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向高冷的传统媒体沟通求助?民间有高招,详细攻略无偿分享

文学私秘 2024-05-22 21:28:00

去年,2023年8月18日,我接到一个电话,非常震惊。

因为来电的是教育部属下一个机构的负责人,想约我为教材中的课文作者溯源。

我第一感觉是想推辞。

之前,我很好奇,教材里的一些作者并没有署名,那么他们的作者是谁?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我们自童年起就熟悉的课文,但直到现在,都没有明确它们的作者是谁?

在这种好奇的心理驱使下,我自发地踏上了寻找这些无主课文的作者之路。

但是真的正儿八经地寻找这一类课文的作者,我知道,肯定是荆棘丛生。

这是我开始时并不想接单的原因。

但没有想到,来电的负责人态度非常诚恳,我被说动了。而且,我心里还有一个底,就是当时我已经找到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作者,还写成了论文,但是没有一家教育期刊愿意发表,除非花钱买版面。

我当时想,先接下来再说吧,至少我已经有两篇课文的作者源头存货,能够应付一下交差了。

于是,从那一天起,我就开始了目标明确的寻找语文教科书里没有作者名姓的课文的执笔者是谁。

在断断续续的寻找课文背后作者真相的过程中,我渐渐地熟悉了课文,也逐渐清晰了课文编撰后面的隐秘内心动机与操作手段,仿佛从那些微妙的课文演变过程中,能够复现出当时原作者与编写者的思忖与考量。

寻找课文作者,只需爬梳资料,即可解读真相,但如果辅以田野考证,会有更多的发现。

笔者只能作出一个自媒体的运营,进行线上资料解析,而线下近似于田野考古的考证,非能力所及,往往无法深入下去,但有时隐忍不住,实在想知道,那个被揭秘出来的作者还健在人世乎?

网络是强大的,在互联网的彼端,热心的网友总会提供出乎意料的帮助,这也是笔者愿意把查找溯源的结果,放在网络上的原因。

小学课文《鲸》的作者,笔者经过一番查找,虽然现在署名的是“于功”,但笔者认为这是大连作者“郝志东”的笔名。

课文中的《鲸》

作者还在吗?

《鲸》的原文

这本不该是笔者能够做得到的事,但是,我想,一位大连的作者,如果他有一篇文章,是教科书里收录多少年的经典课文,那么,这不仅是一个作者的荣耀,也是地方的骄傲。

所以,笔者斗胆涉足线下,向大连的一些媒体发起了求助。

郝志东的与《鲸》类似的作品

当时,发出的求助私信如下:

你好,最近在进行小学课文的溯源,查到了现在的课文《鲸》的作者于功,很可能是辽渔集团的原《渔工报》的“渔工”的谐音,想找过去的渔工报的主编郝志东查证一下,打电话给现在的渔工报与辽渔集团的宣传部,竟然都说不知道郝志东这个人。说是换了几代人了。很欣赏你对大连大事的报道,我想请教一下,还有什么办法能找到郝志东证实一下,“于功”就是他的笔名?

后来,有大连两家网络媒体给予了回复,他们均称问询了知情人,获悉的信息是郝志东先生已经去世。

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结果。

这件事中,也反映出笔者线下沟通能力的欠缺。

因为,很显然,没有一家大连的传统媒体,给予笔者回复。而他们的回复,会更具权威性。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笔者的沟通方式存在着欠缺,所以,导致了传统媒体给了笔者一道闭门羹。

最近,一位热心的网友,在笔者的网络求助的文章下面,对笔者的求助方式提出了公正而理性的指正意见。笔者将这位网友的回函,公布如下:

说实话,依评者认为,这些传统报社或许也没有什么过错。

仅看到作者你发给网络媒体的私信,评者甚至以为最后结果是不了了之——因为你那段话的第一句,连主语都没有,是一个病句。

甚至已经到了完全不写主语的地步,常见的主语缺失病句,也只是把主语位置写错,评者实在不敢恭维此种写法。此外,这短短一段话中,还有行文冗余、断句过窄、断句过宽等问题,所以评者认为,这些报社的反应或许也不算偏激,尤其是电话这种讲求简练、快捷的通讯方式。

