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家是农村的穷苦家庭,但是他又是幸运的,上面有4个姐姐,就他一个儿子,根据农村的习惯,他可以享受到家庭最好的物质。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舅舅也是很优秀的,80年代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专。由于大学生稀缺,他被分配到县财政局。
此后,经人介绍他与当小学教师的舅妈相识结婚。舅妈祖上是大户人家,相比舅舅家庭来说,见识与素养都要高很多,正因为如此,舅妈的一些建议确保了他们这个家庭的幸福。
话说回来,舅舅一方面吃了当年社会的红利;另一方面工作能力强(那个年代相还是有不少靠能力上位的干部),35岁就当了乡镇的书记,后来又回县财政局当局长,在他44岁那年,有一次机会(2选1)到隔壁的万年县去担任副县长。
遇到这种情况,舅舅满心欢喜,春风得意,44岁副县长正年轻,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同时级别也上了处级层面,真正意义上的“县官”了。
那天晚上回家,他急忙把这个好消息与舅妈分享,本以为舅妈会为自己高兴,谁知道舅妈眉头却劝他放弃,舅妈说出了几点理由反映了大户人家的智慧与见识超强,令舅舅非常信服,也挽救了这个幸福的家庭。
人家话说知子莫如母,在舅舅这里知夫莫如妻,舅妈理由如下:
1、舅舅年纪已经偏大,再往上走的可能性很小;
2、舅舅家庭出身寒微,能够有“铁饭碗”,能够当局长,他已经超过村里99.9%的人了,已经祖坟冒青烟了,还有什么不知足?
3、舅舅年纪轻轻,常年应酬,已经血压很高,还有胃病,一个人在外生活作息都不规律,而且伴有焦虑症,县级领导层面压力非常大,很容易身体垮掉,弄不好猝死!
4、舅舅一个男人在外面工作,又帅职位又高,难免会做出不利于家庭的事情,这也是舅妈最担心的,相对于男人的事业,舅妈更在意家庭;
5、舅舅是个实在人,也是个清廉的官,但很多时候难免身不由己,这种情况下要么得罪人遭排挤,要么就可能会做错事,毁了自己,毁了家庭;
6、如今在县城各方面关系都融洽,生活不可谓不滋润,副县长虽然级别高,但去的陌生环境下并不一定比现在好;
7、最重要一点,舅妈对舅舅说,以你的资历,过几年在县里担任个人大或政协的副职是没问题的,照样副处级待遇。舅妈看待问题真准,后来舅舅担任了县人大副主任,前两年又转了二级调研员(正处级)。
听了舅妈一席话,舅舅就放弃了去外县担任副县长的机会,他对舅妈说:你以后不要嫌弃我官当得小就行。舅妈说:还是那句话,你当局长都是祖坟冒烟了,我这局长夫人也跟着沾光,怎敢有其他非分之想,知足常乐!
如今,舅舅已经退休了,女儿在一线城市高校工作,并在那边买了房子落户,舅舅与舅妈种种菜,散散步,日子幸福又甜蜜。那些年提拔的一些人,有的已经身体不行走了,有的进去了,可以说舅妈的超高智慧维护了这个家庭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