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控诉背后的重重迷雾》

弘扬正仡 2025-04-26 19:26:37

——深圳患者的艰难维权之路

2024年底至2025年初,深圳坪山区某骨科医院的一起医疗纠纷持续发酵。患者李女士在治疗过程中遭遇手术异常、病历篡改、医德失范等问题,其维权之路因程序推诿陷入僵局,暴露出医疗监管与患者权益保障的深层矛盾。

一、手术争议:信任崩塌的起点

李女士因右手臂多处骨折入院接受治疗,却在手术中经历“噩梦般”遭遇。据其控诉,主治医生陈某在局部麻醉手术中违规操作:用手术钳压迫患者鼻孔导致窒息风险,缝合粗糙引发术后感染。伤口持续溃烂并流出200毫升脓液后,陈某仍以“无红肿即无感染”为由拒绝开具医保范围内的固定支具,其他患者却能正常获取。

术后三天,陈某擅自停用活血化瘀药物及止痛泵,面对患者剧痛求助时态度冷漠,甚至以“经期禁忌”等荒唐理由推诿。李女士还提到,陈某多次以查房为名长时间注视其身体非诊疗部位,并伴有外貌评价等越界对话。高压环境下,李女士被多家机构诊断为严重抑郁及焦虑,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二、病历疑云:系统性篡改与费用争议

出院后,李女士发现病历中“关节塌陷”“骨移植”等关键诊断被删除。医院三次更换病历修改负责人,拖延三个月才承认需调整,期间院方领导授意将“未开活血化瘀药”篡改为“创面过大需延迟”,病程记录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涉嫌违反《刑法》第335条。

费用问题同样存疑:同类手术市场价约2万元,该院收费高达4.1万元;住院押金5万元超出深圳标准6倍;院方以“第三方责任”为由阻挠患者使用异地医保结算,甚至胁迫其自行追偿,严重侵害合法权益。

三、医德失范:从诊疗到骚扰的越界

除医疗过失外,李女士控诉陈某存在严重职业操守问题。她称,陈某利用查房机会实施言语挑逗和过度肢体接触,甚至在患者疼痛时为其系病服,行为怪异。陈某还胁迫她在满意度调查中虚假好评,威胁“不配合就不修改病历”,并多次打击报复其投诉行为。

长期身心折磨导致李女士出现严重心理创伤:对男性医生产生应激性干呕,一度失语,报案时需由家属代述。然而,院方自查报告却称“医患沟通顺畅”,与诊断书中的“自杀倾向”形成刺眼对比。

四、监管困境:系统性的推诿与沉默

面对投诉,医院与监管部门态度消极。院方出具的自查报告否认所有指控,卫健委在信访回复中坚称“无医德问题”,拒绝对陈某展开调查。李女士向派出所提交80封举报信未获回应,相关部门互相推诿,要求其自行与医院协商调取监控。

三个月上访无果后,李女士向国家信访局和纪委投诉,即便提供冲突录音及家属证词,卫健委仍维持原判。院方至今未道歉或赔偿,维权之路彻底陷入僵局。

结语李女士的遭遇撕开了医疗体系信任危机的裂痕。从技术失范到监管缺位,每一步推诿都在加剧患者的绝望。真相或许会迟到,但唯有直面问题、严查责任,才能重建医患信任的基石。

(本文基于当事人陈述及公开资料整理代为发布,如有不实言论我们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侵权请联系更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