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者,天地之精华,四时之信使。当其时也,寒风凛冽,万物凋零,而白雪纷飞,若柳絮之飘扬,似鹅羽之轻舞,洋洋洒洒,漫天匝地,遂成冬日之奇观。今余欲以笔墨描绘其状,以诗词歌赋颂扬其美,庶几得大雪之真趣也。
昔人云:“大雪不冻倒春寒”,此言其寒之甚,能预未来之冷暖。又云:“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状其雪之大,足以阻绝江河之流通。观夫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诚非虚言。而南方之地,虽不及北国之严寒,然大雪之日,亦能见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是以大雪之节气,无论南北,皆有其独特之景致也。
大雪之天,或晴或阴,各有其趣。晴则碧空如洗,白雪映日,晶莹剔透,宛如仙境。阴则云雾缭绕,雪落无声,宛如玉蝶纷飞,如梦似幻。而世人皆言:“大雪晴天,立春雪多”,此乃自然之规律,亦人生之哲理也。盖言世事无常,祸福相依,大雪之晴阴,亦如人生之起伏,不可预知,唯有顺应天时,方能泰然处之。
又云:“大雪不寒明年旱”,此言其寒暖之异,能兆未来之丰歉。夫大雪之寒,乃天地之气交,阴阳之调和,若其不寒,则阴阳失序,必致来年之干旱。而“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此言其雪之多少,亦能预未来之雨泽。盖雪者,水之气也,大雪之降,乃天地之水气凝结而成,若其雪多,则来年之水气必盛,故雨泽不缺也。
大雪之日,寒风迎之,而三九之气反暖,此乃自然之反常,亦人生之奇遇。盖言世事难料,吉凶祸福,往往出乎意料之外。而“大雪不冻,惊蛰不开”,此言其雪之厚薄,能兆未来之春寒。若大雪之日,地不冻,则来年惊蛰之时,万物难以复苏,此乃自然之法则也。
大雪之节气,雪多雪大,皆预兆来年之丰收。夫雪者,天地之瑞气也,能滋养万物,使之生长繁茂。是以“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此言其雪之吉凶,能定未来之丰歉。而“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此言其雪之润泽,能助农作物之生长。盖雪水者,清冽甘甜,能滋养土地,使之肥沃,故来年之麦子必丰收也。
至于山东吉林之地,有谚云:“雪落高山,霜打洼地”,此言其地势之异,能致雪霜之不同。而安徽江西广西河北河南等地,亦有类似之谚语。盖地势有高下,气候有寒暖,故雪霜之降,亦各有其时其地也。而“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此言其雪之先后,能兆未来之雪势。盖雪之降也,往往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其势不可测也。
大雪之时,亦有诸多气象之谚语,如“今冬大雪落得早,定主来年收成好”,此言其雪之早晚,能兆未来之收成。而“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此言其雪之季节,能定未来之气候。盖冬雪者,凝寒之气也,能迟回暖之期;春雪者,融暖之气也,能早回暖之时。是以冬雪春雪之异,亦能兆未来之气候之变化也。
古人之于大雪,多有诗词歌赋以咏之。如唐之柳宗元,作《江雪》以状其孤寒之境;白居易作《夜雪》以绘其静谧之景;祖咏作《终南望余雪》以赞其秀美之色;高骈作《对雪》以抒其高洁之志;张孜作《雪诗》以讽其豪奢之态;杜荀鹤作《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以叙其亲情之深。宋之陆游作《大雪》以叹其功名之晚;杨万里作《晚望二首》之一以绘其夕阳之景。而当代之吴藕汀,亦作《大雪》以忆其年少之时。
今余亦欲效古人之作,以诗词歌赋颂大雪之美。诗曰:
大雪纷飞漫天舞,银装素裹满山川。
寒风凛冽吹落叶,白雪皑皑覆苍原。
晴空万里映白雪,阴云密布隐山川。
人生如梦须臾过,大雪纷飞又一年。
赋曰:
大雪之节气兮,天地之精华。寒风之凛冽兮,万物之凋零。白雪之纷飞兮,若柳絮之飘扬。银装之素裹兮,如仙境之奇幻。晴空之万里兮,映白雪之晶莹。阴云之密布兮,隐山川之秀美。人生之如梦兮,须臾而过。大雪之纷飞兮,又逢一年。愿吾辈之人生兮,如雪之洁白无瑕。天地之万物兮,如雪之滋润生长。大雪之美妙兮,永存于天地之间!
是以大雪之节气,乃天地之奇观,人生之哲理也。愿吾辈皆能顺应天时,顺应自然,以平和之心境,赏大雪之美景,悟人生之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