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民渡江,绝对是三国中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从此刘备刘皇叔,就被贴上了仁义的标签。但要是把史书缝里漏出来的细节都拼一起,画面其实就变味了:曹操追兵在后,十万百姓在前,刘备一天只能走十里。你觉得这到底是仁义无双,还是在拿老百姓当人肉盾牌呢?
《三国志》写得很明白: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就按这个速度,曹操骑兵半天就能追上刘备。诸葛亮也劝刘备快跑,可他他偏要带着百姓一起走,结果在长坂坡被虎豹骑冲得七零八落。那些混乱中被踩死的婴儿、乱军中被掳走的妇女,可都没有机会被写进《出师表》。更蹊跷的是百姓为啥要跟刘备走?曹操打的是刘表儿子刘琮,跟老百姓没有半毛钱关系,真相藏在曹操的黑历史里;这哥们儿有屠城前科,徐州杀了数十万,荆州人早吓破胆了。刘备趁机喊话:跟着我走,曹贼来了会屠城!老百姓们一听,当然是拖家带口就跟着跑。这操作跟现在超市打折前放谣言;明天涨价一个套路。
再看刘备团队的骚操作。赵云拼死救回阿斗,刘备反手把孩子摔地上:为这孺子差点折我一员大将!表面看是爱将如子,实际是给全军上思想课;我连亲生儿子都可以牺牲,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命?那些被丢在长坂坡的百姓,谁也没见过刘备掉过一滴眼泪。最扎心的是后续发展。刘备逃到江夏后,转头就跟孙权谈合作,压根没提怎么安置难民。那些跟着他跑断腿的百姓,有的被东吴收编当苦力,有的饿死在江南湿地。所谓携民渡江,不过是把荆州百姓,从曹操的砧板上挪到孙权的蒸笼里。
但你也别急着骂刘备伪善,在屠城随时可见的东汉末年,肯带着百姓逃命,已经算得上是很有良心了。曹操追上来时,确实没屠杀这批难民(可能是急着抓刘备没空下手)。而那些留在荆州的反而惨了,曹仁守江陵时吃光存粮,老百姓饿到人相食。所以问题来了:如果刘备当时抛下百姓狂飙,能不能跑得掉?如果跑掉了,荆州百姓会不会死更多?评论区肯定吵翻天——有人说他拿百姓当挡箭牌,有人说他尽力了。要我说,这就像火灾时领导喊;让群众先走,自己却偷偷走后门。你说他坏吧,他确实喊了;你说他好吧,他自己溜得比谁都快。
真正细思极恐的是,这事给刘备贴上了仁义金标。后来他取益州、夺汉中,屠城记录都被自动打码。老百姓记吃不记打,看到刘皇叔仨字,就自动脑补携民渡江的画面。最后丢个暴论:乱世里的仁义,不过是军阀的定制款西装。曹操穿屠城牌皮夹克,孙权披背刺款风衣,刘备套着仁义牌西装,看着体面,其实内衬早被血汗浸透了。