浑身正气维护一方安宁,
他们用勇于担当挑起社会责任,
他们用生命历练谱写动人乐章。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人民警察,
成为一座城市的灯塔,
成为一个村庄的火炬,
更是千万老百姓心中的安全守望!

怎能忘记在洛阳公安英烈队伍里,
近几年有几多英雄无上荣光,
他们呕心沥血虽然英年早逝,
但却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光彩流芳。
回顾公安战线因公殉职的英模历历在目,
伊川县局的姚世民,
宜阳县局的吕刚果,
栾川县局的赵智玉,
刑侦支队的何建强……
他们铮铮铁骨,
敢于披荆斩棘、重任肩扛,
他们青春无悔,
铸就钢铁队伍、时代脊梁。
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恶魔,
展现视死如归的抓捕搏斗,
因为有你们的龙胆虎魄,
彰显出你们的气宇轩昂。
你们代表着千千万万的人民警察,
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与百姓的安宁,
摸爬滚打不辞疲倦寻找破案线索,
历尽艰辛栉风沐雨总会迎难而上。

在洛阳烈士陵园,
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后,
长眠着一名名公安英烈,
这里有勇斗歹徒光荣牺牲的姚次会,
这里有路见不平视死如归的沈聚敏,
这里有惨遭袭警不幸牺牲的
马玉军和沈浏伟,
他们面对急难险重总会冲锋在前,
他们善于斗智斗勇敢于除暴安良。
在祖国大地上矗立一个永恒的信念,
那就是“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公安队伍永远是支勇猛的钢铁队伍,
努力践行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庄严承诺,
人民警察乃和平年代
最具危险的神圣职业,
人民警察更能彰显奉献果敢和拼搏首创。
他们用青春、热血和忠诚,
在古都洛阳赢得了百姓由衷赞誉的口碑,
在神州大地矗起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丰碑,
他们编织千家万户的幸福、欢乐和吉祥,
他们守卫伟大祖国的和谐、稳定和荣光!


作者简介:
马立,喜爱文学、摄影、赏石等艺术。全国公安文联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洛阳市职工作家协会副主席,政协老城区委员。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诗人》《洛阳日报》《牡丹》等几十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1900多篇(幅),获奖五十多次。出版有《国色香韵——马立牡丹摄影作品集》《永远的纪念》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