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是一个有三千多人的大村庄,就一个自然村。村庄近年来虽然有不少的变化,新楼林立,公路村村通……但是,核心问题没有改变,集体经济依旧没有发展,村民的收入靠打工,村庄建设靠上级项目。
村里的王书记今年48岁,5年前担任书记,之前没有在村委会呆过,一直在外面做点生意,如今在县城办理一家服装加工企业。5年前,村里的老书记到年龄了,镇书记亲自去请他来担任书记,主要是因为他是致富能手,希望他能够把村里发展带得更好。
一开始,王书记也是踌躇满志,相信自己能力能够把村子搞好,结果几年下来,他就萌生去意,其中,三件事令他特别灰心。
01村里老婆婆五个子女无人养令人痛心。村里一位老婆婆找到王书记,向他哭诉自己的困境,自己五个子女没有人养她,一方面有自己原因,另一方面有子女原因,但总之一点,子女养父母天经地义,不管有什么原因。但是,这位老婆婆甚为可怜,王书记去做工作,也都是阳奉阴违,没有解决问题。
就老婆婆这件事,王书记想了很多办法:1、因为子女多,又都是正劳力,不能评低保更不能评五保;2、带老婆婆去法院起诉,老婆婆说会让村里人说闲话,不愿意去;3、镇政府救助,这个能帮一次是一次,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实,像农村这样的矛盾纠纷还有不少,其实就一句话:只要有孝道,这又算什么问题呢?还轮到村书记烦恼?
对于这种情况,王书记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尽可能给老婆婆一点实惠,其他也没办法,我想换谁来也没办法,这就是农村现实存在的情况:道德沦丧!
农村卫生环境整治问题也是令王书记一种说不出的味道,这个问题我想不光是王书记头痛,应该是所有村书记都有共鸣。
现在的农村卫生都是干部在干、村民在看的场面。本来这种集体多生活环境应该是集体村民共同爱护和维护,好了,现在成了村委会干部的事了,只要干部不管,估计一年到头的垃圾也没人处理。
即使现在有保洁员,有外包公司日常处理,但是村民的卫生意识几十年来都不曾改变,甚至倒退,光就这个“不随手扔垃圾”的行为几十年都改不了,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但有一点奇怪,有些村民家里搞得干干净净,外面不管,这是什么心理?就这点都做不到,何谈乡村振兴?
光这些还不算,现在上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形式主义越来越严重,包括村民家门口的柴火怎样摆放好看,物品要摆放整齐等等,一个村光这一项突击整治支出每年少则几万,多则十来万,对于本就几乎没有收入的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农村的鸡鸭等家禽如今都圈养
03如果说以上两件事令王书记叹息,那么接下来这件事就足以让王书记丧失雄心壮志,那就是村集体的发展,这是核心要务。
如今村里发展看似乎不错,主要是靠村书记去上级部门跑项目,“跑”这个意思大家都懂,做得好的村,大概率村书记会“跑”。
王书记村里也搞得不错,但这不是他的追求,他想要的追究就是发展自己的农村经济,但是,经过转辗几年收效甚微。一方面是村民积极性不高,只看眼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心理;另一方面村里没有能力、没有底子去闯,失败一次就有可能够呛,所以,王书记也放不开手脚。
总之,在感觉自己没有办法把村里搞得更好,没有办法施展抱负的情况下,王书记也是心灰意冷,萌生去意,不如好好打理自己的厂,多招几个村民务工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