评者斗胆小改一下您私信内容的首句和尾句。

“编辑你好,我是某某媒体/社团的编辑/调查员,我们最近正在进行一项公益活动,是为了社会大众以及小学生们的期望,而去挖掘小学课文中佚名作者的真实姓名,及对他们进行采访,希望能得到同行的帮助。”

“请问足下及身边亲友,是否有听说过‘郝志东’这名作家,或者是笔名为‘于功’的发稿者?笔者不胜感激,在此先行谢过。”

以下是评者对上两段的浅述,诸君可略过。

开头得现有称呼,否则就略像是在问一个不知姓名的路人,称呼可随意起,不错、较尊敬即可。

对自己的身份一定要有“包装”,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反正达成目的后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个人可能会穿得像乞丐一样去餐厅,但绝不可能穿得像乞丐一样去谈生意。”

措辞谈吐一定要“大”,牵涉得越多才显得越像“权威”,只要没有明显悖于事实即可。

求人办事一定要会攀关系,毕竟人家没有帮人的义务,人家也不会得到什么,再差也要牵拉出“同行”这层关系,这样人家可能还会念着“互帮互助”这玩意来帮帮你。

找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先把事情说小,小事才容易让人接受,作者您就是一上来便让人“想办法”,还提了个“找”的字眼,别人一看都不太想帮忙了。

应该先只让别人问一问就行了,毕竟人家又不是失踪了,不可能绝对问不到。就算问不到,那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别人没有心继续帮就算了。要是有心帮忙,那他作为一个在社会上生活多年的正常人,怎么奔走找人,他也不可能不知道。

最后,这种类似于的求助的文段,最好严格按照正式的信函的来写,这才能让人一眼知道这是件“正事”,要是这些文字都不“正式”,人家也很可能不把这当“正事”。

从这位网友提供的攻略中,也烛照出本人联系函的缺损所在:

一是不够规范。

总以为是网络联系,不需要讲究格式,所以,信笔所写,语句欠妥,甚至是病句,显然会给对方以不好的观感,认为这是一个不知哪里来的无事生非者,自然不愿意认真对待来函。

二是不够资格。

这位网友提出要对个人身份进行“包装”,这也是笔者在求助时的软肋,当时写函时,也不好意思拉大旗扯虎皮,把自己的对作者身份追踪,说成是某某部门的委托,这也是我求助时碰到的最大的壁垒。

因为笔者数次电话联系,对方问你是做什么的?立刻笔者哑口无言。因为解释这背后的寻找动机,的确弯弯绕绕,加上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冒名者,我说出这背后的动机,只会加重别人的狐疑。相比之下,电话联系远不如网络上的联系函来得可靠,毕竟通过联系函,对方可以看看本人的大致注册信息,多少还能确认一下本人尚有值得信赖之处。但不管怎么说,笔者因为忌讳将身份托大,所以,彻底撇开了这位网友所说的“包装”这一工艺,这也是导致笔者的求助不被高冷的传统媒体正视的原因。

三是不懂策略。

这位网友提出寻人的时候,“一定要先把事情说小,小事才容易让人接受,作者您就是一上来便让人‘想办法’,还提了个‘找’的字眼,别人一看都不太想帮忙了。”

不能说没有道理。按这位网友的提醒,笔者在提出自己诉求的时候,的确有一点要求过高,导致高冷的传统媒体一看就觉得不想惹麻烦,所以,自然就是视而不见,只求自安。

笔者应该先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让传统媒体产生兴趣,下面再提出进一步的诉求,这样可能让传统媒体丢下架子,介入到一件事关当地文化秘密的事情中来。

最后,还是感谢这位网友写出近一千字的长文,对笔者的一次不算顺畅的向传统媒体发起求助的行为,作出了如此深度的评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笔者大有收益,故将这位朋友的回函专呈发布出来,一来向这位网友致以感谢,二来也是让这位网友提出的建议能够为更多人习仿,三是也可以促使笔者今后多学一招,练就更好的破解妄自尊大的传统媒体的高冷气质的独门功夫。

1 阅读:5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