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为什么推崇立嫡立长?因为如果是立贤,那就等于没有所谓的标准,继承规矩也就成了一纸空文。毕竟相对于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客观要求,贤不贤这个事主观性太强。
推崇立嫡立长
你还就别觉得古人都有眼无珠,分不清好赖,就我们自己,谁还不觉得自家的娃聪明,是个可塑之才呢?除了个别不幸患病的儿童家庭,我就没见过哪个爹妈说咱们家孩子是笨蛋,没救了。就是成绩再差也会归结于孩子爱玩不用功,脑子还是挺好的。
其实这种想法也没错,要知道强如李世民,蠢如晋惠帝,都是极个别的现象,大多数的人与人之间情商、智商、天赋的差距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而作为历朝历代的老板,对于自家的娃也并不像我们一样会去亲力亲为地带,一年见不上几面也是非常正常的事。而这时候,聪明不聪明,贤不贤谁说了算呀?当然就是身边的人,宦官也好,大臣也罢,反正这信息说白了也都是二手的。
那有人说,等娃长大了给点事干。就像《雍正王朝》里演的,大阿哥管礼部,四阿哥是领侍卫内大臣,老八户部,老十三刑部,老十四大将军。看看孩子们到底实际工作能力如何不就知道了吗。
兄弟们,你看中国历史上的400多个老板的平均寿命,有几个能活到自己前四个儿子长大成人,踏上实习岗位的?太少了,大多数去世的时候,娃还只是个半大不小的年纪的。
说到这,你该知道所谓立贤为什么是个伪命题,但这还只是最浅的一层理由,而更深一层的原因则是嫡长子制和立贤这二者会造成权力来源的不同。
古代一直说皇上都是奉天承运的,那啥是天运?你从哪个娘胎里蹦出来?你是第几个蹦出来的?这就是天运,符合天子受命于天的概念,谁来都不好使。
最后太子登基,这是人家应得的,不需要感谢任何人。而立贤就不一样,几个儿子互相卷,肯定不能单打独斗,什么寻求大势力支持,网罗人才培养自己的体系,这一套就都来了。
最后历尽千辛万苦杀出重围,坐上了龙椅。这帮跟着自己立下从龙之功的帮手们,怎么也得回报人家吧?毕竟大伙提着脑袋,冒着失败后一无所有的风险陪了那么多年,这时候强如李世民都得弄个凌烟阁,二十四臣,强如朱棣都得发一批奉天靖难的丹书铁券。
但这还算是好的,如果只是个普普通通,纯粹靠着一群可能是宦官,可能是大臣的猛人,被包装成“贤主”从而上位的,他的结局就只能是两个字——傀儡。
并且如果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孩子一出生后,东宫的地位就确立,只要不夭折,那从小到大,谁教太子读书,谁辅佐太子工作,甚至是谁伺候太子的日常起居,从而哪些人将成为新一代的权力核心,一般都是由现任天子给安排的。
这样对于老一辈来说,未来的规划也都在自己的掌控中,闭眼的时候也相对会安心一些。
最后还有一个心理,就是大家很喜欢以史为鉴,就发现什么胡亥、杨广都是不立嫡立长后,大好局面二世而亡,这就又给这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当然,以上都是设立这套体系时候的思维逻辑,感觉更多还是站在老板立场上的最优解。但是设立与执行,有时候就是两码事。
影视剧截图
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最渴望推翻这套体系的恰恰是历朝历代的老板们,而拼命维护他的往往又是本该被防着的大臣们。
你电视剧里面就看过不少,皇上要废太子,下面一群人又哭又闹地拦着。史书上就更多,万历争国本为了之后就干了一个月的光宗,生生是吵了十几二十年。
明明嫡长制是对老板有利,对投机的大臣不友好,咋现实中双方的态度就反过来了呢?这就是因为体系的设立是理性的,但实施的人却是感性的。
皇上也是人,那么多儿子看这个顺眼些,看那个不顺眼些。再受最疼爱的妃子影响一下,萌生给东宫换人的想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而大臣们往往会拼命劝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越到后面,读书人群体已经没有那么多站队的想法。毕竟看着之前那么多投机失败者,以及就算成功了后的权臣,最后也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求稳成为了宋明以后文臣们的第一要务。
与其去搏一个所谓虚无缥缈的从龙之功,并且还不知道成功后会不会被鸟尽弓藏,维持现状无疑是更为保险的方法,并且在儒家体系之下,立嫡立长,还能占领道德制高点,那就玩命反对。
毕竟这反对要是不成功,以后真立了个所谓的贤,那我当年也是站在祖宗家法的位置说的,没错。那要真把嫡长子保下来了,新老板看在当年我摇旗呐喊的份上,说不定也会给点好处。
就这样一套原来是为了防止下面人搞事的体系,却慢慢变成了下面人誓死捍卫的真理,确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很多人谈起嫡长制的消亡,就要讲到大清朝雍正以后的秘密立储制度,但在这种比较玄乎的方式下,我们看也很有意思。
乾隆,他是雍正去世时候最年长的儿子,道光是嘉庆去世时候的长子,同样咸丰长子,同治长子。大清所谓的不论资排辈随意挑选,好像也就是康熙到雍正,乾隆到嘉庆这两次交接做到。
所以你说秘密立储养蛊这一套,最后又弄出来一大半都是嫡长子,到底算是巧合还是就摆摆样子呢?
【本文来源@玄九尘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