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多个古称,每个名称都承载着其丰富的历史文化。

以下是扬州市及下辖县区的古称及历史信息:
扬州市
• 邗:春秋时期,今扬州市区西北部一带称邗。公元前486年,吴灭邗,吴王夫差在此筑邗城,开邗沟,邗城成为扬州城的前身,邗沟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运河之一,为后来扬州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广陵:公元前319年,楚怀王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
• 江都:秦楚之际,项羽欲在广陵临江建都,始称江都。
• 吴州:南北朝时期,北周改广陵为吴州。
• 扬州:589年,隋灭陈,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
广陵区
广陵之名始于公元前319年。秦统一六国后置广陵县。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置广陵国。唐代广陵进入鼎盛时期,为东南政治中心,也是江南漕粮、淮南盐运和对外贸易的中心。宋元时广陵成为漕运、盐运的要冲。明清至民国,扬州城为相连的新旧两城,城址即今广陵区境内的老城区部分。
邗江区
• 邗: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此地始称邗。
• 江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邗江县改为江阳县。
邗江区所在区域春秋时吴灭邗后属吴,战国时先后属吴、越、楚,秦时属广陵县,汉时先后隶广陵国、江都国。隋开皇十八年(598)始置邗江县。自宋及明,尽属江都县。清雍正十年(1732)析江都西、北境置甘泉县,境内分属甘泉、江都。
江都区
• 江都:西汉前元四年(前153)建江都县,隶属江都国。
• 临江郡:秦楚之际,项羽欲建都于此,有“临江设都”之意,所以也可认为曾有“临江郡”之实(虽无确切郡名记载,但有建都临江的说法)。
三国时江都县废,西晋复建,东晋初并入舆县,穆帝时复设,隶属广陵郡。五代初杨吴都此,兼为江都府治;后属南唐,以为东都。
宝应县
• 平安县:在历史演变中曾有平安县之称。
• 安宜县:南齐时始置安宜县,并将金湖一带石鳖县并入属阳平郡。
唐上元三年(762),境内获定国之宝上献朝廷,唐肃宗诏书改国号为宝应元年,赐安宜县更名为宝应县。南宋时宝应升格为宝应州、宝应军,元初改为安宜府,后被撤销并入高邮府(州)。
仪征市
• 舆县:西汉之初仪征分属广陵、江都二县,汉武帝时始置舆县。
• 扬子县:唐高宗时析出改置扬子县。
• 真州:北宋真宗时改建安军为仪真,升格为真州。
五代十国时县城称作迎銮镇,北宋初年升格为建安军。明初改为仪真县,清雍正年间为避讳改称仪征县。
高邮市
• 秦邮:秦朝时在洼地周围筑起高台置邮亭,称秦邮属广陵县。
• 高邮军、承州、高邮府、高邮州:北宋时高邮县升格为高邮军,南宋时一度升格为承州,元朝时改为高邮府,明初降格为高邮州属扬州府,清朝时降格为散州。
西汉初年析置高邮县属荆国东阳郡,后属广陵郡。隋朝时直属吴州、江都郡。
综上所述,扬州市及下辖县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古称不仅承载着扬州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还是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的背景地。通过了解这些古称的历史信息,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扬州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