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与生活里,我们常常把那些不想处理、不愿处理、不会处理的事情,统统叫做“麻烦”。麻烦就像一团理不清的乱麻,着实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许多人对各类“麻烦人”“麻烦事”都唯恐避之不及,可到最后却惊觉,越是害怕麻烦,麻烦反而会接踵而至,越来越多;相反,若是不畏惧麻烦,麻烦反倒不敢肆意侵扰。
如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艰巨而繁重。麻烦随时可能出现,所以正确地看待和处理麻烦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剖析怕麻烦的根源怕麻烦的背后有着诸多现实因素的考量。
麻烦往往意味着工作量的显著增加。既然被称作麻烦,那就绝非轻易能够解决的问题。有的是在推进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实际困难,有的则是涉及范围广、任务繁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论哪种情形,都预示着工作量的大幅攀升。举例来说,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时,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这便是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的“麻烦事”。
麻烦有时也意味着关系错综复杂。有些麻烦事或许并非浩大的工程,甚至可能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常常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有些背后还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网络,即便把事情做好了,也难以有引人注目的“政绩”,可一旦做不好,就必定会得罪人。比如在基层工作中处理邻里纠纷、群众矛盾等事务,既琐碎又牵涉面广,是较为典型的“麻烦事”。
麻烦还常常意味着脱离了自己的舒适区。对于个人而言,有时候面对难以胜任的工作,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抗拒心理,本能地将其归为“麻烦”。客观来讲,有的工作确实较为复杂,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完成,但也有一部分工作本身难度并不大,只是因为超出了我们习惯的能力范围,所以也被视为“麻烦”。
还有些人,把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社会团体正常的监督、不同的意见以及合理的建议都看作是麻烦,这实际上是对舒适区的过度依赖,更是对自身职责的错误认知。
二、不当应对麻烦的后果有麻烦本是工作中的常态,然而在现实中,因害怕麻烦而采取不当应对方式的事例却屡见不鲜。
比如采用“推”字诀。把麻烦当作“烫手的山芋”,想尽办法往外推,“不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这个事情不是我负责的”成了推脱的常用借口。要清楚,很多麻烦事都关乎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你推我也推,最终麻烦事就成了无人问津的事情。看似把麻烦推了出去,实则疏远了与群众的关系,还引发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又比如“拖”字诀。一遇到麻烦,就千方百计地拖延,今天拖到明天,这一任拖到下一任。却不知麻烦是拖不掉的,结果只会使问题越积越多,麻烦越来越大,最终将小事拖成大事,大事拖到不可收拾,给事业发展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回顾一些重大事故,就会发现问题隐患其实早就存在,只是一直被拖着未解决,最终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小矛盾引发了大冲突。当然,有些限于当时当地条件而无法立即解决的复杂事项,确实需要时间来处理,但也应当及时跟进,或者向上争取政策与支持,尽早推动问题的解决。
再比如“躲”字诀。面对麻烦,有的人选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要么“绕着走”,要么“抄近道”,对一些自认为发生概率较小的风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例如,有的工程项目启动前,没有按规定进行公示,看似躲过了被提出不同意见的“麻烦”,实则留下了无穷的后患;有的为了图省事、少麻烦,审核把关不严格、不规范,最终酿成大祸。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物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大麻烦往往都是由小问题逐渐积累发展而来的。事实证明,越是躲避麻烦,麻烦就越会如影随形,甚至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最后难以收场。
三、正确应对麻烦的策略不想做一件事时,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而想做成一件事时,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办法。
第一,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麻烦。面对麻烦事,一个人的态度将决定事情的结果。如果总是以回避、消极的心态来看待麻烦,就会觉得处处都是麻烦,时刻被麻烦困扰。反之,若把麻烦当作发现问题的契机和工作提升的突破口,透过表面的麻烦去挖掘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梳理复杂的关系,静下心来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那么麻烦不仅不再令人烦恼,反而有助于推动工作的进展。
当下,我们开展的许多工作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还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麻烦是不可避免的。解决一个麻烦,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麻烦,所以我们不仅不能怕麻烦,还要勇于“自找麻烦”,从而赢得工作的主动权。
第二,以充分的准备应对麻烦。很多问题的产生以及严重后果的出现,往往是因为缺乏预先的判断,或者对风险隐患视而不见,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当前,我们所处的发展时期,既有机遇,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日益增多,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从客观上来说,麻烦是躲不掉的,只有做最坏的打算,进行最充分的准备,这样即便麻烦来临,我们也能做到从容不迫,不至于惊慌失措。
在应对麻烦时,过往就有将准备工作做到极致的案例,面对自然灾害,提前做好全方位的防范准备,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如今面对很多麻烦,同样需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比如在应对处置舆情时,害怕和焦虑毫无用处,关键是要建立起完备的监测预警工作体系,第一时间发现风险隐患,并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三,以足够的能力来解决麻烦。“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许多麻烦自然也就能够迎刃而解。比如,要提升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尽早察觉麻烦;提升应对复杂情况的“综合能力”,及时化解麻烦;提升举一反三的“复盘能力”,防止麻烦再次发生;提升对新兴技术的“驾驭能力”,更好地做到防患于未然。
对于肩负责任的人来说,手中的权力源自人民,更应当运用权力为群众解决各种麻烦事。不怕麻烦体现的是一种想干事的使命感、要干事的责任感以及敢干事的担当精神。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畏惧困难、迟疑不前,那么处处都会是麻烦;若是迎难而上,麻烦就会转化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