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肝气旺盛的季节。中医认为"春应肝",春季肝气升发太过,容易导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这正是儿童抽动症在春季容易反复或加重的原因。
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则易出现不自主抽动、脾气急躁等症状。春季调理抽动症,重在疏肝解郁、柔肝熄风。

今天我要介绍春天田野里的一位"抽动症调理好帮手"——荠菜。
荠菜性平,味甘,归肝、脾经,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利湿的功效。对于春季肝气不舒导致的抽动症状,荠菜是个应季又有效的选择。

推荐2个食疗方:
荠菜豆腐羹
材料:鲜荠菜100克、嫩豆腐1块、鸡蛋1个、枸杞10粒
做法:荠菜焯水切碎,豆腐切丁,水开后下豆腐煮5分钟,加入荠菜、蛋液搅匀,最后撒枸杞
功效:疏肝健脾、滋阴润燥,适合肝阳偏亢的抽动症孩子
荠菜猪肝粥
材料:鲜荠菜50克、猪肝30克、大米50克、姜丝少许
做法:猪肝切片用料酒腌制,大米煮粥,快熟时加入猪肝、荠菜、姜丝煮5分钟
功效:养肝明目、补血安神,适合血虚肝旺的抽动症孩
案例分享:
9岁的乐乐因春季抽动加重前来就诊,他的主要表现为频繁眨眼、咧嘴,脾气急躁。家长反映孩子最近学习压力大,晚上入睡困难。查体可见:面色偏红,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为肝郁化火型抽动症,治疗以疏肝解郁、清热熄风为主:

【药方】柴胡、白芍、枳壳、甘草、菊花、钩藤(后下)
在用药的同时,我让家长在睡前用温胆汤(陈皮、半夏、茯苓等)给孩子泡脚10分钟。
2周后复诊,乐乐眨眼、咧嘴频率减少50%,入睡困难改善,舌边尖红减退。原方去钩藤,加炒酸枣仁10g养心安神,续服14剂。

1个月后随访,抽动症状基本控制,仅紧张时偶见轻微耸肩,情绪趋于平稳,舌脉恢复正常。
抽动症儿童春季养护小贴士:
1. 多带孩子踏青,疏解肝气
2.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伤肝
3. 饮食清淡,少食辛辣刺激
4. 注意情绪疏导,避免责骂
5. 适量运动,如放风筝、散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