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秋,关羽在荆州北上的势头,猛到连曹操都想迁都避锋芒。这场让关羽封神的“水淹七军”,《三国志》里只用了短短二十字写尽:秋,大霖雨,汉水溢,禁所督七军皆没。但罗贯中愣是扩写成三个章回体,还给于禁庞德加戏。今天咱们就扒开史书,看看这场仗到底狠在哪。
第一层:七军不是七支部队
“七军”这词听着唬人,其实是东汉军制术语。按《后汉书》记载,一军约五千人,七军就是三万五左右的兵力。于禁带的这批人,主要是曹魏精锐“青州兵”,加上庞德从西凉带来的骑兵。罗贯中编出七个虚构将领,纯粹是为了凑“过五关斩六将”的对称爽感。
第二层:天灾背后是人祸
汉江发大水是不假,但关羽早盯着天气预报。他特意把曹仁引到低洼的樊城,等暴雨来了立刻决堤放水,跟韩信淹龙且一个套路。于禁把军营扎在河滩上,要么是军事菜鸡,要么是被关羽逼得没地方落脚了。三万多人泡在水里,刀枪弓弩全成废铁,这仗输得比窦娥还要冤。
第三层:庞德死得比演义惨
《三国志》写庞德;乘小船欲还仁营,船覆水中,被关羽捞上来时还骂不绝口。但没说关公感动放人了,而是直接砍了。更扎心的是,庞德儿子庞会后来随钟会灭蜀,把关羽后代屠了个干净,这段血仇罗贯中没敢写,怕毁了关二爷的圣人形象。
第四层:威震华夏的副作用
水淹七军把关羽送上神坛,同时也把他推进了火坑。此战后荆州军粮不够了,淹曹军的同时也冲了自家粮道;东吴更坐不住了:关羽这么猛,下一个挨打的会不会就是我?于是就有了吕蒙白衣渡江,糜芳献城投降,这些连锁反应直接要了关羽的命。
第五层:曹操的骚操作
于禁被俘后,曹操的反应堪称影帝。一边哭“于禁跟我三十年,怎么不如庞德硬气”,一边把于禁的部将家属保护起来。等关羽败亡,于禁回魏国时,曹丕让人在陵墓画水淹七军图,这是要活活把老将军羞死。
水淹七军之所以能封神,三分靠天灾,七分靠关羽的战场嗅觉。但罗贯中把功劳全都堆给了关羽,反而掩盖了真实的三国智慧;利用环境、预判天气、逼对手犯错,这些才是冷兵器时代的顶级战术。灵魂拷问;如果于禁当时扎营在高地,关羽还能威震华夏吗?有人说历史没有如果,也有人说关羽必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